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里有100封坚强妈妈的来信,请查收

2022-04-02 17:2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刷牙和上厕所,这些普通的生活技能

妈妈们要花8年甚至10年时间

不厌其烦一点一点地教导

孩子一生与社会的每一次接触

都要妈妈们用坚韧和爱,帮孩子融入

“我生下了一个不想要的孩子”

“为什么偏偏是我”

……

这些一闪而过却又痛彻心扉的念头

都只因这群永远“长不大”的孤独症孩子

需要妈妈用一生来陪伴

↓↓↓

(采访和生活记录已征得三位妈妈的允许)

我的愿望

是能比孩子多活一天

失去工作,失去安全感,甚至一度失去家人的理解。

在孩子确诊孤独症后,妈妈春晖的生活可以说是一团乱。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康复机构,她辗转奔波,孤注一掷地投入到孩子的诊治中。

妈妈戈娅,则因与丈夫在关于孤独症儿子的问题上产生分歧,辞掉工作,独自带着孩子从四川成都远走云南大理。她说,一个孤独症孩子的妈妈,需要不断与自己和解,“刚开始知道孩子是孤独症时,甚至对孩子有恨意”。

但在妈妈们的眼里,所有的苦涩,终究抵不过发自内心的爱和牵挂。她们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比孩子多活一天。

感谢你

对我的孩子“视而不见”

“同学跟儿子打招呼,我心里有鬼似的想赶紧逃。”

很多孤独症孩子的妈妈和春晖一样,带孩子出门总是很害怕,害怕孩子的行为给其他人带来麻烦,害怕别人异样的眼光。

而妈妈们的担忧,其实正在被社会的善意一点点消除。

“孩子有时候会发出奇怪的声音,在公众场合招来一些好奇的眼神,庆幸得到很多陌生人善意的帮助,用身体挡住其他人的视线……”

“锻炼孩子去楼下买菜,回来时孩子拿回了一张卖菜阿姨的纸条,说孩子不拿找的钱,让家长下来取……”

“幼儿园做好了沟通工作,在表演活动时孩子表演一棵树,老师会在他旁边再安排一棵树……”

在妈妈们看来,对于一个孤独症孩子,“‘视而不见’,是比表现出善意更好的一种方式”。

如果你遇到我的孩子

希望你……

今年,QQ星把关注和关爱投射到这些坚强的妈妈身上,共收到100位妈妈承载着感谢与期待的手写感谢信:希望社会中的我们在遇到孤独症孩子时,都能善意对待。

如果在公交或地铁上,有一个孩子无故大喊大叫;

如果在超市里,遇到一个举止不同于常人的孩子;

如果出入公共场所,在门口遇见一个行动迟缓磨磨蹭蹭的孩子……

请不要刻意将视线停留在他们身上,也请我们所有人,能给他们多一点耐心和包容,也给这些孩子的妈妈们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来源| 央视新闻

原标题:《这里有100封坚强妈妈的来信,请查收》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