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们在编译一本当代摄影理论文集

2022-05-23 12: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空白艺论 × 影艺家

一本摄影理论文集

我们在编译的这本当代摄影理论文集与美国知名艺术理论杂志《十月》(October)密不可分。

此译介项目由艺术理论公众号“空白艺论ll”主理人徐旷之和摄影理论公众号“影艺家”主理人李鑫联合发起。

目前,我们按照发表时间的先后顺序,精选了27篇文章:最早的一篇发表于1978年,最晚的一篇则是2020年,时间跨越了40余年,涵盖了《十月》杂志自1976年创刊至今最重要的摄影理论文本以及“十月学派”关键人物发表在其他出版物中的重要文章。

毫不夸张,这些文章见证了《十月》杂志及其学术群体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足以展示“十月学派”在摄影批评和理论方面的建树。

以下是文集的目录与作者、译者:

01 前言

徐旷之

02 编选说明

编者

03 美国《十月》杂志的诞生

鲁明军

04 追溯纳达尔(1978年)

文 / 罗莎琳·克劳斯 译 / 徐旷之

05 摄影的“像中像”(1978年)

文 / 克雷格·欧文斯 译 / 黄涵煦 王志亮

06 长时曝光与快照:作为悖论的照片(1978年)

文 / 蒂埃里·德迪弗 译 / 李鑫

07 图像(1979年)

文 / 道格拉斯·克林普 译 / 李鑫

08 后现代主义的摄影实践(1980年)

文 / 道格拉斯·克林普 译 / 吴雪红

09 超现实主义摄影的状态(1981年)

文 / 罗莎琳·克劳斯 译 / 徐倩茹

10 摄影的审判席(1982年)

文 / 克里斯托弗·菲利普斯 译 / 吴雪红

11 摄影与拟像札记(1984年)

文 / 罗莎琳·克劳斯 译 / 李鑫

12 摄影与恋物(1985年)

文 / 克里斯蒂安·麦茨 译 / 龚力

13 生物学、命运、摄影:戴安·阿勃丝的差异性(1993年)

文 / 卡罗尔·阿姆斯特朗

14 辛迪·舍曼,电影剧照(1993年)

文 / 罗莎琳·克劳斯 译 / 李鑫

15 丘比特的光之笔:朱莉娅·玛格丽特·卡梅伦与摄影的母性化(1996年)

文 / 卡罗尔·阿姆斯特朗 译 / 谷吉梅

16 叙事与静止之间的摄影:奥古斯特·桑德、退化与肖像的衰落(1996年)

文 / 乔治·贝克 译 / 励放

17 影像之后(1998年)

文 / 米尼翁·尼克松 译 / 郑德馨

18 暗箱:摄影阴影之下的社会现实主义(2000年)

文 / 利娅·迪克曼 译 / 徐旷之

19 在渔网和深海之间(重思照片中的流通)(2002年)

文 / 艾伦·塞库拉 译 / 李鑫

20 摄影的扩展域(2005年)

文 / 乔治·贝克 译 / 金佐宁

21 纸母老虎:苏菲·卡尔(2006年)

文 / 伊夫-阿兰·博瓦 译 / 傅小敏

22 爱与摄影札记(2006年)

文 / 爱德华多·卡达瓦

23 笑到最后:谢里·莱文(2012年)

文 / 大卫·乔斯利特 译 / 王家欢

24 交织的自动主义与能动性:摄影意向性的光谱(2012年)

文 / 卡罗尔·阿姆斯特朗 译 / 姚斯青

25 普鲁斯特的遗体(2013年)

文 / 丽贝卡·科迈

26 路易斯·劳勒:禁止无人机(2014年)

文 / 米尼翁·尼克松 译 / 荣子燕

27 托马斯·德曼德的日常(2016年)

文 / 哈尔·福斯特 译 / 李鑫

28 作为模型的摄影?(2016年)

文 / 马修·维特科夫斯基 译 / 吴雪红

29 从痕迹—影像到虚构—影像(2016年)

文 / 菲利普·迪布瓦 译 / 崔赢 徐旷之

30 伊尔莎·宾:一位法兰克福学派摄影师在巴黎和纽约的作品(2020年)

文 / 本雅明·布赫洛 译 / 徐傲群

31 后记

李鑫

我们为什么要做这样一本文集?

首先,《十月》的重要性无需赘言。这本杂志及其作者们不仅定义了艺术领域的“后现代主义”,同时进一步推动了艺术批评的学科化与理论化。《十月》的写作范式更是成为此后欧美学院批评的典范,尽管这一范式在今天看来或许已经过时,但其历史意义毋庸置疑。

而摄影之于《十月》,尤其特别。

“十月学派”认为,摄影不仅是一种媒介,它实际上承载了《十月》早期的理论抱负,经由摄影批评,《十月》宣告了“后现代主义”的到来,并完成了对形式主义批评的反叛与突破。

