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清明丨忆

2022-04-05 09: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 ●

人间三月芳菲始

又是一年清明时

让人不由得思念起

那些逝去的人和他们留下的精气神

在近70年的峥嵘岁月中

一代代四院人

技术报国,奔走劳形

踏遍青山,绘就蓝图

走过了创业发展壮大的艰辛历程

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奋进篇章

这一笔一画

凝聚了无数前辈的智慧与汗水

他们生动诠释着

开拓进取、艰苦奋斗的精神特质

让我们放慢脚步

一起缅怀那些

闪耀在四院历史长河中的

大师、劳模、烈士……

他们是铸就四院辉煌的杰出代表

是无愧于时代的榜样先锋

·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

陈应先(1932年—2021年),浙江余姚人。195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中共党员。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第一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历任铁四院副院长、总工程师。

他是新中国诸多铁路重大建设项目勘测设计的组织者和指挥者,也是著名的铁路工程技术专家,参加了萧甬、鹰厦、金温、京广、沪宁等线以及武汉、郑州、杭州、金华等铁路枢纽和地区的勘测设计工作。 1959年和1961年两度赴越南,任中国枢纽站场专家组组长,荣膺越南友谊奖章。

他在路网规划和铁路枢纽方面具有深厚造诣,主持完成规模、能力和作业量均居亚洲第一的郑州北编组站设计,被评为国家首批优秀设计。该枢纽总图布局合理,其设计规模和分期建设符合国家经济发展,适应了近半个世纪京广、陇海两大干线运量增长的需要,首创的许多个“第一”,在铁路枢纽中是一个典范,对我国铁路枢纽建设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已列入中国铁路大学的教科书。

宋士诚( 1931 年—2002 年),上海市人。1953年毕业于同济大学,中共党员。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在50年铁路建设生涯中,他先后主持或参与了京九铁路、郑州枢纽、徐州枢纽、上海枢纽、广州枢纽、郑州客运系统、徐州枢纽现代化,汉丹线、枝柳线、焦枝线、宣杭线、京广线等国家重大工程的勘测设计工作,在线路、站场枢纽等专业的技术决策、业务建设、技术管理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在路内具有崇高声誉。

他主持编制的《铁路技术工程规范》枢纽部分,总结了中国铁路枢纽站场运营的实践经验,制定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铁路枢纽设计规范。所著的《京九铁路重点工程与科技进步》等论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全国先进生产者(全国劳动模范) ·

陈席珍( 1927 年—2002 年),福建莆田人。 1953 年毕业于同济大学,中共党员。 1956 年被铁道部授予劳动模范称号,同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全国劳动模范)。时任铁四院桥隧处工程师。

1953 年参加黎湛线初测时,鉴于当时采用苏联柏氏法计算小桥涵设计流量,非常费时,又易出错,因而他大胆提出采用诺漠图解法的建议,并负责制作诺漠图和全部改算工作。将工效由每个工只能计算 5~ 7个工点,提高到每个工可计算 70 个工点以上。

1955 年他在负责京广线来石段小桥涵现场复查工作中,引用新的计算理论和方法,验证了在平原地区桥涵前地形开阔,具有一定调蓄作用情况下的桥涵孔径的合理拟定及降低路基高度的可能性。 1956 年在京广线安郑段的桥涵勘测设计中,他精心调查分析,合理确定设计流量和桥涵孔径,也获得显著成绩。

许道洪( 1917 年—2011 年),福建福州人。 1940 年毕业于上海之江大学,中共党员。 1956 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全国劳动模范)。时任铁四院地质处总工程师。

1955 年,在武昌至大冶铁路设计时,有一段长约 6公里低路堤线路,苏联地质专家做出不能就地取土填筑的结论。而他经过反复论证,大胆提出加宽堤身两侧的反压马道的新方案,经采纳后节约投资近 20 万元,运营至今未发生病害。

该办法对采用软土、裂土及易风化的页岩等作为填料提供了参考依据。 1977 年他负责衡广复线大瑶山隧道的勘测设计工作,其出口原拟设置上岭车站,他经过调查论证后,与有关人员慎重商量,决定舍弃设站方案,线路内移,以 4 座短小隧道通过,并在隧道出口端于洞内设置双八字渡线,加设线路所,节省了投资,获得铁道部批准。 1956 年被授予铁道部劳动模范称号。

