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书单丨8位语言学学者带你探寻语言文字的奥秘!

2022-04-27 14:4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编者按:

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文化的基础要素和鲜明标志。语言文字学致力于传承优秀语言文化、维护语言文化多样性、满足人民多样化语言需求。语言文字学研究为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了保证。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郑州大学汉字文明研究中心特邀多位语言文字学领域学者,为读者定制专属书单。书单主题包含古文字与出土文献研究、词汇与汉语史研究、民族语与方言研究等。让我们以书为鉴,与书为友,一起开启春天的旅行,一起探寻语言文字的奥秘。

古文字与出土文献研究

01

清代《说文解字》研究稿抄本丛刊

(全23册)

李运富 主编

2020年9月出版 / 14800.00元

978-7-5201-5957-9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馆藏之《说文》研究稿抄本25种影印出版,并于每种稿抄本前撰写简介一篇,以提要钩玄、考镜源流。这批稿抄本的作者不乏乾嘉学派的大家名师,如王筠、王念孙、严可均、姚文田、钱大昭、郝懿行、惠栋、刘宝楠等,主要包括对《说文》的全面研究、《说文》的文本校勘研究、订补关于《说文》研究的著作、《说文》的专题研究等。

本书将立体系统地呈现清代《说文》研究的全貌,进一步促进汉语文字学史、汉字发展史的研究,实为一座亟待开发的学术“富矿”,也是研究“六书”学之门径、治小学之津梁。

推荐阅读

导读 | 《清代 <说文解字> 研究稿抄本丛刊》目录 精读 | 《清代 <说文解字> 研究稿抄本丛刊》内文精选

清代是《说文》学的鼎盛时期,在传统语言文字学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成就。《清代〈说文解字〉研究稿抄本丛刊》精选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馆藏的25种未刊稿抄本影印出版,并简要介绍每部稿抄本的形制、作者、内容、体例和学术价值等。这批稿抄本的作者不乏名家大师,如王念孙、钱大昭、郝懿行、姚文田、严可均、翟云升、王筠、刘宝楠等,内容涉及《说文》学的方方面面,代表清代较高的研究水准,是一座内涵丰富的学术宝藏,有助于呈现清代《说文》学的整体面貌,对语言学、文字学和文献学的研究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期待有更多学者关注和利用这套丛刊,深入挖掘其文献价值和学术史意义。

推荐人:党怀兴

(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教授)

02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集释

(全10册)

俞绍宏 张青松 编著

2019年12月出版 / 6800.00元

978-7-5201-4489-6

内容简介

本集释汇集学界有关上海博物馆藏楚简字词考释及残简缀合、简序编联、篇章重组、文献源流探析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辑录已刊的九册上海博物馆藏楚简文献,依册按篇逐句对其字、词做出集释。集释时征引诸家之说简明扼要;尽力做到择善而从,按断公允。本成果将为传统文史哲诸学科学者更加方便、快捷、正确、有效地使用沪简材料进行相关研究提供极大的帮助,从而推动、促进相关学科研究工作的发展。

推荐阅读

导读 |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集释》目录精读 |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集释》凡例解析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集释》搜集已刊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简文献以及相关研究论著,广征诸家之说,并加以考辨,完成上博楚简集释。

该书有如下特色:

1.资料全。搜罗诸家之说完备,按照发表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辑录学者诸说言简意赅。

2.按语有自己新见。在辑录诸家之说的基础上,吸收最新研究成果,取舍、按断谨慎,力求得出信实可靠的结论。

3.体例编排合理。集释文本根据竹简文献刊行顺序排次,一般按册、分篇、依段、逐句进行。集释之前,依次有说明、释文A、释文B。编排合理,一目了然。

总之,该书工作量极大,是有关上博藏楚简字词考释集大成之作,是研究战国文字必备的参考书,有极大的学术价值。特此推荐!

