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用胶带捆绑的蔬菜有毒,甲醛超标10倍是真的吗?

2022-04-07 18:3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甲醛,很多人谈之色变,人体吸入过多甲醛会破坏人体免疫力,也会增加患白血病的风险,慢慢损害身体。网上有不少“胶带捆绑的蔬菜甲醛超标10倍”的说法,说食用了被胶带捆绑的蔬菜会中毒,还会致癌。

疫情期间,大家都囤了不少菜,难道凡是被胶带捆绑的蔬菜都不能吃了?今天就来告诉你答案。

胶带真的有毒吗?

之所以怀疑超市蔬菜上绑的胶带有毒,主要还是担心作为胶带黏合剂主要成分的甲醛对人体产生危害。

实际上,在食品安全法及相关食品安全标准中,对与食物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包括胶带都有严格的规定。因此对符合生产要求的胶带中甲醛超标的安全问题不用过分担心。

长期食用这样捆扎的蔬菜可能致癌?

胶带和甲醛的联系程度本身不高,按照国标规定,测定甲醛成份需要在60℃的4%乙酸中浸泡2个小时。

而市面上出售的蔬菜所使用的胶带面积远小于1平方分米,且接触温度远低于实验时的60℃,也不会出现实验条件要求的酸性环境。第三方研究机构的检测数据显示,在蔬菜样本中尚未检出甲醛成分。

所以捆绑蔬菜用的胶带基本不会危害到你的健康,也无需多虑。

食品中本身就有天然甲醛

部分食品中(水产品、牛奶、蔬菜、水果等)天然存在有微量的甲醛,而不同食品产生甲醛的机制不同。

例如鱼肉中存在一种“氧化三甲胺”的物质,该物质在生物酶或微生物的作用下会分解产生少量甲醛,部分海产品如新鲜鱿鱼每公斤甲醛含量约为20毫克。

水果蔬菜在存放环境、存放时长等的影响下,会通过呼吸作用,在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微量的甲醛。

甲醛易溶于水,食品中存在的甲醛用水冲洗或浸泡可以清除一部分甲醛;其次,甲醛是一种具有挥发性的有机化合物,在室温时就容易挥发,如果食材经过较长时间的蒸煮或煎炒,也就是经高温处理后,食品中的甲醛是可以彻底清除的。

康复小编

发表于今天康复杂志

关注:康复杂志,不断拓宽你的健康眼界,好玩有趣的科普,尽在掌间,快点击在看,让更多的人收获健康吧!

编辑 | 王婧铭

监制 |李文井、叶海霞

-The End-

@《康复杂志》出品,版权所有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