徐洪亮( 1922 年—1998 年),江苏海门人。 1947 年上海复旦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上海铁路局工作。1954 年调入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 1956 年被授予铁道部劳动模范称号,同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全国劳动模范)。时任铁四院勘测处工程师。

他技术全面,勤于钻研, 1955 年他灵活应用苏联专家建议,在京广线安郑段增建第二线勘测中,平面测量一改以往在轨道中施测的惯例,采用外移桩进行,并倡议取消沿线地形测绘,既保证生产安全,又确保勘测质量。他还主动提出并首先改用基线坐标法测绘既有车站平面图,使勘测工作安全、准确、省时,受到专家的好评。

李忠富(1934 年——2017年)河南开封人。中共党员。 1959 年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全国劳动模范)。时任铁四院物资处仪修室钳工。

他自学成才,著书立说,刻苦钻研测绘仪器管理、使用和检修技术。他 1978 年编写了七万多字的《测量仪器检修和校正》一书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全国。他还自学英语,翻译了美国、德国、意大利、 瑞士、 匈牙利等八个国家 20 多种测绘仪器使用说明书。

他撰写的《横断面三角仪原理与作用》《关于木制版 2 米尺构造和精度问题》等九篇论文,受到有关部门的奖励。在他负责仪修工作期间,经常深入工地,巡回维修,工具革新 27 项, 13 项被推广应用,全院测绘仪器完好率保持在 95%以上。他钻研技术、甘为人梯,曾举办“测量工人训练班”“测绘仪器检修学习班” 8 期,培养专业技术人员 200多名,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干部。 1982 年被铁道部命名为劳动模范。

厉自凡( 1934 年—2004 年),湖南省新邵人。 1960年毕业于湖南大学,中共党员。 1987 年被授予湖北省劳动模范称号, 1988 年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989 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全国劳动模范)。时任铁四院桥隧处高级工程师。

他主持设计了我国最长、居世界第十位大瑶山双线铁路隧道。在配合施工中,他与总体组的全体同志一道,引进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处理了罕见的九号断层不良地质地段的坍塌、涌水难题。他密切与施工单位配合,实现了我国隧道掘进支护衬砌高度机械化,使掘进速度提高近十倍。他和技术人员一起,根据围岩类别变化,提出减薄喷射混凝土厚度方案,取消了原设计的拱部挂钢筋网和边墙的系统布置的锚杆,节省投资 350 万元。积极采用“新奥法”引进最先进的四臂液压齿岩机,并在我院第一次采用新型复合衬砌设计,把施工效率提高2-3倍。

他主持编写的《大瑶山隧道设计总结》,对提高我国隧道及地下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水平,改变传统的设计和施工方法有指导性意义。“大瑶山隧道修建新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其论著有《大瑶山隧道设计(之一、二、三)》《大瑶山隧道九号断层注浆固结及堵水技术》,后者获湖北省铁道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 革命烈士 ·

王建平 1985年8月5日,铁四院公安处干警王建平在抢救邻居液化气罐失火中光荣牺牲。中共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分党组发出《向王建平同志学习的决定》,并授予“爱民模范”称号。8月10日,铁四院举行追悼大会,9月3日,召开向王建平学习表彰大会。1986年5月29日,王建平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革命烈士光荣称号。

罗华树 1985年9月7日,铁四院公安处直属科科长罗华树因抢救落水群众英勇献身,铁四院党委授予罗华树“模范共产党员”称号,铁道部公安局追记一等功。1986年11月8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罗华树革命烈士光荣称号。

殷国良 1972年至1975年,由殷国良等6人组成的铁四院工作组,参加了援建坦赞铁路工作。1974年3月26日,医生殷国良在援助坦赞铁路建设中因公牺牲。民政部为其颁发革命烈士证书。

坦赞铁路,是中国对外援助历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但在建设过程之中,有49位中国援建人员被夺去了生命。图为殷国良在坦桑尼亚中国援坦专家公墓的墓碑。

不同的岗位,不同的故事

不变的初心,相同的使命

回望峥嵘岁月

是为了从老一辈四院人奋斗历史中

汲取智慧和力量

传递他们的信念砥砺前行

走好新时代的四院奋进路

就是对他最好的祭奠和缅怀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

我辈更当接续奋斗

谨以此篇缅怀那些在四院发展历史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辈!

原标题:《清明丨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