推荐人:徐在国

(安徽大学文学院教授)

03

宋人著录商周青铜器铭文文字编

刘秋瑞 编著

2020年12月出版 / 268.00元

978-7-5201-6856-4

内容简介

宋代著录的青铜器铭文中保存了一大批今已佚失而宋人尚见的金文文献。诸如此类宋人著录的金文材料,在出土文献不断涌现的今天,仍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本书以“宋人著录商周青铜器铭文文字编”为题,对宋人著录的金文材料加以全面整理和研究。首先,对宋代著录的商周青铜器铭文加以甄别,剔除伪器和无字铜器;其次,按照《说文解字》的编排体例将所整理的文字资料纂集为十四卷;最后,从学术史的角度对宋人的金文识读成绩作出科学评价,并充分反映今人对宋人著录商周铜器铭文研究的新进展。

推荐阅读

新书 | 宋人著录商周青铜器铭文文字编

汉代以后,商周铜器铭文就有出土,但大规模的著录、研究却是宋代才开始的。宋人著录的有铭铜器多达四百六十余件,但大部分都已散佚,这部分史料赖著录而得存,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要充分利用这批史料,文字编是不可或缺的基础工具书。由于宋人著录每多摹写失真,宋人的研究亦多疏漏,现在的金文字编大都只收传世铜器的字形,宋代著录金文的文字编尚属空白。本书作者对宋代著录作穷尽性搜罗,吸取今人的最新研究成果,系统整理,制成文字编,是对金文文字编的有益补充。本书体例完备,在所收的每个金文字形下都收录文例,简释义项,这样既便于核对原铭文,也便于总结单字的意义及用法,对金文的本体研究及语言学、历史学等各界学者对相关材料的应用都有重要价值。

推荐人:张桂光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04

吐鲁番地区民族交往与语言接触:

以吐鲁番出土文书为中心

曹利华 著

2020年12月出版 / 118.00元

978-7-5201-7023-9

内容简介

本书聚焦语言接触,利用吐鲁番出土文书并辅以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物,采用历史学、文献学、语言学方法,一方面从语言学角度考察汉语与周边语言的相互借用和影响;另一方面从民族学角度解析语言所折射的民族关系及其特点。总之,在民族交往的历史大背景下考察语言接触,又从语言接触反观历史,宏大叙事与细节考证相结合,相得益彰。

推荐阅读

书讯 | 曹利华《吐鲁番地区民族交往与语言接触》出版

词汇与汉语史研究

01

古文字与语文教育

张素凤 著

2020年12月出版 / 78.00元

978-7-5201-7114-4

内容简介

本书以古文字为依据,通过汉字构意揭示汉字的语用规律,为字词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深入挖掘汉字形体中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探索传统文化教育与识字教学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解析汉字形体中蕴含的独特创造智慧,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提供素材,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解析汉字构形表现词义的方法和技巧,启发学生作文构思方法与写作技巧;利用汉字构意揭示语词的隐含义,使诗文炼字之妙不仅可以意会、言传,还有规律可循和可操作性,开辟了诗文赏析新途径。

推荐阅读

推荐 | 《古文字与语文教育》研究概述

汉字,尤其是古文字形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高超的创造智慧以及决定其语用功能的意义特点,是一座有待深入开发的中华文化宝藏。把这些宝藏发掘出来,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可为字词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可用作汉字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熏陶的素材;可利用汉字独特的创造智慧,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提供借鉴;可利用汉字以形表义的方法,启发学生作文构思与写作技巧;可利用汉字形体隐含的意义特点,解析诗文炼字之妙,为诗文赏析开辟一条具有可操作性的新途径。

《古文字与语文教育》对汉字在语文教育中的功能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和开发,不仅系统梳理汉字本身的规律,挖掘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和创造智慧,而且探索了将古文字与语文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和途径,使古老的汉字在语文教育中焕发出新的青春和光彩。

推荐人:李运富

(郑州大学文学院院长)

02

王筠“古今字”研究

蒋志远 著

2021年11月出版 / 128.00元

978-7-5201-8914-9

内容简介

《王筠“古今字”研究》立足于王筠“古今字”注释条目的大范围整理,认为“古今字”和“分别文”“累增字”分属于不同的理论层面,它们在王筠的著作中并存并用,各司其职。王筠的“古今字”观念与汉儒一脉相承,他无意改变这个概念的训诂学内涵。把“古今字”理解成“造字相承”问题,实际滥觞于徐灏《说文解字注笺》对段玉裁“古今字”以及王筠“分别文”“累增字”的杂糅阐释,与王筠本人的“古今字”研究无关。

