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城市漫步·追溯|背靠同济的鞍山新村:从单位统筹到学区房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王衍/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
2017-08-20 10:38
来源:澎湃新闻
市政厅 >
字号

本文是第4期“城市漫步:追溯与重构”系列工作坊的预告篇,报名参与工作坊的方式详见文末。

上海的杨浦曾有发达的纺织业和军工外围产业,位于其中的鞍山新村经历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其最大的特点是,建筑形态、居住分配方式在不同时期均有所不同,也因此,它承载了变化着的工人故事。

8月27日,我们将跟随建筑师王衍走一遭鞍山新村,从楼宇、外墙、管线、街道、公共场所的绵延变化当中慢慢回想起上一辈工人的日常故事。

我们至少可以整理出三个大的方面,来描述鞍山新村作为工人新村样板,对今天的城市形态和社会形态的影响:规划统筹、居住形态,以及城市服务。

鞍山新村的住房开发,建立在杨浦区工业区的单位统筹、合作开发的基础上。换句话说,不同于北京大院一个单位一个居住社区的形态,鞍山新村的居住社区,是杨浦区多个单位乃至全市各类单位的合作产物。可以说,这种单位统筹基础上的合作开发,使得鞍山新村在相当重要的一段时期内,房屋质量属于上乘,也使其具有新邻里关系构建的基础。

当然,今天我们也能在基层发现,这里存在许多产权不清晰、难以梳理和更新的状况。面临城市业态更新时,它往往表现出慢一拍的情形。

鞍山新村俯瞰。本文图片均来自作者。
从形态角度看,鞍山新村的许多房屋,早年设计时,是以工业配套的宿舍形式出现的,比如合用煤卫的套间等,因此其房屋空间结构并不能满足今天的居住需求当中对舒适的定义。

尤其是,在1992年的住房改革后,许多合用空间以私权的方式被重新定义。无论租赁权还是产权,在界定之前,都要重新划分厨房卫生间,重新设置电气和排水管线,并打上隔断。可以想象,这样的由公共转为私有领域的空间集合,居住质量比原先显然要大打折扣。

更重要的是城市服务。鞍山新村的统筹建造,不仅局限于居住建筑,而是以规划的方式,将整个居住板块作为大型居住社区设计。因此,学校、医院、公园、商业等都不缺,甚至每个社区会有相应的幼儿园、绿地公园等设施。然而,新的公共需求增长,如停车等,也与旧的服务空间产生冲突,其集中表现为空间权力的矛盾。

鞍山新村俯瞰
比如,学校方面,今天鞍山1-7村的学区被划入打虎山路第一小学,这导致鞍山新村具有学区房叠加地铁房的高溢价性质。因此,这里虽然居住条件较差,房价却不低,同时,外来谋求学区房的新购房者,一般只为购买一个入学资格,平日开车接送,导致上下学时严重拥堵。

再比如,医院方面,新华医院作为这一地区最重要的三甲医院,也是上海市重点三甲医院,随着城市发展,开始承接更多非户籍病人。即使规模一扩再扩,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也无法解决。换句话说,今天的鞍山新村,其内部的公共服务已逐渐通过城市化与外界发生置换,与在地的居民关系越来越弱了。

不过,如果我们再摊开地图,会发现隶属于四平街道的鞍山新村,实际在今天背靠了同济大学和其相关衍生产业,外部环境的变迁与升级,能否给工人新村注入新鲜血液,而不仅是吸取旧新村的养分,这可能是未来非常重要的课题。

新村楼房时不时可见违章建筑
新村里的日常生活故事

工人新村是上海城市居住空间,乃至城市形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曾经的上海是一个由港口崛起,以工业化立足而成为现代的城市。无论是建国前还是建国后,上海都曾经存在大量轻重工业,并以此吸纳人口。尤其是1949年之后,为摆脱资本主义殖民晚期城市消费化的影响,上海的城市功能被定位为大规模工业,并通过三化一改,将社会生产资料全面国有化。这带来了人口结构的转变,进而是城市形态的转变,大量工人新村得到建设。

