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上评|耗资1.9亿的博物馆长期闭馆,理应对公众有个说法

澎湃特约评论员 杨三喜
2017-08-15 20:14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位于江苏盐城的中国海盐博物馆,已经闭馆一年多了,不少游客慕名而来,结果却吃了“闭门羹”。据澎湃新闻报道,自2015年以来,这座造价1.9亿元的大型专题博物馆,经常被游客吐槽“隔三差五的维修”。

海盐博物馆外景。  本文图片均为现代快报 图

耗资不菲、使用时间并不长的博物馆,为什么会频频出现质量问题,甚至严重到要闭馆一年多?一位副馆长给出的解释是,建设时因为“赶工期”,加上开馆后一直没维修,导致馆内空调等设备老化,一些基础设施陈旧、屋顶漏水、涂料掉落、局部沉降。虽然“没有安全问题”,但博物馆“经过慎重考虑”,还是选择闭馆“全面维修”。

海盐博物馆损坏的板砖。

从工作人员的话里,或可解读出如下几点信息:当时建设博物馆时,并没有严格按照工程建设的基本规律,而是在“赶工期”的压力下大干快上,这是造成其建成短短几年频繁出现质量问题的直接原因。更进一步地,在工程开工之前,有关方面有没有对施工难度和进度,进行科学评估和合理规划?

博物馆闭馆维修是常事,但何以一年半过去了,“新一轮的修建方案还在筹备当中”?要知道,该博物馆从开工到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也不过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而现在全面闭馆研究维修方案的时间,已经比当初的建设时间还长,且明确的开馆日期尚不知晓。这其中,究竟是维修方案迟迟不能敲定,还是施工难度过大,抑或是资金没到位,馆方有责任向公众做出明确说明。

博物馆建成后长期闭馆,无疑是一种公共资源的巨大浪费。博物馆本就担任着传播历史文化知识、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任,何况海盐博物馆还是经国务院批准命名的、国内唯一一座反映中国海盐历史文明的大型专题博物馆。现在却因为无休止的维修和长期闭馆,无法对公众开放,实在令人扼腕。

如果说,之前赶工期以至建筑质量问题频出,1.9亿资金达打造的博物馆质量不过关,是一种严重的资源浪费,现在常年闭馆不见客更是双重浪费。退一步讲,当初为了让博物馆开馆急着赶工期,现在维修博物馆,难道就不应该加快脚步,也赶赶工期吗?追求政绩,恐怕是当初赶工期的重要原因,而直到今天都还没有敲定维修方案,恐怕也是因为没有了政绩冲动。

无独有偶,耗资高达7个多亿、号称“配套青奥会”的南京六合区文化城,主体结构早已建好,却至今仍未对外开放。当地媒体2014年5月就打出了“六合区文化城 明年年底前建成”的口号,而现在六合文化城还在“争分夺秒”地建设、在“收官”。究竟是什么阻挡了工程的进行?是因为工程本身过于复杂、难度过大,还是因为其他原因,真是让人狐疑不已。

公共建筑事关公共利益。无论建设问题还是维修问题,迟迟不能竣工、开放,造成资源闲置和浪费,理应对公众有个说法。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