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三尺讲台上的坚守者:九位平凡老师各自的不凡人生
【编者按】
今天,是我国第33个教师节。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中国尊师的传统由古至今,道的存在有多久远,教师的历史就有多悠久。“师”一直都是中华文化最坚定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数千年来从未断绝。这份“春蚕到死丝方尽”般的职业,以默默坚守和奉献,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传道授业,千年之守。坚守着三尺讲台,为学生无私付出的老师们,你们辛苦了。
花甲教师|柱拐上课,他说讲台就是战场
2017年9月7日,在西安交通大学从教35年,一向不苟言笑的数学教授周义仓,因为拄拐上课的照片被同学传到朋友圈,一时在网上走红。
周义仓教授拄拐走在校园里。 视觉中国 图
暑假时,周义仓崴了右脚,一直在养伤。9月1日开学前复查,医生建议他继续戴支架,走路时得加倍小心,不要站立时间太长。但周义仓没有遵照医生的嘱咐,他拄着双拐又走上了讲台,一站就是两个小时。
周义仓教授在课堂上。 视觉中国 图
这是周义仓教师生涯的最后一个学期。今年年底即将退休的周义仓,从西安交通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他著作等身,桃李天下,被学生们称为“仓哥”。周义仓教授得知自己成为“网红”后颇为感慨,“老师嘛,讲台就是战场,教书育人是本职。”
退休教师|76岁退休不退岗,他在社区免费开课15载
2017年7月23日,退休教师关塽为初一学生上物理课。 东方IC 资料图
今年76岁的关塽,退休前是江苏镇江二中的一名物理老师,退休后关塽发挥自己的教学经验,利用假期时间免费为社区的学生上课。补习班暑假开班,一周四节课、每周日答疑辅导。
关塽为初一学生上物理课。 东方IC 资料图
关塽老师免费给社区的孩子们上课,这一举动已经坚持了15年。从学校的三尺讲台到社区免费开设的辅导班,关塽退休不退岗,虽然离开了学校,但依然站立在讲台上。
民族教师|唯一的双语老师,他坚守苗族村寨四十年
贵州省黔西县金兰镇瓦房村船头山上的华岗二组、三组是一个苗族村寨,村民大多不会说汉语。
杨绍书正在教学生读汉字。 视觉中国 资料图
1961年出生的杨绍书,是村里第一个初中生。16岁开始,他便在自家堂屋里开办识字班,教村里的苗族孩子学汉语、识汉字。1996年,他的教学点并入华山小学,学校57个学生中,有23个是苗族孩子,因为其他老师不会苗语无法教学,杨绍书就成了华山小学的一名代课教师。
杨绍书在崎岖的山路上接学生上学。 视觉中国 资料图
杨绍书和学生所在的村寨,离华山小学约4公里,孩子上学要爬上陡峭的蜂子岩,翻过当地最高的船头山,在崎岖的羊肠小道上跋涉2个小时左右。为了方便孩子们上学,杨绍书随身带着镰刀、锄头,随时修路、补路,并坚持每天接送孩子,21年来从不间断。
杨绍书居住的茅草房。 视觉中国 资料图
杨绍书从教至今已经40年,他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全部花在了村里的苗族孩子身上,至今仍然住在40年前办教学点时的茅草房里,和妻子过着清贫的生活。正因为有了杨绍书的坚持,从1977年开始,华岗三组的适龄儿童没有一个在小学阶段失学、辍学。
重病教师|身患食道癌,他忍痛不离三尺讲台
陈建民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课。 视觉中国 资料图
2016年9月8日,山东省泰安市葛石镇杏山小学,陈建民已经坚守在教师岗位32年。他曾身患食道癌却忍痛不离三尺讲台,感动了周围所有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育是陈建民倾尽一生追求的事业。32年的执着与坚守,他用生命的付出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信任。
