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们家书架长这样 | 八个三明治写作者的分享

2022-05-08 18:1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八个三明治写作者 

你如何打造你的书架?是按颜色摆放书籍,还是按书本的大小、阅读的时间顺序?或许你的书架原本是件与书无关的家具,因为放上书成为了书架。

在4月的每日书读书主题班,作者们写下了他们和书架之间的故事。书架与书本的主人之间是彼此的投影,相互塑造,共同生活。就像亨利·彼得洛斯基在《书架的故事》里写到,“一座空荡荡的书架”是不是自相矛盾的说法?

我希望它不用太大,

1000册书是上限

解姿丁

坐标:广州

职业:自由职业

至今,我仍未曾真正拥有过自己的书架。我所理解的书架,首先,需要在自己的房子里。其次,书要完全独立,要全部集中于书架此处。

经过断舍离后,在租住的房子里的书,算不上很多。它们一部分放在一个长1.5米、宽0.5米的柜子里,一部分收纳在塑料箱子里,还有一部分在床、床头柜、书桌、椅子、茶几上安身。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对那种房间随处堆满书(地上尤其多),凌乱不堪的场景着迷。如果我减肥成功,瘦成郑秀文那种骨感模样,再电个爆炸头,头发乱成鸡窝般地在房间里看书,更好不过了!可惜,我一直无法瘦到理想体重,也没勇气电爆炸头。目前的我,已无法忍受这种颓废风的家居环境。那不妨想象一下现阶段我想要的书架。

我希望它不用太大,1000册书是上限。它不能摆在客厅,也不能放在卧室,应在独立的书房里。一来,我不喜欢密集的空间;二来,我总觉得书籍太多会让人感觉沉重,心生畏惧,大概智慧或知识都是沉甸甸的吧。

它需要有层次,5层足矣,太高够不着。每一层的书,以体积和类别来分,然后从内容或貌美程度来排放,中间保留一些空间摆放玩偶、手作、墨水类的小物件。柜门是必须的,透明玻璃即可,既可挡尘,里面的风光又能让人看了赏心悦目。

嗯,差不多了,我对书架的打造没有太多要求。因为从不曾拥有过,所以无法深入描述,只能仅凭想象勾勒。至于隐藏在想象中的不足,又因为未曾落地,暂时不得而知。

回想起来,我见过的第一个类似的书架,是在大哥的房间。以前,我们住在瓦房里,床也是老式样的,床顶架上木板块,他的书就有了栖身之处。我喜欢到他房间找东西玩,书桌里的笔记本、杂志、课本、老式铝制饭盒装的钢笔,经常被我顺走一些。那时候他房间贴了好几张港台明星的海报,有一张四大天王的在书桌靠着的墙上,我总觉得刘德华在盯着我做贼,每次都不敢抬头直视他,拿好东西撒开腿就跑。

等书桌上的东西被我玩腻了,我开始顺着床柱爬上床顶翻找,才发现了大哥的书。5岁的我,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一步一步地踩过摆布得有点疏的木板,在摇摇晃晃中,看到大量武侠小说,其中参杂着不少禁书。自此,我常常窝在上面一看老半天,直到一天大哥发现了,把我抱下来,抢走手中的小说,还严厉地警告我不准再偷看。实际上,这种警告对我没什么用,逮着机会,我还是溜达上去照看不误。

后来搬去新家,那时候家里还是好穷。我的房间里没什么东西。一张双层的铁架床,和军训睡的那种一样,一张姨妈给我们的旧桌子当书桌,平时就在这做作业,而书本的存放,则延续了大哥的办法,和一些杂物一起,都放到第二层床上去。

日子久长,铁架床变得上重下轻,爬上去找东西免不了摇摇晃晃起来。摇晃着,摇晃着,我告别了童年,告别了青春,告别了家乡,到另一个城市,做起了一个不摇晃的书架梦。我也从一个追求不羁的、着迷凌乱美的小孩,变成一个喜欢条理和齐整的、被规训的无趣的女人。

空房子里放上了书,

就有了家的样子

莫舟

坐标:深圳

职业:独立老师

书房的背墙有一半几乎是现成的书架,因为这面墙和整个楼里通往楼上的楼梯相连,楼梯下的直角三角形的空间就是书房背墙上空着的部分。我第一眼看到这个地方时,脑子里就有了我想要的书架的样子。

书架空着的时候

我请师傅把这块位置用白色的木板隔上,做了四排书架,又余出一米宽的位置,做成一个小小的阅读角。由于这里的宽度有楼上一个台阶的宽度,所以能放得下至少两排书,我干脆将靠里的空间当储藏用,把不怎么读的旧书塞在里面,再把平常要读要用的列在外一层。

搬进这个房子后,我首先打开的就是装书的箱子。空荡荡的房子里,放上了书,就有了家的样子,余下的时间,我慢慢地将书架里里外外地填满。女儿在阅读角放上她的毛绒玩具,每天晚上,我们挤在这个墙龛里完成当日的睡前阅读。有时三个人同在书房里,不想挤到桌前的那个人就在阅读角蹭一下。