第五期《十月》杂志,1978年夏季

20世纪60年代以来,欧美社会进入了所谓的晚期资本主义阶段,大众文化工业不仅席卷了一般的商业领域,也渗入当代艺术的生产。而此时,统治美国艺术界的理论话语却仍然停留在格林伯格的形式主义模式。形式主义者奉格林伯格的理论为圭臬,坚持艺术的自主性和媒介的自足性,构建了一部强调连续性的现代主义正典,在大众文化与高雅艺术之间建立了一道不容撼动的铁幕。但此时欧美的艺术实践却已经走向了现代主义的反面,媒介自足被瓦解,艺术的原创性遭到质疑,挪用、复制成为普遍流行的手法。正是在这种实践与理论断裂的背景下,《十月》诞生了。

在“十月学派”看来,摄影不仅是机械复制时代艺术的代表,同时也是现代主义的颠覆者,正如道格拉斯·克林普所言:“后现代主义可以说是建立在这样一种悖论之上,即正是作为现代主义媒介的摄影重新评价了现代主义,并预示了现代主义的结束。后现代主义开始于摄影对现代主义的颠覆。”

从摄影诞生之初,围绕着摄影究竟是不是艺术的争论便一直伴随着摄影的发展,也成为摄影讨论的核心议题之一,但在以绘画、雕塑等实践为核心的现代主义阶段,摄影并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话语,也基本上没有被纳入主流的艺术讨论范围之内。

而这一切在《十月》创刊之后发生了改变。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十月》通过引进法国的批判理论,尤其是福柯、德勒兹、拉康等人的后结构主义理论、鲍德里亚的“拟像”、德波的“景观社会”等概念,以及重新发掘了本雅明的早期摄影观念,为摄影批评构建了一个强大的理论基础。同时通过对摄影实践的批判性解读,他们进一步确立了后现代主义的理论话语。其中,克劳斯、克林普、欧文斯等早期“十月主义者”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尤其是克劳斯将符号学中的“指示符”概念引进,将摄影定义为一种“痕迹”,这意味着“不仅要从图像的来源和制作方面来解释图像,而且要从它们的功能方面来解释。”

用克劳斯的话说,“图像成为文本的一种形式,而这种文本可以从符号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而克林普策划的展览“图像”则是这种新兴批评语言的一次公开亮相。这次展览和后续在《十月》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表明,摄影批评不仅是作为一种话语,更是作为一种行动,主动介入当代的艺术现场,并对此后欧美的摄影乃至当代艺术进程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可以说,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十月》定义了摄影,也通过摄影定义了“后现代主义”,这十余年也是《十月》的巅峰期。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资本的全球扩张,策展人的迅速崛起,传统的批评写作愈加边缘化,《十月》在当代艺术领域内的影响力同样不复从前。这或许是一个杂志,一个话语阵地无法避免的宿命,毕竟时代永远在向前。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十月》始终没有停止脚步,新一代的编辑[如乔治·贝克、大卫·乔斯利特(David Joselit)、利娅·迪克曼(Leah Dickerman)、米尼翁·尼克松(Mignon Nixon)]依然推动着《十月》在反思中继续前行,这点在90年代至今的摄影批评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

因此,我们希望以摄影批评作为一个切入口,系统地呈现《十月》的发展历程和理论面貌。但众所周知,《十月》的批评写作高度理论化,有些文章非常晦涩,特别是其中充斥着大量的理论术语,比如指示符、痕迹、装置(dispositif)、超文学(paraliterary)、意向性等概念,而且在一些概念的使用上存在着创造性的误读(比如克劳斯对福柯的“话语空间”的误读),这些都对阅读和翻译构成了不小的挑战。这一点,我们深有体会。

文集的译介进度与出版计划

目前,除开第13、22、25篇这三篇(见前文目录),尚未找到合适的译者,其余文章均已译完,但仍需进一步专业的校对。

我们预计在今年第三季度以独立出版的形式发行这本文集。

但坦白而言,其工作难度和体量之大(文集字数已达40多万字),远远超出了我们当时的估量,所以,我们想在此号召:

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我们,共同完成此译介项目。我们更希望,能由此形成一个共同体,做一些有意义的内容生产。

我们深知,这是一件无物质回报、耗时巨大、投入与产出极不成比例的工作(即便我们已经做了许多年),所以,一切随缘。

增补文章

前文目录是项目启动之时,我们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所定,由于一些原因,很多好文章只能忍痛割爱。

但我们希望借此机会,寻到合适的朋友,完成这些篇目的翻译,从而加入这本文集,丰富内容。

增补文章如下:

A Photographer in Jerusalem, 1855 Auguste Salzmann and His Times (1981)

Abigail Solomon-Godeau

The Legs of the Countess (1986)

Abigail Solomon-Godeau

The Body and the Archive (1986)

Allan Sekula

Lapsus Imaginis: The Image in Ruins (2001)

Eduardo Cadava

This Photography Which Is Not One: In the Gray Zone with Tina Modotti (2002)

Carol Armstrong

The Art of Darkness: On Steve McQueen (2005)

T. J. Demos

Photography Found and Lost: On Tacita Dean's Floh (2005)

Mark Godfrey

The Fact and the Photograph (2006)

Leah Dickerman

最后,如果你愿意做这样一件事情,可以联系邮箱(imagewriter@foxmail.com),或直接联系微信(Image-writer)。

我们会在后续推文汇报文集的译介与出版进度,感谢大家的关注。

原标题:《我们在编译一本当代摄影理论文集,邀请你加入》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