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世界防治疟疾日:当我们在崇拜屠呦呦的时候,到底在崇拜什么

2022-04-25 19: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今天是世界防治疟疾日。

再有66天,距离“中国正式获得世卫组织消除疟疾认证”,刚好1年。

而每每提及疟疾,屠呦呦和她的青蒿素,总会是各类消息的“绝对C位”。

屠呦呦

2015年,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后,外界赋予她的每一个赞誉,都流露出人们对她的崇拜和赞美——首位荣获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时代周刊》100位最具影响力女性人物、BBC“20世纪最伟大科学家”……

我们知道,这一声声赞誉背后,远不止对她和青蒿素的肯定。它们,更是对屠呦呦身上那一股“科学家精神”的尊重与崇敬。

百分百投入,就能破除万难

青蒿素的发现过程,非常难。

1969年,当39岁的屠呦呦被任命为“抗疟药研究任务科技组组长”时,她要面对的压力,是外人很难想象的。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一旦感染,患者会先后发生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重贫血、脾肿大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以危及生命,一直是世界各国全力攻克的难题之一。

但在那个时候,现有的抗疟药都产生了耐药性,效果不好了。在这个世界范围的重大课题面前,必须要有新的抗疟新药来解决老的抗药性的问题。

卵形疟原虫

研制抗疟新药,从来都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否则,当时理论知识完备、技术设备先进的西方国家,也不可能那么多年只研究出了奎宁一种“特效药”。

到底该怎么办?屠呦呦最终决定,到从老祖宗留下的传统里找答案。

整整3个月,从翻阅医学典籍到走访名医,屠呦呦和团队成员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泡”进了一条条抗疟药物的线索中。

最终,他们从2000多个药方中筛选出了640个,整理出一本关于疟疾治疗的《疟疾单验方集》。随后,他们又进一步锁定了100多个药物样本,这其中,就有后来我们熟悉的——青蒿。

青蒿

不过,想彻底攻克抗疟新药,青蒿只能算作“原材料”,怎么把它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一度难住了屠呦呦。

按照传统思路,想提取类药材的有效成分,通常是用水煎法或乙醇浸泡法。可用传统方法提取出来的成分,其有效率只能达到68%。

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当她偶然翻到一本东晋的医学著作《肘后备急方》时,一下明白了:问题可能出在提取方法上。

这本医术上清晰地记录着:“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之所以采用“绞汁”而不是“煎煮”,很可能因为温度会影响药效。

《肘后备急方》

想通了这一点,屠呦呦针对青蒿有效物质的提取方法做了改进,终于在青蒿中成功提取出实验以来的“第191号样品”——青蒿素,达到了对疟疾100%的抑制率!

药物研制者,就要敢为人先

青蒿素研制出来了,但离临床推广,还有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这种药在实验中表现出了对动物的毒副作用,它对人体会不会也有毒副作用?

第二,这类药品的安全剂量怎么界定?

想回答这两个问题,就必须让药物实打实地经过人体来给出回答。可是,到哪儿去找自愿试药的人呢?

这个时候,屠呦呦站了出来。

年轻时的屠呦呦(右)和老师

作为青蒿素的研制者,如果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研究成果,那还怎么让这类新药造福患者?

抱着这样的信念,屠呦呦和另外两名同事住进了当时的北京东直门医院。在药效和毒副作用尚不确定的时候,平静地吃下了自己亲手提取出的青蒿素,然后静静等待这场“豪赌”的结果。

屠呦呦旧照

幸运的是,屠呦呦赌赢了!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团队并未发现青蒿素对人体有明显的毒副作用。很快,这类新药就用在了海南昌江的疟疾高发区。在完成了21例临床抗疟疗效观察后,青蒿素正式被列为抗疟新药。

据世界卫生组织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青蒿素在全球共治疗了2亿多人。仅在撒哈拉南部的非洲地区,就有150万人因青蒿素避免了由疟疾导致的死亡!

女性科学家,不应被传统定义

和科研上的精益求精不同,生活中的屠呦呦反而是一个“粗线条”的人——忙于工作忘记吃饭、下班回家忘带钥匙、忘记身份证放在哪儿……这些“丢三落四”的事,经常发生在她的身上。

因为过于投入工作,屠呦呦和丈夫李廷钊的家庭分工,也由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转为家中大小事都由丈夫一手操持。

屠呦呦和丈夫李廷钊

丈夫的理解,给了屠呦呦很大的空间。

但在她近乎忘我地投身于药物研制工作时,却难免忽视对两个女儿的照顾——大女儿李敏4岁时,就被她送到了托儿所,办理了“长托”,而当时还没满周岁的小女儿李军,则被送回了宁波老家,交给了父母抚养。

长期和父母分隔两地,让孩子们对父母的感情越发生疏。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大女儿见到屠呦呦,都不愿意开口叫她一声:“妈妈”。

全家福,摄于1996年

好在,对于屠呦呦的选择,丈夫李廷钊一直给予最大的理解和支持。他曾说:“屠呦呦与一般女孩子的兴趣不一样,她是个心胸开阔的人,精力都用在工作上了。”正是因为丈夫的这份支持,让屠呦呦能在科研工作上,心无旁骛地向前。

2019年,89岁的屠呦呦带领团队又拿出了两项撼动学界的成果:由他们研制的新一代青蒿素再一次战胜了已经产生抗药性的疟原虫,同时,利用青蒿素治疗免疫系统疾病“红斑狼疮”已经取得突破性成果!

这是继青蒿素治疗疟疾后,屠呦呦带给大家的另一份“礼物”。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