03

葛本仪文集(全4册)

葛本仪 著

2021年4月出版 / 480.00元

978-7-5201-8206-5

内容简介

《葛本仪文集》是一部语言学的学术作品集,是作者葛本仪先生多年从事语言学研究,尤其是汉语词汇学研究的成果汇编。全书共收录了葛本仪先生的 7 种著述,包括《现代汉语词汇》、《汉语词汇研究》、《现代汉

语词汇学》、《现代汉语词汇学》(第 3 版)、《语言学概论》(初版)、《语言学概论》(修订版)、《静思集》,时间跨度从 1961 年到 2014 年。这些在不同年代发表的学术文章和出版的著作,显示了作者深厚的语言学功底,是语言学学习者宝贵的学习资料;同时,其行文用语风格及体例格式均带有明显的时代特点和历史印痕,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04

丝绸之路语言新探

王启涛 著

2021年12月出版 / 128.00元

978-7-5201-8974-3

内容简介

《丝绸之路语言新探》是作者20年来从事以吐鲁番文献为代表的丝绸之路文献语言文字研究的重要成果。书中首先从宏观的角度,考察了古代丝绸之路的语言状况与语言政策;其次,从中观的角度,考察了古代丝绸之路文献的实词、虚词和标识符号系统;最后,从微观的角度,对丝绸之路文献的语言文字疑案进行了重新审理和考证。全书总结了古代丝绸之路文献语言文字研究的方法及作用,并总结了一代宗师唐长孺先生在丝绸之路文献语言文字研究上的成就及其对新时代的丝绸之路文献研究的重要指导意义。

推荐阅读

王启涛丨吐鲁番学与敦煌学双璧齐辉05

《左传》《国语》文献关系考辨研究:

以虚词比较为中心

周广干 著

2021年3月出版 / 138.00元

978-7-5201-7423-7

内容简介

虚词是能够体现文献语言个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本书即以虚词为研究对象和切入点,通过对《左传》《国语》虚词体系的描写和比较对两书的文献关系进行语言学的考辨。经爬梳整理并参考已有成果,本书首次对《左传》和《国语》的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助词进行了穷尽性的梳理和比较,并运用异文对两书虚词的使用进行直观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左传》《国语》在虚词使用上表现出极强的趋同性,两书有着同样的方言基础。

推荐阅读

书讯 | 周广干《 <左传> <国语> 文献关系考辨研究》出版

民族语与方言研究

01

中国民族语言语法标注文本丛书

(全20册)

丛书明细

藏语噶尔话语法标注文本

黎语白沙话语法标注文本

纳西语语法标注文本

多续语语法标注文本

哈尼语窝尼话语法标注文本

独龙语语法标注文本

彝语凉山话语法标注文本

佤语语法标注文本

壮语语法标注文本

白语语法标注文本

义都语语法标注文本

藏语甘孜话语法标注文本

藏语拉萨话语法标注文本

水语语法标注文本

达让语语法标注文本

维吾尔语语法标注文本

哈尼语语法标注文本

嘉戎语卓克基话语法标注文本

纳木兹语语法标注文本

土家语语法标注文本

江荻 主编

内容简介

“中国民族语言语法标注文本丛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大规模真实文本方式开展的研究,具有典型真实文本和跨语言文本对齐特征,是语言类型学、历史语言学、区域语言学、语言接触研究等资源依赖型学科不可或缺的语料基础和学术财富,是从事语言学、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和自然语言处理的学者必备的资源和工具。该丛书目前已出版20本,通过原文行、标注行、翻译行三行对照的形式,对藏、彝、哈尼、纳西、土家、白、壮、黎、水、维吾尔、佤、独龙等民族的传统口传故事、族群起源传说、日常口语对话、儿童或寓言故事进行了语法标注。