“新村”这个概念,并非近几十年的产物,早在19世纪初,欧文的新和谐公社就提供了浪漫主义实践的样板,试图将“未来”美好的生产与田园诗歌般的居住生活,剥离出肮脏混乱的城市之外。而“新村”这一概念,可被认定为一种社会形态与居住形态之间发生关联的框架,即——住宅类型背后所指涉社会形态;以及更重要的——意图构建的社会想象。它既有浪漫性,也有现实性。

正在拆迁的某新村
比如,前些年饱受关注的曹杨新村,主要的诞生时间是1951年到1958年。它作为学习借鉴法国和苏联工人居住形态、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典范案例,可认为是关于社会想象的浪漫性表现。不过,要将上海从一个殖民主义消费城市转换为社会主义大工业城市,绝不可能再延续19世纪田园诗歌般的模板。换句话说,曹杨新村这种以西方手工业为基础的、别墅式尺度的工人新村,即使做大量简化,也无法为随后上海的大规模工业发展提供合适的日常生活空间。面对大工业发展以及相应的人口迁入,构建实惠、高效、满足工人完整日常生活的居住区,才是工人新村的任务。

恰恰因为曹杨新村作为建筑学样本过于独特,它作为实践案例,只出现了一次。如果说,曹杨新村的表率性,在于仍延续了早期“新村”浪漫主义的情怀,那么鞍山新村是一个更实在、接地气的版本,更能代表上海工人新村建筑类型。

背靠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业和军工外围工业,鞍山新村经历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承担了在不同历史时期大量吸纳人口的工具性居住空间,它的最大特征是,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建筑形态,它向我们默默阐述社会主义建设期间工人们的日常生活故事。

城市漫步“鞍山新村”路线概览

城市漫步:追溯与重构 | 鞍山新村“路上观察者”招募

第一部分 行走

时间:2017年8月27日(具体时间将通过邮件通知各位入选的路上观察者)路线概览:四平电影院-鞍山新村-打虎山路第一小学-鞍山菜场-光明棉纺厂

招募人数:5位

如果你:想走进曾经由单位统筹的新村房,如今的学区房,听建筑师王衍讲述其中的空间变化,历史进程,不同时期居住者的感受,并全程参与此次工作坊的“行走”与“讨论”部分,欢迎加入。

报名方式:请以“鞍山新村漫步报名”为邮件主题,发送“姓名+职业+电子邮箱+电话号码+一句话报名缘由”至邮箱 shenjw@thepaper.cn。

报名截止日期:2017年8月22日中午十二时。

名额有限,收到包含集合时间和地点的确认邮件即报名成功。

第二部分 讨论

时间:9月10日下午3:00-5:00

地点:那行零度空间(上海市镇宁路465弄161号愚园里C座101室)

嘉宾:建筑师王衍 & 插画师小龙花 & 部分参与行走的漫步者

讨论会不限参与人数,报名请扫下方二维码或复制链接地址http://www.huodongxing.com/event/8401260074900至浏览器打开。

关于“城市漫步:追溯与重构”

继2016年澎湃新闻·市政厅与瑞象馆共同发起的“城市漫步:发现与表述“系列工作坊活动之后,2017年澎湃新闻·市政厅将继续召集对生活在上海的地方经验有独到感受和见解的“在地者”、“创作者”与“观察者”一起“再生产”。我们需要追溯地方历史,感受空间经验如何影响人,并重新建构地方和人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

50年前就开始生活在这里的人,与30年前开始生活在这里的人,与现在才刚刚开始生活在这里的人,对同一条路,同一爿店,也会有不同的私人经验和身体记忆。曾经这里有一条河,这里有坡,这里是戏院,这里是二手书市……如今不一定还在,但我们还有开放的感官和理性的头脑,双脚能量地,耳朵能听,眼睛能看,双手可以创作。

这些关于地方的个体经验,构成了一个场所的精神。通过这些不同于书本的生动经验,我们可以把一个地方的故事讲得饱满,让人意识到,这个地方是经过时间积淀的,是有独到价值的。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