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铁凝、迟子建谈青年写作:值得追寻的是人类心灵的共同感受|五四 · 青年书

2022-05-05 19:0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铁凝 迟子建 文学报

又是一年五四青年节,现代中国成型的百年历程中,许多学者、作家曾与青年诚挚谈论面向未来的“理想青年”形象,朱光潜先生在《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曾提到“理想青年”的四个条件:

1

头一项是运动选手的体格。

“一个身体羸弱的人不能是一个快活的人,也不能是一个心地慈祥的人。”

2

其次是科学家的头脑。

“要社会一切合理化,要人生合理化,必须人人都明理,都能以科学的头脑去应付人生的困难。”

3

第三是宗教家的热忱。

“他们见得一件事应该做,就去做,就去做到底,以坚忍卓绝的精神战胜一切困难,百折不回。”

4

最后是艺术家的胸襟。

“在有限世界中做自由人的本领;有了这副本领,我们才能在急忙流转中偶尔驻足作一番静观默索,作一番反省回味,朝外可以看出世相的庄严,朝内可以看出人心的伟大。并且不仅看,我们还能创造出许多庄严的世相,伟大的人心。”

今天我们从过去刊发及推送的文章中选择了三组文章,从青年书、青年说、青年力三个视角来思考什么样的青年理想属于当下与未来?这三组文章,作家铁凝和迟子建谈论青年时代文学创作为人生追求建立起的基调,“成名并不就等于成功。要在艺术上真正有点造诣,用去一生时间也似嫌短暂。”

鲁迅、巴金、朱光潜对青年的寄语至今依然震耳发聩,“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

青年梁启超的故事似个人与时代共振的一面镜子,他“也面临一个加速度的、技术革命与知识爆炸的时代”,却保持着“朝气蓬勃的志向、敏锐的社会嗅觉,加上超强的学习能力”。

五四 · 青年书

铁凝

让生命有所附丽——关于《哦,香雪》

刊于1997年5月1日文学报

我的短篇小说《哦,香雪》写于1982年。距此两年之前,我曾有机会在《哦,香雪》里描述过的那种山村生活过一段。那里的贫穷和落后,那里生活的艰辛和窘迫,那里百姓憨直而蒙昧的面孔曾使我心灰意冷。但是有一天晚上我在房东屋里闲坐,忽然听到一阵女孩子的笑声,一阵无所顾忌、不加修饰、充满活力的笑声。如果不是循声而去亲眼所见,我不大相信这样的村里能升起这种美好的声音。借着朦胧的月色,我见一群刻意打扮过的姑娘,身上飘散着廉价香脂的气味,正朝村口拥去。是去看电影吧?我截住一位,问她今晚演什么。她笑着告诉我,看电影?等到明年山那边过庙会时还差不多,现在她们是去看火车。

我想起来了,想起镶嵌在这小村贫弱脊背上的那两根铁轨,想起那条喘着粗气匆匆而过的绿色长龙——每天晚上,由北京开往山西的一列慢车在这里停留一分钟。姑娘们那少见的欣喜就是由它引起的,就是由这短暂的停车一分钟引起的。

■ 2020人文社版《哦,香雪》

纤细的铁轨延伸到山里,又延伸到姑娘们心里,搅动了她们那凝结着的青春血液;火车汽笛高亢的鸣叫惊醒了沉睡在她们胸中的一切欲望。这短暂的一分钟,是生活对于台儿沟姑娘珍贵的馈赠。尽管它对于她们短得近于苛刻,给她们留下的惆怅也远远多于欢乐,但她们却以全部的虔诚和无尽的纯情热烈地回报着它。

我见过一位姑娘怎样因为没有象样的衣服而不愿站在人前,只能躲在人后。没有火车,她哪会有这种羞怯?我见过她们怎样憋红了脸,争论着车上的一切微不足道的细节。那些不知名的男性乘务员,更是她们假意嘲讽、真心崇敬的对象。我见过她们怎样把硕大的红枣硬塞进乘务员那警蓝的确良制服口袋,也见过她们之中的佼佼者,在看到火车上那些胸前别着校徽的神秘大学生之后,怎样更坚定地扛着自制小课桌,去十几里外的公社上中学……一列列火车从山外奔来,使她们不再安于父辈那种坐在街口发愣的困窘生活,使她们不再甘心把自己的青春默默掩藏在大山的皱褶里。为了新的追求,她们付诸行动,带着坚强和热情,纯朴和泼辣,温柔和大胆,带着大山赋予的一切美德,勇敢、执著地向新的生活迈进,一往情深。

■ 电影《哦,香雪》(1990)

于是我写了《哦,香雪》。小说的女主人公名叫香雪,香雪也是我对太行深山那一群女孩子的一种总体感悟。

1985年在纽约一次同美国作家的座谈会上,曾经有位美国青年要我讲一讲香雪的故事,我毫不犹豫地拒绝了他。原因有二:一是我认为我的小说无法当作故事讲;其次在我的内心深处,觉得一个美国青年是无法懂得中国贫穷的山沟里一个女孩子的世界的。然而这个美国人把持着话筒再三地要求我,以至于那要求变成了请求。身边我们那位读过《哦,香雪》的美国翻译也竭力撺掇我,表示他定能把我的故事译得精彩。于是我用三言两语讲述了小说梗概,我说这是一个关于女孩子和火车的故事,我写一群从未出过大山的孩子,每天晚上是怎样像等待情人一样地等待在她们村口只停一分钟的一列火车。

