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因助长阿片类药物滥用,赛克勒基金会展厅冠名被大英博物馆移除

瞭望智库
2022-04-17 11:3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对于大英博物馆来说,这绝对是其成立以来最为艰难的决定之一。

近日,该博物馆宣布,将把赛克勒(Sackler)家族的冠名从其所赞助的展厅等空间中移除,原因是其助长阿片类药物的滥用。这是大英博物馆首次就选择赞助方采取明确的道德立场。

伦敦蛇形画廊的赛克勒展厅

大英博物馆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该决定是博物馆与雷蒙德和贝弗利·赛克勒基金会所达成的“共同协议”。但赛克勒的名字,将继续保留在大英博物馆大中庭的捐赠者名单上,因为博物馆“始终认为我们的每一位捐赠者都是重要的伙伴”。雷蒙德和贝弗利·赛克勒基金会对大英博物馆的支持已超过30年,20世纪90年代至2013年对大英博物馆提供了多次捐赠。

大英博物馆是移除赛克勒冠名的知名艺术机构名单上的最新成员。在这张名单上,卢浮宫、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以下简称“大都会”)、位于伦敦的蛇形画廊和泰特博物馆群等赫然在列,而以英国国家美术馆为代表的一些艺术机构,已宣布正在进行“不断审查”,以决定是否也要加入这个名单。

作为向公众提供知识、教育的社会公共机构,博物馆到底应该接受哪种资金来源的支持?在赞助方与社会道德相悖时应该采取何种举措?是否需要对赞助方进行定期评估?赛克勒家族药物丑闻曝光以来,这些问题一次又一次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思考。

文 | 乐艳娜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环球杂志社”(ID:GlobeMagazine),原文首发于2022年4月14日,原标题为《他们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把“金主”的名字去掉了……》。

1

“现代版洛克菲勒家族”?

“我像一个生物学家一样收藏。要想真正了解一种文明或一个社会,必须拥有足够的主体材料。如果只看毕加索和亨利·莫尔的作品,是不能了解20世纪的艺术的。”阿瑟·赛克勒在谈起自己收藏艺术品的初衷时,曾经这样说过。

这位先后在神经内分泌学、精神病学和试验药物学等领域发表140余篇论文的医学博士,与另两位家族成员通过进口和出售镇静安眠药“安定”而积累了大量财富的美国商业巨鳄,同时也是一位艺术品大收藏家。他从20世纪40年代起开始收藏美国当代艺术家的绘画,之后转而关注前文艺复兴和文艺复兴早期的绘画,继而收藏法国印象派和后印象派作品,并于20世纪50年代将收藏扩展到近东和远东的古董。

热衷收藏的阿瑟被许多人称为“现代美第奇”,他对美国、英国、法国知名博物馆和艺术机构的捐赠,使得其家族之名被明显镌刻在一些人们必须到访的著名展厅大门之上。比如在大都会,赛克勒展厅里矗立的,是所有到访者都想看到的曾位于尼罗河畔的古埃及丹铎神庙。赛克勒家族希望,自己能作为乐善好施的慈善家被载入美国史册,成为《纽约人》杂志所描述的“现代版洛克菲勒家族”。

但从2018年起,这些展厅吸引了完全不同的一类游客——抗议者。在大都会赛克勒展厅,由艺术家南·戈尔丁带领的100多名示威者在地板上“挺尸”抗议,并向神庙旁的水池投掷药瓶,高呼“赛克勒说谎,公众陪葬”;2019年初,又有抗议者在展厅门前展开写有“删除他们的名字”“每天200人死亡”等字样的横幅。

镇痛药奥施康定被认为是阿片类药物成瘾的罪魁祸首

200人,指的是服用阿片类药物的死亡人数。作为赛克勒家族所属普渡制药公司最成功的产品,镇痛药奥施康定被认为是阿片类药物成瘾的罪魁祸首。早在2007年,普渡制药公司及其3名高管就因对奥施康定过度宣传而被罚款6.35亿美元,而公司背后的赛克勒家族10多年里却毫发无损。

直到2019年,美国马萨诸塞州成为全美首个起诉赛克勒家族的联邦州。被起诉的是普渡制药前董事长理查德·赛克勒及其父雷蒙德、叔叔莫蒂默和阿瑟,此外还有理查德年迈的母亲贝弗莉以及另外6名家族成员、9名经理和普渡制药公司。波士顿法院公布了长达275页的诉讼备忘录,其中写道:“阿片类药物成瘾大流行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一个家族的8名成员作出的决定。”

诉讼书称,赛克勒家族借助其私人控股公司和“一个非法欺骗网络”,在明知其成瘾风险的情况下,仍大肆向医生和患者推销他们利润丰厚的畅销药奥施康定,掩盖成瘾风险,将责任推卸给成瘾者并向医生施压,给病人开出剂量越来越高的药物,以赚取更多的钱。

诉讼一出,有抗议者甚至前往赛克勒家族的豪华庄园示威。为了安全,庄园不得不设置路障。与此同时,以大都会为代表的全球知名文化机构,开始重新评估其接受捐赠的政策。

2

“这是黑钱”

阿片类药物包括可卡因、美沙酮、吗啡等,主要用于治疗疼痛,但反复使用易使人成瘾,出现恶心、焦虑、失眠等症状。

2017年10月,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因阿片类药物上瘾和滥用危机严重,美国正式进入全国公共卫生紧急状态。特朗普表示,阿片类药物滥用正肆虐美国,是本国历史乃至全世界范围内最严重的药物危机。这不仅是“国家的耻辱”,也是“人类的悲剧”。

