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你家宝贝该打哪些疫苗?这份接种时间表来了!

2022-04-25 18:2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2022年4月25日

为我国第36个

“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

今年的主题是

“及时接种疫苗,保障生命健康”

0至6岁的孩子

在不同年龄需要接种哪些疫苗?

接种疫苗的种类齐全了吗?

家长们快来了解一下!

儿童要打哪些疫苗?

目前我国将疫苗分为两类:

一类疫苗

“免疫规划疫苗”

“免疫规划疫苗”是国家规定必须接种的,儿童监护人应依法保证适龄儿童按时接种免疫规划疫苗。此类疫苗如果不接种,可能会影响儿童入托、入园、入学。

✔ 适龄儿童可免费接种的一类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甲肝疫苗、麻腮风疫苗、A群流脑疫苗、A群C群流脑疫苗、乙脑疫苗。

二类疫苗

“非免疫规划疫苗”

为公民自费并且知情、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二类疫苗虽然需要自费接种,对于保护孩子的健康也同等重要。大原则是,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孩子又没有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的禁忌症,那就尽量接种。

✔ 建议接种的二类疫苗:流感疫苗、水痘疫苗、手足口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

新版儿童疫苗免疫规划

目前,执行的为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及说明(2021年版)》,与之前的版本相比,有五大变化:

✓ 变化一: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接种的可补种年龄从“<14周岁”调整为“<18周岁”。

✓ 变化二:明确了左右大腿为可选接种部位。当多种疫苗需要同时注射接种时,可在左右上臂、左右大腿分别接种。

✓ 变化三:明确了下列情况并不属于疫苗接种禁忌症:

A. 生理性和母乳性黄疸;

B. 单纯性热性惊厥史;

C. 癫痫控制处于稳定期;

D. 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苯丙酮尿症、21三体综合征等);

E. 病情稳定的脑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感染(梅毒、巨细胞病毒和风疹病毒)等。

✓ 变化四:调整了脊灰疫苗与麻腮风疫苗免疫程序。

✓ 变化五:2021年版免疫程序建议将表面抗原阳性或不详的母亲所生新生儿,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时间从“出生后24小时内”调整为“出生后12小时内”。

将乙肝疫苗接种的“低出生体重”明确界定为出生时体重<2000克者,建议其出生后尽早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并在满1月龄、2月龄、7月龄时重新按程序再完成3剂次接种。

带孩子打疫苗

这些问题别忽视!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打疫苗的次数非常多,有些问题看上去不起眼,实际上是不容轻视的,需要家长仔细了解。

01

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不适合接种疫苗?

●体温超过37.3℃;

●重度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贫血等;

●处于疾病急性期,如正在腹泻、严重咳嗽等;

●近期受过外伤或做过手术;

●过敏体质或患哮喘、荨麻疹,且处于过敏发作期;

●患严重皮炎或有皮肤感染、湿疹;

●患有心脏病、肝炎、肾炎、活动性结核病;

●腋下或颈部淋巴结肿大;

●有脑病或神经系统损伤,如脑炎后遗症、癫痫;

●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迟缓;

●防御机能不全,患有免疫缺陷病等。

02

带孩子接种疫苗要注意啥?

●携带预防接种证;

●保持孩子接种部位皮肤清洁;

●给孩子穿宽松、易穿脱的衣服;

●如实告知医生孩子近期的健康状况;

●认真听取医生的口头知情告知或阅读《知情同意书》。

03

儿童在接种疫苗后需注意什么?

●留在接种点观察30分钟后再离开;

●口服减毒活疫苗后,半个小时内不要吃热食或哺乳;

●接种疫苗当天,不要给孩子洗澡,避免接种部位感染;

●接种前后几天,不要给孩子吃新的食物品种或不易消化的食物;

●如果孩子有可疑的严重异常反应,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接种疫苗出现

不良反应怎么办?

✎ 注意事项

接种疫苗后,孩子如果24小时内出现38.5℃以下低烧,或伴有轻微烦躁、哭闹、呕吐、腹泻等情况,属于接种后轻微反应,一两天后就消失,不必过于担心。家长应给孩子多喝水、多休息,饮食方面推荐稀饭、面条、鸡蛋羹等易消化的清淡食物。

出现以下情况要赶紧去医院:

孩子体温38.5℃以上,超过48小时仍不退烧,尤其是3个月以下或有高热惊厥史的孩子;

虽然体温38.5℃以下,但是精神状况差;

孩子出现精神差、排尿减少、脱水、腹痛、严重呕吐腹泻、抽搐、严重咳嗽、呼吸异常等情况。

今日推荐视频

携手“天河宝宝”

以科技守护地球

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

自诞生起便与科学家

探寻着地球的秘密

和又萌又强的“天河宝宝 ”一起

开启认识地球、保护地球的

浩瀚征程吧!

热门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原标题:《你家宝贝该打哪些疫苗?这份接种时间表来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