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济南核酸贴纸设计背后的故事:作者是位“90后”残障漫画师

2022-04-27 10:4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新黄河记者:张磊  

“我是扁鹊,我是辛弃疾,我是秦琼……我们是济南吉祥三宝,与家乡人民并肩作战,我们是泉城抗疫天团,守护泉城万家平安,济南加油济南必胜!”当济南人手一张的核酸检测贴纸变成了动画人物传遍网络,贴纸肖像的设计者丁姣再次火出了圈。

1991年出生的丁姣,2岁患脊柱血管瘤,随父母奔波青岛市各大医院均被建议去更大的城市治疗;3岁上手术台前,28岁的父亲颤抖着签下手术同意书,因为医生也不能保证顺利走下手术台,即便顺利下来也可能是高位截瘫;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6、7岁起可以独立扶桌行走,9岁时拿起画笔,16岁独立骑行走进学校,22岁迈入高考考场,她用画笔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如果说丁姣能够顺利长大已是命运眷顾,那么,能用自己的双手做着热爱的事情便可以称之人间美好了。这份美好的背后,是父母家人多年不离不弃的照顾,是“第二个爸爸”无条件地支持与厚爱,是天南地北好友的默默鼓励,更多的是丁姣心中的那份“我不差,我可以很好,我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的执着与追求。

2022年,丁姣获评2022年济南市劳动模范。

签下手术同意书的那一刻

“亲生父亲只希望我活着”

因新冠肺炎疫情原因,济南市部分区域根据需求开展多轮核酸检测,所有完成检测的市民均可以得到一张核酸检测贴纸,一时间,晒各种特色贴纸成为“时尚”。

在新一轮的部分区域开展的连续三天全员核酸检测中,全市统一使用了山东世博华创动漫传媒有限公司创意设计的扁鹊动漫形象。随之它们推出的以扁鹊、辛弃疾和秦琼为主角儿的《泉城抗疫天团动画》也刷爆朋友圈,一句“杠赛来,他们都是咱济南的”旁白,让泉城人民直呼“而立”!

当自己设计的漫形象成为济南市人手一张的“出入证明”,丁姣坦言,特别开心。“这是我女儿设计的。”丁姣父亲带着满满的骄傲说出了这句话。

如果说如今的丁姣让父亲为之骄傲,那么,家人多年无私的照顾,是丁姣更为骄傲的事情。小时候,丁姣和父母生活在现在的黄岛。2岁时,家人发现其背部鼓起了一个大包,不敢怠慢,乘摆渡船、坐公交,几经周折来到青岛市看病,被确诊为脊柱血管瘤。确诊以后,各大医院均建议转到更大的城市去碰碰有没有解决的办法。“那时候,我的父母亲才27岁,还不如我现在的年龄大,可以想象,天都塌了的感觉。”丁姣说。

命运总是眷顾每一个“挣扎”过的人,丁姣的家人就是这样。一个机缘巧合,北京的一位专家来到青岛市坐诊,听说了她的病情,决心“搏一搏”。这份搏斗不仅是这位医生专业的搏斗,更是丁姣家人与命运的搏斗。

“手术同意书签订之前,医生一再与父母亲沟通手术相关注意事项以及术后相关事项,并告知他们,能够顺利走下手术台已是万幸,极大的可能高位截瘫会伴随终生。妈妈吓得不敢签,28岁的爸爸只能硬着头皮做了主。”丁姣从日常母亲的描述中,了解了当年的事实。据了解,当年,丁姣的父亲是家里唯一的男丁,孩子生病,只能他拿主意。

一边是巨额的手术和后续的康复费用,一边是生死未卜的手术室。“爸爸和妈妈也没有放弃我。十几个小时的手术,我下来了。后续治疗过程中,为了省钱,爸爸枕着拖鞋在医院的走廊里坚守,以至于关节落下了病。”丁姣满含热泪地告诉记者。

在此期间,总有人不断地劝他们,不行就别治了,再重新要一个孩子,然而,丁姣的家人从未放弃,“在签下手术同意书的那一刻,他们只盼望我活着。”丁姣说。

走下手术台

用双脚丈量世界用双手记录美好

创造了医学奇迹的丁姣不仅走下了手术台,还靠双手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美好世界”。

因为经济原因,提前出院以后,丁姣在家整整躺了100天,“再起身时,妈妈说我都不会坐着了。”为了照顾她,妈妈辞去了纺织厂的工作,专门学习医护和康复知识,配合着中医的针灸和重要调理,愣是帮丁姣重新站了起来。不仅站了起来,在6、7岁的时候,她已经能够扶着桌子走路。遗憾的是,因为腿部神经萎缩,她的右腿比左腿要瘦、要短一点,走路一跛一跛的她,虽然与常人有些区别,但在采访中,记者无时无刻不被丁姣的笑容感染着。她的乐观不仅感染着身边的人,还感染着许许多多和她一样的人。

让她如此乐观看待人生的,是她的父亲和母亲在她生命中的影响力。“印象中,爸爸唯一一次打我,就是因为我没有好好锻炼。我如今臂力这么强大,就是那时候杵着桌子练走路练出来的。没钱到专业的机构复健,专属于她的训练器械,爸爸给做;没有钱接受专业的理疗,妈妈现学现卖,在家给我做理疗,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丁姣笑着告诉记者,“你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是父母经常告诉她的一句话,如今这已成为她的人生信条。

