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探索与争鸣|高奇琦:中国在人工智能时代的特殊使命


当然,中国在发展人工智能方面也有很多优势。首先,中国最重要的优势是拥有庞大而活跃的市场,因为这市场规模是全球没有的。一旦某个产品进入应用领域,中国的市场就很容易为这个产品积累大量的数据;其次,中国人勤劳勇敢的品质。与西方高福利国家相比,中国人拥有“白+黑”、“5+2”的勤劳品质,这让国外人既敬佩又感到恐惧;再次,科研队伍和研究水平。尽管中国在许多领域的科研不一定是全球最领先的,甚至很多人说国内的研究水平仅仅是在发文章。但辩证来看,发文章在科研中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因为技术炒作骗得了公众,但骗不了同行专家;最后,在人工智能研发方面,中国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发展基础,与美国的差距并非望尘莫及。随着中国优势的发挥和中国在该领域发力,中国甚至能够与美国在人工智能时代并驾齐驱。
最后我们分析美国发展人工智能的障碍。第一个障碍,西方人的思维观念建立在宗教文化的基础上,是典型的“末世论”思维。西方人受到的文化熏陶是基督教文化,西方人跳不出这个逻辑循环。因此人工智能对人类的颠覆性影响会被看成是世界末日的又一展示,因而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抱以悲观的态度。第二个障碍是隐私问题,或者说是个人权利的问题。目前人工智能最追求的发展是用数据去推动,没有数据进步的动力人工智能就会停下来。数据的获取则涉及到个人权利和隐私,如智能医疗就需要获取病人的医疗数据。由于美国过于强调个人权利和隐私,因此当前美国智能医疗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病人医疗数据保护的问题。而中国人在隐私问题和个人权利方面与美国是有所不同的。第三个障碍是超人文化。美国超人文化与其个人英雄主义密切相关。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Yuval Harari)在《未来简史》一书中谈到了这个问题,如果是由西方大公司来主导人工智能发展,那么最后就会变成技术超人的游戏,人工智能的未来就会掌握在技术超人的手中。这种垄断将导致世界多样性的丧失,因此从这一点来讲,美国的人工智能发展不具有道义的力量。

此外,中国文化具有破解西方文化难题的两个特点:一个是多元统一,另一个是开放。多元统一是指中国人将两种完全不同的力量放在一起综合考虑。未来将会出现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长期共存的情形。如果对中国的专家学者、投资人做一个采访,受访者多半会认为人和机器在未来会和谐相处。因为《周易》中的阴阳观、《道德经》中老子的辩证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中国人认为物、人的造物都是世界的一部分,人类可以与世间万物和谐共存。此外,在西方基督教文化看来,科技一直在挑战神的领域,而中国没有宗教的束缚,可能会在技术发展上没有伦理负担。中国文化的另一特点是开放。为什么中国人工智能爆发最重要的场景是基于人脸识别的安防,而西方的爆发场景是基于语音识别的智能音箱。这是因为中国人具有开放的特点,在中国人看来,相比于个人隐私,安全稳定更重要。为了提高社会治理的状况,让渡一部分个人权利和隐私在中国人看来并非不能接受。中国人认为,“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在研究智能医疗的专家看来,中国是研究智能医疗最好的国家,美国缺乏像中国这么庞大的医疗数据。只要政府和病人之间有很好的合作,那么医疗数据就能开放给医疗大公司和研究人员,而智能医疗的发展反过来又能解决中国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造福更多的人,从而形成国家、企业与个人的良好互动。

最后我提出四个“智”:第一,跨智——跨媒体、跨界别的智能。第二,众智——用集体的智慧来实现问题的求解。第三,合智——将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结合在一起发挥作用。第四,善智——我们发展人工智能的目的是为了人类的公平正义。跨、众、合、善分别构成了人工智能的四个方向:一是技术趋势,二是社会趋势,三是人文趋势,四是伦理趋势。最后我做一个总结,AI就是“爱”,我们研究AI的目的就是让世界充满爱。
(本文为高奇琦在2017年8月28日由上海市社联《探索与争鸣》杂志社和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人工智能与未来社会:趋势、风险与挑战”学术研讨会上的主题发言,经本人整理。首发微信公号:tansuoyuzhengming,澎湃新闻经授权刊发)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3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