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支青年战“疫”团队,好样的!

2022-04-07 15:5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这个指令抓紧下发!”

“这批数据情况怎么样?”

“这几个点位警力要增加!”

……

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来去匆匆,桌上整齐地码放着各种文件材料,一项项数据、一条条信息在这里汇集,经过一番激烈的“碰撞”后,一条条指令又从这里发出。

十多个工位上,键盘敲击声伴随着打印机的摩擦声交相呼应,电话铃声、电台指令此起彼伏。

这里是铁东区公安分局情指中心(办公室),也是全区公安机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的基地指挥部。通俗地说,铁东分局所有疫情防控工作的决策、布置、进展,都经由这个“中枢神经”来指挥调度。

忙碌而有序的情景,在这里24小时不停上演。

要了解这个“中枢神经”,我们就要先从这几个人说起。

张健:亲历疫情防控工作“从零起步”的全过程

2022年3月10日,凌晨,生活和工作在这个城市的人们已经入睡。分局情指中心灯火通明,张健正在和同事们一起研究疫情防控工作。

所有人员脸上凝重的表情,预示着接下来有一场“硬仗”要打。

疫情当前,时间就是生命。

这是一个不眠之夜,也是之后多少个不眠之夜的开始。

张健是铁东分局情指中心兼办公室主任。面对严峻形势,他率领战友们第一时间勇挑重担,按照分局党委部署,牵头承担起千头万绪的工作任务,全力投入到这场疫情阻击攻坚战中。

参战以来,他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地分析数据形势、起草工作指令、思考防疫难点、提出科学建议……亲历了疫情防控工作“从零起步”的全过程。

期间,张健带领专班制定了全局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科学选定40个公路卡点守住四平“东大门”,下达各类工作指令532条,汇总流调数据113批,涉及19392人次,累计调动警力5673人次,完成上级交办任务71项,妥善处置突发事件3起。

这些数据的成果,既有分局党委的顶层设计,也有张健和整个专班团队的辛勤付出。

正是这一组组的鲜活数据,支撑起了铁东公安疫情防控的“最强大脑”,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准确、即时的支撑,为基层落实工作提供了科学、规范的保障。

“疫情瞬息万变,越是这个时候,我们越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第一时间因地制宜落实好、执行好上级的指示意见。”张健说,“要让基层部门第一时间掌握疫情防控工作方向,才能确保疫情防控效果的最大化。”

凌晨四点,张健一个人在办公室查阅铁东区地图,为的是第二天更加科学精准的把市局、分局机关警力下沉到各社区,他深知:“战‘疫’攻坚阶段,落实好静态管控是关键。”

这是源自他内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青年突击队:防疫战线上的“数据战士”

要了解这个“中枢神经”,我们不得不提情指中心青年突击队的年轻血液。

“我又要见到凌晨三点的四平了。”26岁的程鹏岩舒展了一下筋骨,和同事开起了玩笑。

他是分局情指中心最年轻的指挥长,从3月11日开始,他和同事就“驻扎”在了单位,一直没有回过家。

这段时间,工作到凌晨两三点钟已经成为了这个青年突击队每一名成员的常态。

情指中心青年突击队共有成员12人,平均年龄32岁,程鹏岩是年纪最小的一个。这次疫情,他们义无反顾承担起了“信息中枢”的任务。

听起来后方的工作似乎没有一线面临的风险大,但实际上,他们的工作强度和压力,绝不比一线小。

作为信息中枢,这个“最强大脑”必须24小时运转,既要把收集到的数据、信息及时反馈给上级,又要第一时间把上级的指令和通知发布下去。

疫情的情况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这就意味着,青年突击队的成员们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神经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指挥长秦基伟说,以往值班的时候大家可以轮岗,但这次情况特殊,每个岗位都有一定的专业性需求,加上轮换可能产生时间差,每个人都必须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能找人来替换或帮忙。

这时候,既有工作经验又相对身体素质好的年轻队员就首当其冲了。

“每天忙到凌晨三四点睡觉是常事,早上很早就要起来整理警情。”就在很多人抱怨在家变成“肥宅”的时候,这群平日里被父母宠爱着的小伙子们却反而瘦了一大圈。

副主任崔恩宇说,头几天还偶尔抽时间和家人发发微信,聊上两句,后来工作量实在太大,连微信都经常来不及看,有时候过了好几天才有空翻看消息,却发现妻子发来的宝宝的照片、视频都过期了,没法打开。4月3号凌晨,他突然接到妻子电话,刚刚10个月的宝宝突然拉肚子,面对突如其来的紧急情况,妻子急得团团转。正在闭环管理的他也正在忙于手头的工作,一边安抚妻子,一边联系医院,最后在邻居的帮助下,将孩子送到医院。即使如此,也没有让工作出现一丝的停滞。