推荐阅读

书单 |“中国民族语言语法标注文本丛书”完成两批(20本)出版工作

“中国民族语言语法标注文本丛书”在国内是一种全新研究范式和创新的出版形式,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和创新特征。该丛书倡导真实文本分析,即全部语料大多或来自田野调查,或来自民间记录故事。同时主编把本套丛书作为推动中国语言类型学深度研究的基础资源,提出有些语言分支学科具有资源依赖性质,例如语言类型学一般是跨语言或跨方言的,语言接触研究也需要双语或多语言资源的支持等。为民族语言和方言的后继工作铺垫了基础,摸索了经验,促进学术的进步。

推荐人:覃远雄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

02

中国方志中语言资料集成

(全42册)

李蓝 主编

2021年9月出版 / 15000.00元

978-7-5201-7945-4

内容简介

《中国方志中语言资料集成》(以下简称《集成》)总计查阅了11780种地方志,在742部志书中查找到8376张语言资料,资料影印后对其分类处理,编制索引,根据地方志所在区域,按中国2016年省级行政区划汇编成册。

《集成》在语言资料的丰富性、完整性两个方面全面超越了前辈学者的同类著述,完整辑录了明代至民国近六百年间保存在中国志书中的所有语言文字资料。不仅辑录了汉语言文字资料,也辑录了民族语言文字资料;不及辑录了有词语、可索引的资料,也辑录了只列语音特点、同音字表等不可索引的语言资料。原书图片影印全保真,避免了重新排版录入可能发生的错误;编制了总索引,为使用者提供了更大便利。

《集成》体大思精,体例完善,是研究明代至民国这六百年间中国语言文字共时分布和历时演变的重要资料。这套书不仅会成为语言研究者的案头必备资料,也将成为海内外图书馆的必备藏书。

推荐阅读

新书速递 │ 《中国方志中语言资料集成》(全42册)

方言是民族文化之根,方志中的极其丰富的方言材料,记录、保存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性和多样性,反映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进程。《中国方志中语言资料集成》极限地收集了方志中的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资料,包括近16万条方言词语条目。它后出转精,填补了汉语学界,尤其是汉语方言学界长期以来存在的研究文献的空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推荐人:张振兴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

03

湖南洞绥片赣方言语音调查研究

李军 著

2021年2月出版 / 128.00元

978-7-5201-7831-0

内容简介

本书对湖南洞绥片赣方言语音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研究,重点调查了隆回、洞口、绥宁三县22个方言点,对这些方言点的语音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洞绥片赣方言语音特征的分布情况、内部差异进行了揭示,并对洞绥片赣方言与江西赣方言的语音特征进行了初步比较。

该书对湖南洞绥片赣语的洞口、隆回、绥宁三县22个方言点的语音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分析比较了洞绥片赣语与江西赣语语音特征的异同,考察洞绥片赣语的语音层次,洞绥片赣语与周边湘语方言接触的方式及语音表现。

该书提供了有关湖南洞绥片赣方言语音的翔实资料,推进了湖南洞绥片赣语的研究,也为汉语方言接触研究提供了新的语料和以资借鉴的理论思考。

推荐人:谢留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

现代汉语研究

01

问与答:形式和功能的不对称

谢心阳 著

2021年7月出版 / 98.00元

978-7-5201-8578-3

内容简介

互动语言学着力探寻行为和互动之间的互育关系。互动语言学研究既关注会话序列位置和语言形式之间的关系,主张超越单句视角,以位置敏感的眼光看待语言现象;也关注语言形式在互动中所实现的社会交际行为,关注“所言”之“所为”,聚焦语言形式与社会交际行为之间的对应关系。本书以互动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和研究路径,从回应角度探究问的本质,从“问-答”互动出发,希望能够更好地对问与答在形式上的不对称现象作出解释。

推荐阅读

书讯 | 谢心阳:《问与答:形式和功能的不对称》出版

“问”与“答”是口语交际的基本形态。做过口语对话材料转写的人都会面临一个问题,面对口语对话里没有疑问语法形式表现的话语,记录转写的时候靠什么给它写上问号?“问”与“非问”的解读涉及言者意图、编码方式、行为解读三个方面。互动语言学的已有发现提供了不同语言中“问”与“答”不对称的调查事实,也为描写和分析汉语的“问”与“答”提供了新的观察视角和分析手段。这部《问与答:形式和功能的不对称》是从互动语言学的视角观察汉语自然口语对话的一次尝试,它为读者带来了一些不同于以往基于句子语法分析的新鲜发现,也为观察分析汉语口语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这本书为汉语自然口语中的“问”与“答”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观察依据。

