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这个全运会“最冷门”项目,全国只有200来人练
开往赛场的媒体班车上只有一位乘客,赛后混合采访区只有一位记者蹲守,观众席上只有寥寥十几位观众,赛场边安保人员聚在一起讨论最多的是比赛规则如何……这是天津全运会赛场上“冷门”项目垒球的真实写照。

“比赛的场地真不错,只可惜观众不多。”全运会垒球赛场上唯一的外籍教练、辽宁女垒日籍教练成田武男有些遗憾地说。相距不远的全运会橄榄球场,上演的同样是国内“冷门”运动,但现场加油助威的观众也至少是垒球观众的数倍。
辽宁女垒主教练白春政也有同样的感受:“垒球打得人少,社会关注不高,这是事实。全国比较成熟的队伍只有8支。”更让白春政忧心忡忡的是,垒球运动在国内的发展面临着青黄不接的局面,“后备力量才是最大问题”。
“国内选手即便是按10支队伍算下来,也还不到250人。可在美国一个州就有十几支队伍,大学生参与热情也非常高。”江苏女垒队员王兰有些感慨。即便是在这项运动发展较为成熟的江苏,底子薄的问题也存在。

成田武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坦言:“中国优秀的运动员年龄偏高,缺乏对中坚力量的培养。辽宁队最高水平的投手李琪已经35岁了,江苏队的投手也是这样的情况。”
困顿中的垒球直到不久前才迎来转机。如今,棒垒球被纳入2020年东京奥运会,这将是棒垒球时隔12年重返奥运大家庭。
为备战奥运,今年6月,北京首钢金鹰女垒亮相美国职业垒球联盟常规赛,这支队伍是以中国国家队球员为班底组建,就是希望通过高水平职业联赛提高竞技水平。
“强度大、节奏快、水平高,和国内差别太大了。”作为赴美参赛中的一员,王兰说在两个多月里打了近50场比赛,这样的比赛强度和对手能力与国内显著不同。“美国队员很放松,很享受比赛乐趣。我们有时候还是有一种竞争的感觉在里面。”她表示,垒球在美国普及率很高,常年下来培养出众多高水平选手,教练挑选国家队队员并不费劲。

“其实用不着全运会这么好的场地,哪怕是足球场的一角就能开展。”白春政希望,在东京奥运周期,垒球能够在国内普及推广开,让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感受并喜欢上这项运动。
王兰也认为,奥运会是个难得的机会,通过增加曝光度让这项运动为人所知,熟悉规则,喜欢看比赛,并最终参与其中,享受运动本身的快乐。
目前,国内正在大力推广发展软式棒垒球,就是希望广泛培养有兴趣的青少年以及爱好者。白春政说,如果未来垒球形成俱乐部的形式并坚持下去,后备人才会逐渐多起来。
(原题:这个项目,全国只有200来人练)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