手术后刚能自由行动的陈老师就主动要求回学校上课。 视觉中国 资料图即使在手术后需要休养恢复的日子里,陈建民还是惦记着学校,念想着学生。病后刚能自由行动,他就主动要求回到学校,担负起教学和档案管理的工作,每天风雨无阻。32年来,陈建民所教学科成绩一直保持全镇领先,他教过的孩子已经超过5000名。
乡村教师|在全球最不宜居的地方,他们坚守了20年
西海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是被称为“苦瘠甲天下”的地方。因为长年干旱,大部分地区生存条件极其恶劣,被联合国认定为“全球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之一。
49岁的二岔马小学代课老师杨军成,每个月只能领到800多元的工资,而他已坚守在讲台上20年。
2016年5月20日,代课老师杨军成和他的8名学生。 视觉中国 资料图
白崖小学唯一的代课老师杨雄,曾经在城市打工多年又返回村小,心中始终放不下对人民教师这份光荣职业的热爱。
杨雄在给孩子们上课。 视觉中国 资料图
坚守在最贫瘠土地上的老师还有很多,他们默默的奉和付出,为无数的农村孩子点亮了知识的明灯,开启了一扇扇人生理想的大门,帮助这些农村孩子通过知识去改变命运。
“兵”老师|90后战士,他是“北极村”的接棒老师
北红小学,地处漠河县北极镇北红村,从大兴安岭漠河县城出发,要驱车130多公里,碾过终年覆盖深雪的砂石公路,穿越层层原始森林,翻越一群大山才能到达。
2015年12月,黑龙江漠河,一大早,“兵”老师葛洪霖准时站在北红小学三年级的讲台上。 视觉中国 资料图
2013年,毕业于成都工业学院的“90后”战士葛洪霖成了北红小学的第三任英语代课老师。每周三天,葛洪霖都会从部队来到北红小学给孩子们上英语课,另外他还承担着部分美术、体育的教学任务。
多年来,北红村的“兵”老师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他们对孩子们始终关爱有加,呵护帮助,爱心接力从未中断,书写了一部军民融合、鱼水情深的动人篇章。
民办教师|就算只剩一个学生,他也会一直坚守
彭祖明正在给学生上课。 视觉中国 资料图
2015年1月21日,河南信阳董家河镇白马山村的简易小学,只有一个老师和6个学生。57岁的彭祖明,是土生土长的白马山人,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村里当上民办教师后,就一直没有离开过讲台。
彭祖明和他的6个学生正在吃午饭。 视觉中国 图
学校的6个学生都是周边村民的孩子,离学校近的1里地路程,远的有6里多路,家长大多在信阳打工。平日里,彭祖明总让学生留下来吃饭,雨雪天路滑时,他要一一送学生回家才能放心,有时,不到放学就有家长打来电话,让孩子留宿在学校。晚上,他就像对待自己孩子那样,为学生洗脸、洗脚,哄他们入眠。
近年来,不少学生选择到城里上学,但对彭祖明来说,白马山小学就是他人生唯一的“城市”,“就算只剩一个学生,我也会一直坚守,给他们力所能及的教育。”
异国教师|美国“奶奶”退休回国,她给学生留下1200余册图书
2017年6月29日,在安徽安庆师范大学执教了20年的老师埃斯特(Esther Snader)即将退休回国,许多师生闻讯赶来送别。
2017年6月29日,安庆师范大学的师生送别埃斯特。 视觉中国 资料图
1998年,埃斯特通过国际外教交流组织从美国来到中国,开始了在安庆师范大学的英语教学。为了鼓励学生阅读,她将自己公寓的客厅,改造成英语角,定时向全校学生开放。年复一年,她的英语角藏书已达1200余册。退休之际,她将所有藏书全部捐给了学校。
2014年9月3日,埃斯特在“客厅图书馆”向学生介绍英文书籍。 江伟涛/视觉中国 资料图
在安庆师范大学任教期间,埃斯特先后资助了9名外国语学院的贫困,促成跨国捐助四例,为一名患心脏病的学生支付了数千元手术费。学生们亲切地称呼她为“Grandma”(奶奶),这让埃斯特很是骄傲。“前半生我在美国,后半生我会在中国,直到教不动书为止。 ”埃斯特用20年时间兑现了自己曾经许下的承诺。
本组图文来源:视觉中国、东方IC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