书房里还有另一个书架连着写字台,是刚到深圳时买的,跟着我们住过不同的房子,原本的原木材质和颜色因为吸收太多的湿气、沾染了太多尘埃,成了黄褐色。女儿的书渐渐多起来时,我们把那个书架移到她的房间。我们在书房里添了一排格子式的书柜,靠另一面墙。这么一来,书房的三面墙中有一面半都是书柜,另一面朝着院子的是落地玻璃窗,完全是我想象的样子。

坐在书房里时,我伸手就能拿到书架上的书,抬眼就能看到院子里的花。我不能想象自己更幸福的样子。

早晨书房里的阳光

我一天中醒着的大部分时间是在书房度过的。

不用外出的早上,我做完晨间运动、准备好一日生活所需后,便在书桌前坐下,在多邻国上学一会儿法语,完成当日的每日书。书房朝东,是每日阳光最早照进屋子的地方。虽说岭南一年到头几乎都是一样的光景,但是我在书桌上见过四季的更替,那是根据阳光的样子。

春分一过,阳光来到书房的时间一日比一日早。前两日拉窗帘时,我就发现阳光已经透过窗帘和地面之间的缝隙溜了进来,一看也就是七点刚过。到了盛夏时,太阳更是直横横地一早就霸占了整个书桌的桌面。这样的时候,让风景一览无余的落地窗也慷慨地让热气大剌剌地渗透进来,如果不开空调,人在书房里是坐不了太久的。不过我很有自虐精神,把所有的门窗都打开,穿得尽可能得少,汗一点点冒出来,就是为了坚持在看得见风景的书桌前坐着。

坐在看得见风景的书房里,我和自然有无声的互动。我像个三心二意的小孩,时不时被外面的事物吸引:落到小草坪上来的鸟儿,花丛里飞过的小蝴蝶,还有猫,悄悄走近院子里来的猫,有时候我们隔着玻璃窗对视。甚至还有阳光,有许多次,我伸手去拿放在眼前的杯子喝水,突然看到阳光射过玻璃杯留在桌面上的影子,又要先拿出手机来拍下这个瞬间。有时,我从电脑前抬起头来,看到窗外一朵美丽的月季,走出去剪了来插瓶放在书桌上,书房里花香萦绕。

我没有做书房和门厅之间的隔断,家里的整个起居空间完全贯通。秋日里,所有的门窗打开时,屋后的桂花香从生活阳台飘进来,一路穿过厨房、饭厅、门厅,飘到书房里。屋前屋后小路上走过的邻居的聊天、孩童玩耍的声音,通通传至耳边。

每天傍晚,不需要照顾花花的时候,我也总是在书桌前,这里同样是家里自然光最强的地方。我常常一直坐进昏暗里,日光渐渐退去,院子的太阳能装饰灯突然在某个时候亮起,我才站起来做晚饭。许多时候,我在书桌前坐着,并不是看书,而是因为那里是家里最舒服的地方之一,周围的一切都像我的老朋友,深知我的脾性,我也深知它们总是可依赖的。

假壁炉里的书架是鞋架改的

苡昕

坐标:青岛

职业:看海家

我的书架主要分客厅和阁楼书房两个区域,其他分散在洗手间、床头的零星不计。没有严格地给书做分类,都是散乱堆放的。如此,在忽然想读某本书的时候,可以热闹地寻找一番,增加些活动量。

坐在沙发上,对面就是客厅里的书架,有时厌倦了会调换一下它们的位置。再过一阵暖和了,准备把绿植都送上阳台,再重新合计这个角落。仔细看,假壁炉里的书架其实是鞋架改的。

喜欢窗子里有海,地板上有猫

阁楼书房,我喜欢这些斜面,在城市里很难实现,所以我总是选择顶楼。房间被我们刷成蓝色系,像置身于房间里的海。我觉得给房间刷新色是性价比很高的一个举措,会让平平无奇的家居忽然显好。

喜欢小斜窗里的一点点海,阴天就消失,晴天就出现,有时飘过货轮和帆船,有时飞过海鸟,像魔法世界里的动态画框,你不能要求它们一直在那儿。

我的猫咪艾瑞跟我寸步不离,只要我在家,你总能在以我为圆心的一米范围内找到他,他会握手,会说话,喜欢钢琴和古典乐,爱看书。看,只要有书,艾瑞就会蹲或趴在书上,只要有音乐书,就会放弃社科类。

我把书架藏在了电视柜里

糖糖推土机

坐标:上海

职业:声学工程师

我没有一个很正经的书架,因为空间的局限,我把我的书架藏在了电视柜里,它深深地隐藏在那个电视柜门的后面,不透明,黑暗的角落属于我的书们,就好像它们都总是在我的心底里一样,是属于自己的秘密而不愿意堂而皇之地透过透明的玻璃,甚至是毫无掩饰地,呈现在每一个路过它的人。

