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疫路同行 | 在上海居家第十二天,庆幸我们仨在一起

2022-04-09 19:4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一)

2022年4月8日,居家隔离第十二天。

昨天把剩下的一些“排骨”从冻层拿出来解冻,准备煲汤作为晚餐。一只土豆切块,一根玉米切段,用上最后剩的一点生姜,煲了个骨头汤。

这些连骨带肉的骨头,根本不能称之为排骨,肉里带着碎骨,有的则肉是肉,骨头是骨头,是4月3日在买菜群里以25元一斤买了两斤。上一顿煲汤是4月4日。

玉米是4月4日政府发的救援物资里还剩下的一根。感谢政府的物资。

这是一道改善生活的好菜了。这顿晚餐,我还配了个蔬菜,再加上中午剩的炒黄瓜和花生米,给儿子还蒸了一个鸡蛋羹。除了汤外,我的饭很快好了,于是先吃饭。问题来了,饭是吃完了,汤也好了,可是肚子也饱了。加上汤很烫,这锅汤一点没动。明天再吃吧!洗碗的时候,老张说,这汤就这么保温的哦!我在写日记,没管了,沙发躺了。

一直保温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我打开电锅盖,玉米颜色变暗了,不新鲜了,汤还热乎乎的。我尝了尝,完蛋,变酸了。

不能吃了,彻底变味了,有点自责,太浪费了。我叫来老张,他看了看,问了问,我告诉他,完全不能吃了。他没有露出遗憾的表情,也没说可惜,只是安慰我,“You are doing very good(夸我天天做饭做的棒)”。都啥时候了,他还用英语,这不是让我带着难过狂笑吗?我哀叹着,来之不易的又这么贵的食材被我浪费了,特别是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可他会让我感到轻松。

我把这锅汤放一边,没有立即处理。下午的时候,把汤水沥出来后倒进了垃圾桶。有些痛惜,我对浪费食物挺在意的,况且是在这个菜都抢不到的时期。

下次喝不完的汤就不能保温一夜了。

(二)

今天又看到一篇文章,是一个互联网码农自媒体创业者,呼吁政府对物资保障着重注意。他身边已经有很多人天天吃泡面,喝粥度日。特别是老年人,根本不会用手机买菜,可想而知是怎么度过的。他说在2022年的上海,有着2500万常住人口,即使99%的人没有生活物资问题,而那1%也是25W人,有可能没饭吃。也许那些物资丰富的人,压根感觉不到食材紧缺,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有感触。我选择屏蔽自己的感官,这样会好过一点。

我选择一种方式让自己舒服点——写日记。这段时间,我每每不吐不快的时候,半夜也要写完,成为我缓解焦虑的方式。写的时候安安静静,写完了也安安静静,还有成就感。也不给家庭添乱,绿色又环保。

我已经好多天不去抢菜,我根本就抢不到。试着进去叮咚、美团、山姆、百联到家、天猫半日达,页面都是“抢光了”“暂停服务” “站点关闭”……不如不去竞争了,反正饿不死。

我说饿不死是有原因的。去年国庆节,从湖北公公家带了两袋大米,前几天刚结束第一袋,第二袋刚拆封。农村的一袋大米又大又重,我们真是太明智了!那些不起眼的决定和举动,没想到日后可以帮上大忙!

突然想到,2020年武汉爆发疫情,我被隔离湖北远程办公46天,现在2022年,我又被大型隔离在了上海。我在想,人都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两次,怎么我就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遇到了两次大隔离?假设我还在深圳没有搬来上海,那么也是会遇到隔离,只是时间长短问题。而他在上海,就是我封了,他没封,他封了,我解封。不是你封就是我封,不是全家封,就是会有一个人会被封。我们或许更难再见。呵,真是有意思。第三年了,同样是春天,同样经过清明节,同样要忍受,同样的同样,许多人们都在过着不自由,憋屈的生活。

此时此刻,我不想说保持昂扬的斗志迎接未来,我有正常的情感需求,我面对的是迫在眉睫的基本生活自由的困境,请允许我悲伤,子弹都可以飞一会儿,我就不可以难过一会儿么?

令人欣慰的是,我们仨在大型隔离期在一起了。是的,特别困难的时候,我们在一起。婚后异地了七年后,总算能一起面对困境,这也是最最美好的地方了。谢天谢地!我忽然害怕,会不会有下一次大型的灾难,假如我们不在一起,那该怎么办?我不敢往下想了。

我们在一起就很安全,就有无穷无尽的乐趣,双方尽力让家人感到幸福。

(三)

今天做了抗原检测,结果阴性。

煮了银耳莲子汤,每人喝了一碗,降燥降压。

老张工作的时候读英文文件,我挤过去跟他一起读,专门捣乱,他不受影响。每天我们都有机会给对方制造搞笑的事,然后全家一起哈哈大笑。

发现一道菜的技巧,把肉用盐腌制了放冰箱一夜第二天晾晒一天,就有腊肉的感觉了。炒胡萝卜辣椒都挺香。

妹妹买了一床特别实惠,品质又好的春秋被送给儿子,等待快递启动服务寄过来。

下午朋友圈看到一上海友人的老公阳性,全家等待通知去哪隔离。我平时从朋友圈看到她有个儿子,貌似比我儿子小一岁。一定要平安。

采访儿子最近上网课怎么样,他说想去学校,因为回答老师问题可以得“优秀”章。问他希望爸爸妈妈还做点什么帮助你好好上网课?回答说买数学练习题(这绝对不是真心实意的)。

吃午饭的时候,儿子问我湖南有没有跟我们家一样的,但是孩子是女儿的家庭(他的意思是年龄也差不多大的)?我问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他回答说,我要跟她结婚!好家伙,你一个湖北佬要取湖南老婆?这是要模仿他爹?

最后想说的是,即使在生活困难的时候,也要努力保持快乐,随机创造乐子,就会真的快乐。

湃客正在征集更多抗疫故事:居家生活、心境起伏、社区观察、志愿者经历等,欢迎你的讲述。投稿方式:添加“湃客小助手”微信(paike0719),备注:投稿。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