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三位科技老师讲述与学生的特殊故事: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宝藏
长大成人的你,可曾回想起老师谆谆教诲的声音?是否还记得那位带我们去草坷水坑“探索世界”的实习班主任?是否还记得那位推理演算如“挥毫泼墨”的年轻老师?是否还记得那位手把手教我们焊接电路板的“老顽童”?是否还记得第一次在老师的启发下,对所学专业迸发探索兴趣的灵感瞬间?
你心目中关于“好老师”的定义是什么?谁又是你人生路上关键的那位引路人?
这是三位科技老师的真实故事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宝藏,我们还搞不清楚里边究竟蕴含着什么样的东西,就急忙去矫正他,这样做是不对的。”物理教师出身的吴俊杰,主动从主课(物理)转岗至辅课(信息科技课),带领学生开展各类科技活动,在生活中时刻发掘孩子们的灵感所在。

“让孩子走在创新创造的路上,护送他们一段。”四年,四万公里,开着越野车,装着几个教学机器人,带上夫人走南闯北、翻山越岭,寻觅穷乡僻壤里的中小学校,给那里的孩子们讲信息技术、讲机器人……作为中国第一代计算机信息技术老师,沙有威以骑士的姿态,在退休后的生活中,干成一件很多人想做而没做的事。


他们是全国1578万专任教师中的三位,也是不断壮大的科技教师队伍中的代表。虽然目前还是学校里面的“非主流”群体,但他们对于学生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
是他们,承认了不太标准的答案,坚定了天马行空的幻想。
他们的努力并不能完全从应试分数上展现,但却悉心呵护着每一颗发现与创造的幼小心灵,引领着学生们走出各自那条“看世界”的路、那条“创造世界”的路。
“我距离好老师还有很远”,他们总会这样谦逊地说。而我们知道,这只不过是因为,在他们心目中,“好老师”这个词,充满神圣。
三尺讲台,春风化雨。
他们不止于教室讲台。他们站在更广阔的人生舞台,在学生的生命中央。
他们很近,近到影响你的思想、成长乃至人生,在一批批的学生身上烙下或深或浅的痕迹;他们又是那样远,依次暗淡在学生们的记忆中,远到毕业之后,除了特定节日就很难有人再想起。
他们送走一茬又一茬芳草,自己迎接一度又一度斜阳……
对老师们道一声:
谢谢!遇见您,三生有幸。
(原题为:《我不是个“好”老师》)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3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