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家住二圈层,逛街要“进城”?升级的买买买需求怎么解决?

2022-04-19 20:5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3月28日起,成都发布“城市留言板”专栏、蓉城政事“办实事”专栏启动《我为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言献策》活动,邀请每一位市民为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建言献策。(点击查看此前报道)“七普”数据显示,过去十年里成都有21个区域常住人口增加,增量排在前五位的区域依次为新都区、双流区、成都高新区、郫都区、龙泉驿区。相对便宜的置业成本,让许多新成都人选择落户二三圈层,但不少市民反映,二三圈层区(市)县在生活服务设施上离主城区仍有差距。

公园城市示范区将如何开启居民的美好生活?《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提出,开展高品质生活城市建设行动,推动公共资源科学配置和公共服务普惠共享,为人民群众打造更为便捷、更有品质、更加幸福的生活家园。

关于二三圈层提质消费供给

听听他们怎么说

↓↓↓

市民

二三区县也需要高品质的消费场所

成都二三圈层区(市)县居民

在日常生活、休闲娱乐上

有哪些困难?

↓↓↓

“政府能否向万达、伊藤、王府井、吾悦广场这些大型商场多抛橄榄枝,尽快落户新津合适区域?”

一位新津的网友留下了他的诉求:目前新津只有一个新悦广场,承载不起新津当地居民和新增人口的消费水平,“现在想去好一点的商场,都只能去到20多公里以外的世豪广场,时间全部浪费在路上了”。

“温江的年轻人想认真逛街很难,商场里的品牌吸引不了年轻人。”

家住温江区的王先生吐槽说,温江区并不缺大型商业综合体,光华大道沿线就有合生汇、伊藤和新光天地三家商场,但商场里的业态却吸引不了年轻人来逛。他举例说,合生汇是收购的珠江广场,里面业态陈旧,没有年轻人喜欢的牌子,而新光天地里能够吸引年轻人的只有一楼的餐饮和顶楼的电影院。往温江区老城方向走,更是只有大型超市,没有大型商场。

▲温江区新光天地夜景

“我在龙泉的生活轨迹很匮乏,龙泉很大,但是在我家附近没有什么商业综合体。”

家住龙泉驿区的彭小姐几乎没有在龙泉逛过街,用她的话来说,“我在龙泉的生活轨迹很匮乏”。首先在于逛街不易。“龙泉特别大,现在世贸广场、万达广场、吾悦广场基本全部是在地铁2号线周围,我们住在4号线旁边的基本没有任何商业综合体。”彭小姐说,如果要去逛街,从家里出发到龙泉的商场要10公里,到成华区的万象城有13公里。另外,比较起来,龙泉驿区的商场里,无论是商品品类还是品牌,都与城里的商场有着不小的差距,这也是推动她和朋友们进城消费的一个原因。

高端商场有没有、好不好、均不均衡的问题,折射出区(市)县居民消费需求和当地消费供给不匹配的问题。

协会

社会商业满足基本需求,精品商圈提升区域品质

成都零售商协会秘书长欧建瓴说,成都是一座消费活力很高的城市,近几年双流、温江等区县的消费能力在追赶主城区,蒲江、都江堰等远郊区(市)县的零售市场也急速增长。

近几年,区县也修建了很多商业综合体,数量足够,只是品牌门店不能满足居民的消费诉求,在品牌的引入上,还与主城区有较大距离。这要归于两方面原因,一是跟供应链有关,二是品牌入驻要选择人流量集中的地方,也会考虑周边商圈的整体发展情况。

欧建瓴建议,区(市)县原有的商业综合体要进行重新的升级和改造,在物业条件、建筑外立面、品牌形象上更新。她认为,区(市)县应当集中精力打造两三个相对集中的消费集聚区,才更有利于吸引客流和品牌入驻,通过引入一些更具号召力的品牌提升商圈的品质。

对于部分区(市)县商业综合体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欧建瓴直言:“市民想要家门口就是大型商场,这不太现实。”她表示,分散布局可能带来的是整片区域的商业发展都乏力。要想更好满足更多市民的消费需求,最好是打造“小而美”的社区商业,在3公里甚至1.5公里之内满足居民吃穿住行、养老教育等服务。

▲蒲江县打造社区商业——成佳镇麟凤村“花开麟凤”项目

“这些年在城市化深入推进和消费升级趋势下,商业布局逐步向大型业态郊区化、小型业态社区化发展,居民消费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特点。”中国社区商业工作委员会主任董利表示,传统商圈其实一直在为社区居民服务,但在新消费形势、消费习惯和特点的转变下,原有传统商圈走向萧条。

董利建议,激发消费需求活力,可以推进传统商贸和实体商业向场景化、体验式、互动性、综合型消费场所转型,同时通过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全时经济、首店经济等加快打造特色街区、智慧商圈等消费新载体,进一步激活区域的消费活力,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成都太古里

专家

结合区域禀赋优势,打造特色消费中心

成都要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就要完善多层级、梯度式的

消费中心规划布局

四川省政协委员、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毛中根表示,构建衔接互动、梯次发展、优势互补的多层级消费中心空间大格局,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成都主城区的消费场景、消费供给、消费能力、消费环境要更优,不仅着眼于本土居民,也要承接外来的“高马力”消费,即省内和整个西部地区的消费;主城区之外的区(市)县应当重点将目标瞄准于本区(市)县和周边区(市)县的居民。

主城区之外的区(市)县正面临新的机遇。毛中根指出,随着新型城镇化推进,中小城市、郊区新城的消费集聚区的发展,是扩大内需的重点,也是消费发展具有潜力的地方,过去十年里,“新成都人”大量涌入新都区、双流区、郫都区、龙泉驿区等主城区以外的中心城区,崇州市等郊区新城也对大量农业转移人口极具吸引力,这一趋势还将持续。人口导入带来旺盛的消费需求,对当地的餐饮、家政、教育等配套生活服务业提出了更高需求。

▲双流区城南优品道特色商业街区

“建议政府结合区域禀赋优势,抓准新消费发展趋势,主动对接消费升级需要,打造特色消费中心。”毛中根表示,政府应当顺应人口空间集聚趋势,优化百货商场、购物中心规划布局,引导行业适度集中。同时,支持商业转型升级,推动零售业转变和创新经营模式,着力压减物流等中间环节和经营成本,通过精准营销、协同管理提高规模效益,改善消费体验。

毛中根表示,区(市)县可以充分结合当地特色,提质消费供给,一定程度上还能吸引消费回流。

怎样参与?

关注“蓉城政事”微信公众号

后台回复“公园城市示范区”

即可点击链接建言献策

或许

您的一句“好声音”、一个“金点子”

就能转化成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中的

一个好政策、好措施

为幸福成都留下一个新注脚

蓉城政事记者 钟茜妮

编辑 母晓岚 周霖

原标题:《家住二圈层,逛街要“进城”?升级的买买买需求怎么解决?》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