我没有想到在场的人们竟为这小说兴奋不已:主持会议的已故作家马拉默德为我鼓起掌来;两个不修边幅的大学生走上来拥抱并且吻我;一家名叫《毛笔》的杂志的主编对我说:“你知道你的小说为什么打动了我们?因为你表现了一种人类心灵能够共同感受到的东西。”与其说我因这句褒奖而获得了虚荣心的些许满足,不如说这句话使我忽然有点明白我为什么要写小说。细细想去,这又是一句十分苛刻的咒语——我觉得事实上我是终其一生也未见得能够到达这一境界,或者我愿意终其一生去追寻这种苛刻。

我还想起了一位老作家曾经说过:“在女孩子们心中,埋藏着人类原始的多种美德……”这使我觉得,香雪的表现本是人类美好天性的表现之一,本是生命长河中短暂然而的确存在的纯净瞬间。有人类,就永远有那个瞬间,正是那个瞬间使生命有所附丽。那个瞬间使香雪获得长久存在的意义,也使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有可能获得不约而同的心灵共鸣。

《哦,香雪》获一九八二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也许《哦,香雪》可以算作我的成名作。但我更知道,成名并不就等于成功。要在艺术上真正有点造诣,用去一生时间也似嫌短暂。

迟子建

我们的源头

刊于1995年7月13日文学报

处女作做为一个作家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发轫之作来讲,一般都与自己的生活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它往往因为触动了自己的切肤之痛而使人为之动容,它注重倾诉而不重视技巧,因而处女作大抵都洋溢着情感上的激情而却掩饰不住技术上的粗糙,但这并不影响它存在的价值和通体散发出的一种单纯的美丽。

有的评论家曾形象地把作家处女作的诞生比做一次卖血行为,这比喻是恰如其分的。当我们对一种文艺形式还懵懵懂懂的时候,我们却遏制不住心底涌动着的激情,有要一吐为快的表达的欲望,于是有人用小说、诗歌,散文、音乐、绘画等等艺术形式来表达这种愿望,这种选择从一开始就不带有任何功利色彩,而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发自内心的选择,那么对一种艺术形式的热爱和自觉的保护从一开始就形成了。这当然是件好事。

■ 纪录片《文学的故乡》

处女作的诞生是微妙的。有时一种场景、一段音乐、一个偶发性的事件都可以成为处女作出笼的契机。1984年7月我从大兴安岭师专学满毕业,因为在此之前我去了趟兴凯湖,所以回到加格达奇后,宿舍的七个姐妹已经先后离校了。我们的宿舍在学校一向以整洁著称,而我回到房间后却看到了零乱不堪的场景,到处是废纸和灰尘,窗台上丢着一些钮扣、别针、保温杯的外壳、药丸等等东西,床上则有尼龙丝袜和干巴成一团的毛巾,往日充满愉悦与温情的生活气息荡然无存,这使我很失落。

由于第二天一大早要往老家发行李,所以当夜就把行李捆好,贴上了标签,那一夜就独自合衣偎在床前,看着灯畔的几只飞蛾团团转着,因为不习惯在灰尘累累的房间过夜,所以我又爬起来提来一桶水,将窗台和地板擦得一尘不染,这才觉得心里安宁了。

就在那个夜晚,我对着被我收拢到一起的姐妹们遗失掉的小东西,开始追忆我们充满温馨和争吵的宿舍生活,处女作《那丢失的……》就这样产生了。现在看来,那只是一篇极一般的表达善良愿望的带有浓郁抒情格调的作品,但它对于我走上创作道路却因为具有纪念性而占有特殊的位置。

一般来说,真正使一个作家成熟起来的只能是他处女作以后的作品,一个摆脱了处女作稚气的作家才会成为大作家。因为好作家既拥抱生活又傲视生活,既抒发个人情怀又更为关注人类面临的共有的局限。几乎所有成名作家的代表作都不是他(她)的处女作,这大约可算做一个实据。但也有例外,极个别的作家会因为处女作一炮走红,之后却才思枯竭,偃旗息鼓。这多半的原因是由于他(她)把体内最鲜浓的血一次性地卖空了,而又没有继续进行扎实的艺术的补充和准备,因而整个创作就呈现出虚脱和休克状态。

据说火山在喷发前是相当寂静的。当火红的溶岩上下翻涌,我们面对着这种人类壮丽的奇观惊叹不已时,谁能想象它的体内为着一次喷发默默孕育了多少漫长的时光呢?我曾经到过黑龙江的源头,在恩和哈达零公里处,源头的水平缓地从山间草地上流过。黑龙江源头的水并不宏大,它看上去似乎有些单薄,极像一条大河的不起眼的一段支流。但它的确就是源头的水,它流得很文静、安详、从容,不张扬,谁能想到我在它的中、下游的呼玛、同江、抚远等地见到的那条宽阔的大河的源头就是它呢?黑龙江就是从一个极北的充满和平之气的地方不动声色地走了出来,因为它蕴育了足够的能量,所以它越走越宽广,越走越悠长,它不仅养育了中华民族北方的人民,也养育了俄罗斯这个伟大的民族。它宽容、纯粹、自由,因而它是一条使人尊敬和感念的河流。

■ 纪录片《文学的故乡》

如果把作家的处女作比做创作的源头的话,那么我们应该为它的单纯、渺小和质朴而庆幸。只要它已经散发出了灼人的一点光华,我们有理由相信它会更加光彩夺目。只有平淡的开始才会有灿烂的结局。但愿我们的源头之水会汲取着发祥地的阳光和雨露,永不枯竭,源远流长。

新媒体编辑:郑周明

配图:摄图网、出版资料、影视剧照

原标题:《铁凝、迟子建谈青年写作:值得追寻的是人类心灵的共同感受|五四 · 青年书》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