推荐人:方梅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

02

汉语口语评价表达研究

方迪 著

2021年4月出版 / 98.00元

978-7-5201-8382-6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互动语言学的理念和方法,探讨汉语口语中用于评价行为的语言表达形式。以“规约化”为主线,着眼于语义的透明度的差异,将汉语中的评价表达分为非规约化评价表达、半规约化评价表达和规约化评价表达三类,并选取组合性句法结构、语气词、副词、构式等各类中的典型个案进行了深入分析。本书通过它们在话轮和会话序列中的分布,探讨评价形式选择的功能动因,以及评价解读浮现的话语条件。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本书还探讨了评价表达在口语中浮现及规约化的普遍因素,以及语体分布的倾向及原因。

“评价”的研究由来已久。对评价的研究,有的从语言学范畴出发,有的从语言结构形式出发,有的从互动行为出发,具有评价意义的词无疑是最为直接的评价表达形式。作为语言学研究者,更有兴趣的是那些看上去不具备意义透明性的表达形式,探究它们在交际中是怎样获得评价的解读的。这部《汉语口语评价表达研究》是用互动语言学的分析视角观察汉语评价表达的研究,它为读者带来了一些不同于以往基于句子语法分析的新鲜发现,也为观察分析汉语口语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本书从会话规程角度对汉语口语中评价解读的分析,尤其令人耳目一新。

推荐人:方梅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

02

现代汉语语篇关联成分研究

杜慧敏 著

2021年5月出版 / 98.00元

978-7-5201-8228-7

内容简介

本文在借鉴前人和时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语篇分析、形式句法、认知语言学和逻辑学等学科知识或理论为背景,以两千万字左右平衡语料库中提取的用例为事实依据,对语篇关联成分展开了全面、系统的探讨。在研究过程中,作者首先考察了语篇关联成分的语义分类及作用层面,而后以此为基础,就作用于不同层面的语篇关联成分的结构位置与管界、语篇关联成分的功能及语法化问题展开了力所能及的分析,旨在深化相关现象解释力度的同时,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集刊

01

中国语言学研究

王启涛 主编

内容简介

《中国语言学研究》刊载海内外优秀学者对中国版图上曾经使用和正在使用的语言文字以及中国语言文字在海外使用状况的原创性、高质量研究鸿文。

02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崔志远 吴继章 主编

内容简介

本刊发表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各二级学科包括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等方面的研究文章,还设有学术名家、京津冀文学研究等栏目。其办刊宗旨是:荟萃百家成果,展示人文情怀,鼓励开放创新。

03

汉语语言学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汉语语言学》编委会 编

内容简介

《汉语语言学》是由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办的语言学研究集刊,主要发表汉语本体研究的学术成果,也发表语言学及语言学交叉学科基础性、前沿性、应用性的学术研究成果。本书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充分利用大湾区专业联盟的优势,立足于汉语,在加强汉语本体研究的同时,推动语言学及语言学交叉学科基础性、前沿性、应用性的学术研究。

05

北斗语言学刊

乔全生 主编

内容简介

《北斗语言学刊》以“坚实、会通、创新”为办刊方针,提倡以共时的语言调查和描写为基础对语言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以历史文献考证法与历史比较法相结合研究语言的历史。本书是第八辑,分为“近代音韵研究”、“文字学研究”、“汉语方言研究”、“汉语词汇、语法研究”“札记”“史林”六个部分。

06

中国简帛学刊

蔡先金 主编

内容简介

《中国简帛学刊》以刊发简帛文献文学研究、简帛文献文本整理、简帛与传世典籍的对读研究为主,适量刊发简帛学人评传、简帛学术史梳理等相关研究内容,力图为海内外学者提供研究和交流的园地,以推动简帛学特别是简帛文学及简帛与传世典籍的对读等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

策划:佟 譞

原标题:《书单丨8位语言学学者带你探寻语言文字的奥秘!》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