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国铁集团官媒报道:千米高峰!我们又干了一个超难工程……

2022-04-06 09: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3月23日,国铁集团官方微信公众号《人民铁道》刊发文章《千米高峰!铁路人为何要在这里修路?》,用细腻传神的文字报道了铁四院建设公司参与的内六铁路危石整治工作。称项目推进的每一步都“步步惊心”。

“大伙加油干,还剩30%,一定要在4月15日主汛期前完工!”

昭通市落雁乡,抓住难得的晴好天气,建设公司内六铁路K205崩塌落石整治项目正加油鼓劲施工。

项目所处的关河河谷纵深切割,两岸的悬崖峭壁像一把锋利的刀,插入山底,普洱渡—临江溪区间的内六铁路被两侧千米高山绝壁合围。

据建设公司负责人介绍:有两块“硬骨头”需要啃下来:

一是对16处危石点通过嵌补方式进行支护,以确保正下方内六铁路的运营安全;

二是在没有路的山体上,硬开一条覆盖16处危石点的检查栈道,方便后期工务职工对危石点进行巡查。

山有1000米左右,从下往上可以分为7层,施工作业就在山上最高一层,距离内六铁路600多米。

在云端山巅“顶”起危石,普通而又不普通。

“说普通,是因为施工采用的方式都很常见;说不普通,则在于该项目山高坡陡、危石分布十分零散。”对大家而言,项目推进的每一步都“步步惊心”。

树木林立、杂草丛生,蛇和猴子在林间活跃,大家第一次往山顶攀爬时,就像在进行一场“丛林探险”。

只是这探险有点儿让人崩溃。

“第一次我们用了4小时才爬上山,”据建设公司现场施工人员介绍,“光是爬上山已经累得‘两个耳朵都嫌重’,啥也没干再下山天就已经黑了。”大家只是单脚利手地去勘探都已很绝望,项目所需的千吨材料又该如何运输呢?

每个危石点需要210吨左右的混凝土,才能“顶”住危石,16处危石点需要至少3600吨的建材量。

修路:3600吨的材料如何上山?

在当地村民的指引下,建设公司找到一条山间公路,通过公路将所需的建材用汽车运至山顶平台,但是危石点“散”在山间,大家开始思考如何实现材料的“点对点”精准运输。

山顶塔吊?——塔吊的旋转半径为30至40米左右,最大的辐射范围为100米,而两个危石点之间距离最长的超过1公里,因此不具备用塔吊转运材料的条件。

马帮运输?——绝壁运输重物,每一处都充满危险和未知。凸起的岩壁挡住视线,看不到前面,稍有不慎便一命呜呼。

“太危险了,给多少钱都不干。”请来的三支“马帮”实地勘探后停下了手脚,“工作量太大,马受不了也背不动。”

抠脑袋想出的方案都被否决,要实现精准运输,得先找条路。

跑完山里的沟沟峁峁,大家终于找到一条羊肠小道,但手臂宽的泥巴路依然无法满足材料转运需求。

“路太窄,就把它扩宽!”

建设公司现场负责人说,但大家没想到的是,修路远比想象的难。

“起舞”:在云雾间过绝壁,穿险崖

山顶特别容易起雾,阶边悬崖下,常常云雾蒸腾,大部分作业大家都如同云端“起舞”,听起来浪漫的字眼却给施工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考验。

大家在云雾间过绝壁,穿险崖,用锤子一点点敲,錾子一点点凿,最险的地方只能贴着山壁走,最窄的地方两只脚不能并立。

“眼睛都不敢打晃晃,一不小心就可能栽下去。”现场作业人员说。

山里常常雾雨相随,2021年11月20日项目人员进场后,70%的时间都在下雨,加上冬季寒冷,大家开玩笑说就像到了‘寒带’雨林”,挖机在稀泥巴里打滑,人小心翼翼地向前“滑”一步,还得“自动”退半步。

修路工作克服困难如期推进,大家硬是把羊肠小道拓宽,铺出了一条1米多宽的临时施工便道以便转运材料。

大家需要克服的,不仅是天气影响、“盲区”拓路,还有材料精准转运的技术难题。

有了临时施工便道,接着大家自创了“6级转运法”——采用机械、滑索、管道、人工等6级转运的方式,让材料从山顶平台一级一级“飞跃”传送到悬崖上的各个危石点,再前往各处危石点进行嵌补加固施工。

整治危石的同时,覆盖所有危石点的2640米的检查栈道的修建工作也在同步进行。一头扎往山下河谷,一头通向群山之巅,一条平均宽度不足80厘米、由水泥铺设的检查栈道如一条白龙“嵌”在山间。

截至目前,除部分检查栈道未完成外,其他主体工程均已完工,工程完成进度70%,预计4月15日前全部完工。

新修建的栈道也解决了今后路局工务人员搜山扫危的难题,大家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

(原载3月23日《人民铁道》 文字:刘晓 徐青青 郭燕 图片:张志力)

卯虎劲,一起向未来

原标题:《国铁集团官媒报道:千米高峰!我们又干了一个超难工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