在历经多年艰苦康复训练之后,丁姣不仅实现了独立行走,她还在经历了几百次的摔倒之后,学会了骑自行车。“因为我要上学。小时候,看见别的小朋友都去上学,我问妈妈我什么时候能去上学,每次问到这个问题,妈妈都会哭,后来我就不问了。”丁姣说。16岁的丁姣第一次踏入校门,是初一的时候,为了能够独立上下学,用了小半年的时间,在小胡同里练习自行车。在此之前,所有的学习都是在父母的帮助下完成的。现在的她,每天骑着电动车上下班,快乐并自在。

9岁的一天,少儿频道播放的向日葵简笔画吸引了丁姣的注意,从那以后,画笔成了她的仗剑走天涯的利器。看到女儿喜欢画画,丁姣的父母很是支持,并给她报了一个素描班,一周一节课让丁姣沉浸在画画的乐趣中。后来因为小朋友搀扶她去厕所,不小心发生了磕碰,门牙断裂,这场小意外,兴趣班终止了,但梦想的种子却种下了。

从初中到高中,到了高二那年,丁姣成了一名艺术生,重新拾起了画笔和画板,开启了系统的美术学习。2012年冬天,父女俩辗转在潍坊市13场的艺考考点中,“压力大得不行,一只眼睛红到看不清东西,考试期间,都是一边滴着眼药水,用另外一只眼睛完成了考试。”丁姣说。2013年,她被现在的山东轻工职业学院世博动漫学院录取。

命运再次眷顾

她遇见了“第二个爸爸”

高考成绩出来以后,希望能够成为一名本科生的丁姣决心复读。“马上给这个孩子打电话!”该公司董事长兼山东省轻工职业学院世博动漫学院二级院长王振华在得知丁姣没有报到时,当机立断对该公司总经理陈雁宾说道。“我其实挺担心的,怕学校因为我的身体情况不接收。”丁姣告诉记者,然而这种顾虑并没有发生,王振华在了解她的情况后,当天便邀请她和家人前来学校参观。

“在我的眼中丁姣不是一位残疾人,我也不会将其当残疾人对待。学费我一分钱都不会免,我希望她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学费挣出来,不靠别人的怜悯。”丁姣入校时王振华对其父亲说,“丁姣想要的就是这种一视同仁的对待,要给她一个平台让她证明,她不比别人差。”

刻苦努力的丁姣也的确没有让王振华失望,“你知道吗?丁姣获评2022年济南市劳动模范。”王振华骄傲地说。接着他像个老父亲似的细数丁姣在大学和工作期间获得的各种奖项:大学期间曾荣获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国家励志奖学金;2020年还被聘为济南市残疾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槐荫分会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

在丁姣心中,王振华是她的“第二个爸爸”,王振华也将她看作了自己的孩子。丁姣还未毕业时王振华便根据她的优势与特点,为其定制了详细的职业规划,并在大三时,安排到自己公司来实习。在他眼中,工作不是第一,丁姣的身体才是第一,“几点了,快去睡觉,工作明天再说!”每当丁姣深夜还要找王振华讨论工作时,他总是这样“训斥”她。

“我从来不认为我是在帮助他们,他们都很优秀,只是需要一个平台。”王振华说,多年前因工作原因遇见的听障姑娘兰珍妮,成了他的员工,“仅仅是靠唇语学习便考上中央美院,她的能力可想而知。”他不仅是“丁姣们”的伯乐,更将自己的主动担当放眼到全市,“未来公司不仅会继续进行相关的公益事业,更是要打造出属于济南的传统文化IP矩阵。”王振华表示。

“天团”成员均出自她手

未来希望继续用画笔记录生活

2020年东京残奥会期间,丁姣为获得金牌的运动健儿人手一张漫像,96幅漫肖像组合成《荔枝花开中国骄傲》系列,让全世界听到了这个中国女孩儿的加油呐喊。“一个残疾人画残奥冠军肖像,这让很多人大为吃惊,也开始逐渐了解她背后的故事。”王振华表示。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国际残奥委专门给丁姣发来邀请,希望她能够为所有残奥冠军画一幅漫像,也为他们送上专属漫像。“有些冠军甚至专门发来私信,特别感谢她的创作。”王振华补充道。

此次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共槐荫区委宣传部与该公司联合创作“泉城抗疫天团”动漫人物与动画作品发布以后,在网络引起热议。一时间,“泉城抗疫天团”火出了圈。据悉,此次天团的选角从4月15日创意到4月18日推出,也经过了一番“挣扎”。王振华介绍称,“为什么会选择扁鹊、辛弃疾和秦琼呢?一来3位历史人物均是济南人,同时在民间又兼有祛病、医治、防邪之美好寓意,希望我们的家乡能够尽快渡此难关。”

记者发现,此次三天三检之后,每位市民手中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各色“小粘贴”,大家纷纷在社交平台晒此证明表示自己的喜爱。“人物漫像的设计是团队力量的集中体现,我只负责人物的设计,而文字和背景颜色的选择则是我的团队在帮我做。”作为公司前期部部长的丁姣也一并表达了对小伙伴们的感谢,“看到大家这么喜爱,我们都很开心,觉得为济南抗疫贡献了自己的小小力量。尤其是我们在赶制动画作品的时候,7个人36个小时不眠不休,轮番上阵,才有了大家今天看到的动画,真的特别感谢大家。”

一边说着感谢的话语,丁姣的微笑再次浮现,齐刘海儿、蝴蝶结、白衬衫……当梦想照进现实,丁姣也化身为了她笔下的漫画人物,用画笔道出了一个90后女孩儿美好的期望,“希望疫情能够早点结束,大家都能过上平凡又简单忙碌的生活,我也能用自己的画笔继续记录生活中温馨简单的事情。”

编辑:周末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