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研究课题报告靠谱吗?上海6658名高中生在线答辩完成认证

澎湃新闻记者 李菁
2017-08-30 16:18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高中生的研究性课题报告是否真实?上海已有6658名高中生进行了在线答辩,完成认证。

8月30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上海市教委获悉,借助这次高考综合改革的契机,上海把普通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报告,纳入综合素质评价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内容板块,让高校在招生中,重点参考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完成情况。

根据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系统统计,上海市2017届高三学生研究性学习报告有50709份,研究领域聚焦科技创新和社科人文,还涉及艺术、体育、环保、金融等诸多学科。

为促进研究性学习课题报告的真实有效,上海市教委依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开发了课题报告真实性认证平台,在松江、青浦、金山、奉贤、崇明五个区开展了试点工作,2236名高中学生完成了在线答辩。

上海市教委后续又在浦东新区、徐汇区等另11个区开展了认证服务,共有4422名高中学生参加。

从整体来看,上海2014级高三年级报名参加高校综合评价录取的学生中,共有6658人接受了课题认证。来自北京、江苏、浙江三地长期从事科研或高中研究性学习指导的350名高级职称专家,为他们提供了认证服务。

整个认证服务完成视频答辩总时长1100小时,出具《课题真实性认证报告》6658份,其中6291名学生确认将《认证报告》上传至综合素质评价平台。已经进行的认证工作仅限于有关课题报告的真实性评价,不评判课题报告的质量。

上海市教委表示,试点工作按照学校自愿、学生自愿和认证成果自愿使用“三个自愿”原则开展,不向学生收取费用。报名参加认证的学生,在完成课题材料上传和在线视频答辩后,将获得《课题认证报告》。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是否将《课题认证报告》上传到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作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板块“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第三方认证材料,提交给高校在综合评价录取过程中进行信息参考。

下一阶段,上海市教委将继续遵循“三个自愿”的原则,逐步扩大上海高中生研究性学习真实性认证工作的服务范围。

目前,松江、青浦、金山、奉贤、崇明五个区新高三学生已完成研究性学习报告3925个,参与学生达8570人;今年下半年,这五区将继续推进高中生研究性学习认证工作。在试点的基础上,高中生研究性学习认证工作将逐步推广到全市各区。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