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丨癌症防治 早早行动

2022-04-26 11:3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

2022年4月15日至21日是第28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癌症防治 早早行动”。

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对癌症防治工作的决策部署,推动落实健康中国癌症防治专项行动,提高全社会癌症防控意识,4月15日上午,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肿瘤科、公共卫生科等相关科室,通过LED屏滚动播放宣传口号、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开展了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一系列活动。在厚德楼门诊大厅,通过LED屏滚动播放宣传口号、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来院群众,进行了肿瘤防治宣教活动。

活动现场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

公共卫生科李林霖介绍说:

癌症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一大类疾病。

对大家来说,很多人还是谈“癌”色变,认为癌症就是绝症。其实,癌症是一种慢性疾病,从正常细胞发展到癌细胞通常需要十几年到几十年的时间,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复杂渐进的过程。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提出,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40%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

大家要提升自身的防癌意识和健康素养,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肿瘤科主任吴海涛介绍说: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大家要做到“一养成,两保持,三不做,四限制”,即:

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

保持膳食平衡,健康饮食,保持健康体重。

不吸烟,不轻信保健品,不推荐通过保健品来预防癌症。

限制酒精摄入量,尽量不喝酒或少喝酒;限制红肉和加工肉的摄入量;限制高盐和腌制食品的摄入量;限制含糖饮料和高能量密度食物的摄入量。

除此之外,通过适量运动,预防病毒感染,积极接种乙肝疫苗、HPV疫苗等预防措施,对降低癌症的发生风险均有显著效果。

胸外科副主任、早诊早治办公室王海峰介绍说:

除了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危险因素之外,大家还要重视定期体检,积极早筛。

什么是早筛呢?

利用快速、简便的检查手段,在健康人群中发现特定的高风险人群,并对这些高风险人群有针对性地进行筛查,及早发现癌前病变或早期癌症。

大量研究证明,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但这也恰恰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问题之一,因为很多患者出现不适症状时,往往选择“一忍再忍”“能拖就拖”,等到出现明显症状才去医院做检查,等发现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了。

 

大多数癌症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特异性症状,针对那些潜在或隐匿的疾病,要采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措施,将癌症消灭在萌芽状态,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也会极大降低治疗费用,减轻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近年来,我院先后选派胸外科、肿瘤科、放疗科等多个相关专业的10余名临床医生及物理师到山东省肿瘤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解放军301医院等多家知名三甲医院进行培训,通过远程会诊等多种渠道向上级医院学习,积极参加国家开展的早诊早治项目,努力提高肿瘤规范化诊疗水平,先后引进了瑞典医科达双光子医用直线加速器等肿瘤治疗专业的高精尖设备,将肿瘤治疗发展成我院集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方法为一体的综合性治疗专业。

胸外科服务咨询电话:5636715

肿瘤一科服务咨询电话:5636128

肿瘤二科服务咨询电话:5636173

放疗科服务咨询电话:5636590

内镜室服务咨询电话:5636617

早诊早治办公室服务咨询电话:5636000

 

本次活动,通过向群众讲解防癌、抗癌的基本知识,引导群众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树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意识,得到了就诊群众的一致好评。

 

新闻线索:王海峰 鹿艳 

文案编辑:吕珊

责任编辑:李峰

专业审核:赵新刚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