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的记“疫”|每个人都是“小倪”,是闪烁的“凡人微光”

澎湃新闻高级记者 朱奕奕 整理
2022-04-01 18:57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周寰 设计

浦东新区居民小包:

2022年4月1日,这是我们小区封控的第14天,从今年的3月19日开始,小区开始网格化筛查,并发现了阳性感染者,一直封闭至今,前些天有感于社区里的一些温暖故事,写下了一篇《凡人微光》,尤其感谢那位志愿者“小倪”。

3月19日网格化筛查刚刚开始的时候,我还以为封控很快就会结束,这样轻松的心态在发现阳性感染者的时候消失了。

从慌张、焦虑、不知所措到逐渐习惯,努力照顾好自己和家人,再到希望能够给别人搭把手,让小区更团结——我走过了这样一段心路历程。

我所居住的是个5300多人的大型社区,四分之一的人口为60岁老人,其中独居老人70多户,我们居委干部大约只有十余人,无法照顾到每一个人的需求。小倪的出现就像“及时雨”,认识这名网友是从2020的疫情开始,当时他在小区大门口参与疫情防控志愿工作,没有人通知他,也没有任何官方召集,就这样每天默默地服务到晚上十点,帮大家搬运物资,整理快递外卖,群里沟通信息。

小倪的背影写着“浦东奥力给” 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而这次在核酸志愿者团队,我终于见到了这位慕名已久的网友,也是从那一天起不断在小区各个角落里看到他的身影:核酸时候帮助老人申请二维码的志愿者,背着残障人士参加核酸的“大力士”,给有需要的弱势群体送药送奶的“快递小哥”,在群里给大家找各种买菜资源的“团长”……似乎邻居们有需要,有困难的地方就有小倪的身影。

小倪的出现是有带动作用的,最初是志愿者不够用,只有几位退休老党员志愿者,年轻人只有小倪一个,到如今光志愿者群里就有89人,以80后、90后为主力,最年轻的还有00后大学生,每个人都开始动起来了。现在“编外志愿者”多得工作都不够安排。

居民之间的沟通也密切起来了,疫情前我们整个小区只有一个200多人的业主群,到现在已经有了3个500号人的业主群,每天群友们在里面互通有无,分享资源。

我认识了很多邻居,以前最多是遛狗的时候偶遇过,还组了个十个女孩子的小群,最近团购了一批泡面、牛奶送给志愿者,防止他们来不及为自己囤货。

给过生日的“大白”画了蛋糕

3月30日的早上,也是我们小区在封控时期的第7次核酸检测,还没开始准备工作,就有个爸爸焦急的来到了居委会求助,说他7个月的宝宝快没奶粉了。

得知了这个消息后,小倪马上在3个业主群里发消息,问有没有某品牌的二段奶粉,也很幸运的在热心邻居的帮助下得到了某奶粉店长的联系方式。

然而,整个浦东都在封控阶段,宝宝在这头,店长在那头,而奶粉在另外一头。

我所在的居委在和对方沟通的同时,又联系了三林镇某大型商超的负责人做预案,看看“不营业”的商超是否能有解决的办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疫情防控,商超有员工就地隔离,在居委和商超负责人的沟通下,我们终于可以出门开车去拿奶粉了。

申请出门,驾车去商超,商超门口交接,买单结算,4罐奶粉终于到手,顺利交接到宝宝家长的手里,而此时距离宝爸的求助不过3个多小时,办法总比困难多。

因为这些艰难时刻,才更需要微光,一些小小的碎片才更深刻。昨天我们从小倪口中知道有个来给我们做检测的“大白”当天过生日,没有条件给他买蛋糕庆祝,我们就在他背上画了一个大蛋糕,还给他唱了生日快乐歌。

其实“大白”才是最辛苦的,我知道他们最短的三天没回家,最久的已经几周没回家了。他们也只是平常人,也是家里父母的宝贝,很多人累的手都肿了,站也站不稳,我们就尽力加快流程,给他们准备好物资,让他们轻松一点。

志愿者团队合照

我在写《凡人微光》的时候,想到了一个谐音梗,其实小倪就等同于“小你”,每个人都是一个“小你”,闪着小小的微光,才能照亮如今因为疫情有些阴霾的上海。

    责任编辑:高文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