“他们也知道我忙,很少给我打电话,偶尔发消息,就是叫我注意身体。”

虽然疫情期间分局的后勤保障很给力,一日三餐和夜宵都有保障,但是因为信息每时每刻都在更新,小伙子们往往没法准时赶上饭点,考虑到方便省时,泡面就成了最佳选择。

“这一个月吃的泡面数,都赶上我以前一年吃过的量了。”采访的时候,指挥长郑鸿宇一边嚼着泡面,一边统计着干警车辆通行证信息。

到底有多忙?

指挥长毕超说,针对下发的涉疫大数据,我们既要深挖细查、精准确定人员身份,又要详细推送基础信息、流调研判行程轨迹。3月10日以来,情指中心累计接收涉疫必查人员数据113批次,涉及21592人次,确保所有涉疫大数据不漏一人全部核查落地,消除疫情传播风险。

指令如军令,为确保“第一手”数据资料能迅速、精准、有效地服务防疫指挥部,每人一晚上拨打上百个的电话已成常态。本着条条精准、条条适用的原则,他们将精准数据反馈给区卫健部门,为疫情防控一线精准核查、有效处置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要确保每个数据都精准有效,就要求我们要非常非常仔细,这对大家的自我心态调节和工作能力来说,都是考验。”协助匹配静态管控下沉警力工作的办公室副主任张斯皓说。

当然也有累到崩溃的时候,这种时候,大家往往会互相开开玩笑,来释放一下压力——

“天天对着电脑,你看看我的头有没有秃?”

“红烧牛肉和海鲜大餐(方便面),你要选啥?”

更多的时候,他们会互相加油鼓劲。对他们而言,这是一种压力,也是一份荣誉。

罗玉峰、张可心、王聪、李子润、邢义洲…青年突击队的辅警们,也在昼夜奋战,干起活儿来绝对不差事。他们说,等疫情过去了,最大的愿望就是睡个大懒觉,再吃一顿妈妈包的饺子。

办公室宣传团队:笔耕不辍,用心用情发好公安声音

有这样一种使命,在战斗:传递公安声音,反映抗疫故事,将文笔化作抗疫武器。

有这样一种力量,在奉献:没有时间概念,记录真实荣耀,甘作镜头背后的风景。

疫情来袭,分局办公室宣传团队坚持深入一线做宣传,采集素材、撰写报道、总结经验、挖掘典型。一幅幅抗疫现场的感人瞬间,一个个抗疫英雄的清晰轮廓,迸发出一波波饱含正能量的铁东公安声音。

作为一名宣传民警,如何利用手中的武器——宣传平台,向战“疫”冲锋呢?副主任李炎学脑中如字幕闪过:上一线,写一线!

最好的故事来源于一线现场,只有亲身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才能深刻感受和体会战友的艰辛。既思定,就行动!她带领办公室宣传员沈涛、王超每天深入挖掘疫情期间温暖动人的事迹,跟自己较劲,对不满意的采编内容,二次采访、整理素材、反复核实,直到稿件达到高质量标准。

二十多天来,办公室宣传团队累计在“四平市公安局铁东区分局”微信公众号发布宣传稿件30余篇,多篇被《人民公安报》、《北方法制报》、《四平日报》等各级传统媒体及中国警察网、吉林警事、四平公安宣传等各级新媒体采用。第一时间挖掘的“60”后战疫一线老民警、张磊、程银山、杨大韧、王悦、董文东董翰洋父子等抗疫先锋民警的感人事迹,充分展现出铁东公安干警疫情在前、一往无前的精神风貌。

“公安宣传工作不分昼夜,越是特殊日子越要头脑风暴,擂响战鼓。待抗疫全面胜利,我们可以自豪的说,宣传干警也有担当!”李炎学说。

事情都有两面。如果把抗击疫情比喻为一场战役,经过这场战役考验的铁东公安情指中心(办公室)团队,在敢打硬仗、能打硬仗、善打硬仗方面,拥有了更多经验和自信。

原标题:《这支青年战“疫”团队,好样的!》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