2017年10月26日,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展示签署的有关遏制阿片类药物滥用的备忘录

时任美国卫生部代理部长埃里克·哈根在随后的新闻简报会上表示,“阿片危机”已经对美国社会造成严重威胁,每天平均导致175人死亡,“这意味着就在这场简报会的时间里,会有7名美国人因阿片死去。”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数据显示,2015年,美国有超过3.3万人死于滥用阿片类药物。每天,超过140名美国人死于服药过量,其中91%的死者生前滥用阿片类药物。知名歌手迈克尔·杰克逊的去世,就有人质疑是其私人医生为其开过或注射强力止痛药杜冷丁和奥施康定所致。

奥施康定由普渡制药于1996年生产上市,其广告展现了两只药物量杯,分别写着“早8点”和“晚8点”,广告词是“轻松缓解24小时疼痛”。相比其他仅能持续4~6小时止痛效果的同类药品,奥施康定一经推出就成为美国最畅销的止痛药。普渡制药在宣传时并没有指出该药品的成瘾性,但人们逐渐发现,服用它不仅会上瘾,甚至可以直接替代毒品。《纽约时报》报道,将奥施康定碾成粉末后用鼻子吸入或用针注射,会令人产生像服食海洛因一样的感觉。

而奥施康定当年为何会轻易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审批,多年后据美媒报道,在批准了这一上市申请后,其主审官从FDA离职,并在一年的过渡期结束后以高薪入职普渡制药。

奥施康定上市后,普渡制药招募了上千名医药销售代表负责销售。他们在入职时都要经过严格的训练,包括如何向医生介绍奥施康定(标准答案:这是一款患者应优先考虑并持续服用的止痛药),如何回答医生关于奥施康定成瘾的问题(标准答案:少于1%的患者对奥施康定上瘾),以及如何向医生赠送免费的奥施康定药品,等等。

普渡制药对于奥施康定成瘾的错误宣传,导致许多人在上瘾后没有及时得到有效帮助,进而陷入海洛因、芬太尼等更烈性的毒品成瘾问题中。针对赛克勒家族的诉讼开始后,揭露奥施康定营销手段的剧集《成瘾剂量》(Dopesick)2021年在美国播出,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自上市后,奥施康定仅用了6年就达到了28亿美元的总销售额;到2017年,这个数字累计到了惊人的350亿美元。位于马萨诸塞州的布兰代斯大学阿片类药物政策研究联席主任安德鲁·科洛德尼对媒体表示,“这是黑钱。我希望那些接受赛克勒捐赠资助的机构开始审视这个问题。”

3

金钱与道德二选一?

其实,公众呼吁博物馆等文化机构重新审视其捐赠政策,这已不是第一次。英国石油公司(BP)的捐赠就广受争议。2011~2016年间,该公司为大英博物馆、泰特现代美术馆、英国国家肖像馆和英国皇家歌剧院共提供了超过150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

2015年,环保人士在大英博物馆上演“快闪”,身着黑衣,撑着黑伞,在博物馆里边走边唱,并在大厅列队站出英文“NO”字样,还有一些示威者举着“停用石油”“拒绝英国石油公司新协议”等标语。

一年后,BP与大英博物馆赞助合同即将到期,近百位科学家、学者、艺术家和演员共同向即将上任的新馆长费舍尔发出呼吁,希望其结束这一赞助合作关系。

呼吁信中写道,“气候问题已经严重波及世界,希望像大英博物馆这样的重要机构能够参与进来……BP的商业计划有悖于可持续气候发展,并利用其影响力反对有效的气候政策。接受BP赞助是对其行为的纵容,继续接受这种不道德的赞助会严重损害大英博物馆的声誉,是坚定地站在历史错误的一边。实际上,泰特现代美术馆也正是在不断高涨的抗议和批评中,结束了和BP长达26年的赞助合作。我们敦促费舍尔博士像泰特那样不再续签合约,寻求与博物馆的价值观和可持续的未来相符的资金支持。”

但费舍尔并未对此有所回应。2020年初,在BP的赞助下,大英博物馆“特洛伊:神话与现实”主题展览开幕。当年2月7日,环保组织成员聚集在博物馆门前,将一座巨型木马推入了广场,另有超过60名示威者聚集在博物馆中庭,将石膏覆盖在自己身上模仿雕塑进行抗议。抗议活动持续了50个小时,共有约1500人参与。

费舍尔对此作出回应:“博物馆属于公共场所,人们可以在此辩论,我们也尊重他人表达观点的权利。我们与大家一样,都为正面临的气候变化挑战而感到担忧,并通过举办重要展览和活动来面对这一问题。”他还表示,“大英博物馆为无数人提供了接触人类历史文化的绝佳机会,但外部的支持和赞助也必不可少。将这一机会从人们手中夺走,并不是解决气候问题的好办法。”

2022年初,英国国家肖像馆宣布,在2022年12月合同到期后,将不再与BP续签合同,这标志着BP结束了对这一博物馆长达30年的赞助。而大英博物馆停止与赛克勒家族的赞助协议,也许预示了一个方向:金钱与道德,只能选择一个。

原标题:《他们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把“金主”的名字去掉了……》

阅读原文

    责任编辑:沈关哲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