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火箭军阅兵方阵的背后:专家型预备役军官提供一线保障

据了解,这是一支伴随保障战略导弹部队参加各种演训的新型预备役部队,纳编的数百名预备役军官分布在全国23个省(市)的89个装备生产和科研单位,涉及数百个专业;纳编单位包括国营、民营、联营等不同性质的研究所和厂家;纳编的兵员涵盖高级、中级、初级技术人员,其中部分人员是某一装备研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近年来,这支部队上高原、穿林海、赴海疆,参加了一系列“大国长剑”担纲的实战化训练,出色地完成了维修保障任务。
在长期实战磨砺中,该大队探索总结出了一套平战无缝衔接的组训模式。前不久,他们接到沙场阅兵保障任务后,立即根据任务需求启动战时动员程序,从全国13个省(市)的29个厂家,动员近百名专家型预备役军官,在48小时内到达指定地域。同时,他们结合训练场实际情况,划分3个方向,组成5个维修保障分队,按战时保障模式遂行保障任务。
实时掌握装备状态是高标准完成保障行动的关键。他们综合受阅部队的作战编成、任务部署、机动路线、地形环境等因素,因地制宜开设指挥所,构建视频会议系统,统一调度视频音频,确保基本指挥所向上与联合指挥部互联、向下与各方向任务组互通,实现了技术难题视频会商,维修保障远程会诊。
为有效避免同一演练区域内,各军兵种保障力量相互交叉,同一军种内部专业维修力量需求重叠,他们对预备役力量进行科学统筹,将本级内部各保障点位力量进行统一调度,对同一区域内保障不同军种的预编装备生产厂家实施统一指挥。特别是针对维修保障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他们采取“划片保障”与“配属保障”相结合的模式,组织各维修保障分队转战荒漠戈壁,进阵地、搞测试、排故障,积极开展装备巡检、故障巡修,为受阅部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实现了预备役保障力量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只有打一仗前进一步,才能场场打成漂亮仗。”面对取得的成绩,负责这次指挥保障行动的总指挥、该大队大队长贾怀玮告诉笔者,他们将拿出专门的时间,认真梳理经验教训,针对维修保障中出现的问题,拿出具体整改措施,确保下一次任务完成得更加出色。
(原题为《沙场阅兵,预备役军官一线保障显身手》)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3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