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挑山女人》被拍成沪剧电影,原型汪美红将在影片中出现
安徽齐云山下的“挑山女人”汪美红,自丈夫意外溺亡后独自挑起生活重担,十七年间,她风雨无阻地攀爬了三千级台阶,二十多万公里陡峭山路,挑着重担往返了6000多个来回,磨破140多双解放鞋,挑断70多条扁担。最终把三个子女抚育成人,培养出两个大学生。这个真实的故事和人物,曾经打动了无数中国人。

上海宝山沪剧艺术传承中心根据这个真实的故事,创作了沪剧《挑山女人》。自2012年首演以来已演出数百场,通过前后三轮全国巡演,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观众达23万多人次。并揽获了“五个一工程”奖、第十四届文华奖优秀剧目奖在内的18个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
如今,这部沪剧作品,将被搬上大银幕。7月26日,沪剧电影《挑山女人》开机仪式在上海市雪涛片场举行。影片制片人、原剧主演华雯和影片导演汪灏透露,影片将采用棚拍与实地拍摄相结合的方式。此前,摄制组已赴安徽齐云山区进行前期拍摄,剧中原型汪美红的现实生活场景也将在影片中出现。

上海宝山沪剧艺术传承中心作为一个仅有17个在编人员、剧团固定人员仅25人的基层小剧团,在《挑山女人》的创排过程中,也体现出坚韧的“挑山精神”。主创人员多次赴齐云山深入生活,与原型汪美红同吃同住,剧本几易其稿,最终创作了这部被赞为“直面人生、直通人情、直抵人心的好作品”。这一次,为了拍摄电影,剧组再上齐云山拜访了汪美红。

主演华雯凭借此剧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和文华表演奖。此次《挑山女人》的拍摄,也是“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奖演员优秀剧目数字电影工程”入选项目之一。华雯表示:“《挑山女人》是一出经过多年打磨的作品,在演出的过程中,我自己也得到了精神的洗涤。这次电影的拍摄,也是希望能让《挑山女人》所传递的精神感染更多人。”
开机仪式上,记者在摄影棚内看到,一座崎岖的齐云山被逼真还原。影片总导演汪灏介绍,电影版《挑山女人》的拍摄,将充分尊重舞台原作,尽可能保留舞台剧演出的经典段落和唱段。与此同时,利用电影多元表现手段,增加实地拍摄拓展剧情的表现空间。
据悉,影片拟定于2017年10月26日,即舞台版首演5周年之际与观众见面。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