而我的书总是从大到小地摆放,不是出于任何强迫症,只是因为物理力学的影响,小书如果在旁边,容易倒下罢了。我也喜欢把书按照类别放,食物类的,心理类的,历史类的……它们应该和自己的朋友在一起,总说话不投机半句多,如果我的书们在我关上电视柜门后会在那个黑暗的角落里互相聊天的话,总该让他们拥有一个聊得来的同桌吧。

书架有时候会反映一个人的性格和精神世界,但有时候又会完全相反,不排除那个书架只是被人遗忘的角落,而说到书架总是会让人觉得它和“布满了灰尘”连在一起了。

最关键的不是书架,

而是一张舒服的沙发

野人Yeren

坐标:上海

职业:工程师

小时候一直很想要有一个自己的书架,但书确实也少,一直未能如愿。工作后有了自己的家,书架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家具。现在家里大大小小的书架有5个,分别置于主卧、儿童房、客厅、玄关和餐厅。

儿童房的书架却放着很少儿童的读物。房间里放了兄弟俩的双层床、书桌、钢琴、打印机、空气净化器、白板,已经略显拥挤,所以严格来说并非舒服的读书空间。门口玄关处,与玄关的鞋柜背靠背,放置了一个落地的三层书柜,这里放了兄弟俩最喜欢的书,有成套的DK 大百科、儿童历史、地理,以及弟弟最喜欢的《海底小纵队》绘本等等。这也是他们读完之后要自己负责整理的书柜,弟弟经常蹲在这前面翻看半天,甚是可爱。

弟弟经常在客厅里读绘本,但越来越容易受爷爷奶奶在客厅看电视的干扰,而哥哥也喜欢做完作业就冲到我们的主卧,跳到我们的床上看书。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思考良久,觉得,读书角最关键的不是书架,而是要有一张舒服的沙发。

于是,从爷爷奶奶的房间把那张已接近淘汰的旧皮沙发搬到我们的主卧,将这一侧的书桌、床头柜挪走,靠墙放置了这张沙发,连接着旁边的飘窗和书桌,围成一个舒服的读书角。原本两个的书架只能搬走一个到客厅,留下另一个来“烘托”一下“读书角”的气氛。改造成功后,兄弟俩都非常喜欢这里,而这个书架,也就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书架,同时放置着我和老婆、儿子们当下阅读频次最高的书。

未来的书架,我要一点点填满它

小居居

坐标:重庆

职业:金融行业

目前我还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但之前住过的房子里面,有形形色色的书架:

还在老家上学的时候,卧室有专门设计并且和书桌一体的书架,上面除了在看的书之外就是教材和辅导书,以及厚厚一沓的奖状。

上大学的时候,由于运气不好抽到了住宿条件比较差的宿舍,所以是上下铺,这种情况下专门买了床上书架,放在床脚,上面放了自己大学时在读的书,寥寥几本,数量不多。

刚开始工作的前三年,住哥哥家的书房,里面有长而窄的书桌,以及钉在墙上的隔板,上面放了自己大学时候以及工作之后陆续购买的书籍。

后来搬出来自己住,小小的出租屋起初并没有书桌,后来在宜家买到了质量好又价格便宜的书桌。床靠着飘窗,飘窗旁有一列高高的置物架,被我拿来充当书架,其实大部分的书还是在哥哥家。这里放着的是一些自己很喜欢的书,还有就是手账和水彩的工具。

我有想过未来有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家之后,一定要有一间书房,书房里有高高大大的带有玻璃门的书架,我要一点点填满它,靠着它会有一张又大又长的书桌,上面要放我所有的手账用品以及男票的电脑,并且一定要在窗边,坐在书桌前的时候要有大把大把的阳光撒在桌面上。闲暇的时候我和男票可以在书桌前一个人写手账,一个人打游戏,真希望这样的日子能快一点到来呀。

书柜像是用青春炼成的神奇场所

燕大王

坐标:北京

职业:视频自媒体

我从小住的家里,书架满满登登琳琅满目。为了不让我妈打,我的书架就是我展现空间收纳技术的重要场地。大到一本本大部头的书,小到买的各种卡片明信片。CD、草稿纸、日记本、绘画颜料、海报、相框、装饰小玩具等等。

塞完以后,我妈说她看到我的书柜就头疼。更想打我了。

纵然是这样,我依然在我妈的高压统治下,铤而走险往里塞各种东西。因为你知道,当我的书柜已经密集到这种连我自己都不知道里面有些什么的时候,藏东西的最佳场所就打造完成了。好处是,小黄手册和涉密日记本我塞进去我妈肯定看不到。坏处是,时间长了我自己也基本找不到。

每当记忆随着年纪和头发日渐飞逝,我对于这个书柜的敬畏之心就慢慢形成了。这个书柜就像是用我的青春炼成的一个神奇场所,轻易不能去触碰,也不堪去回顾,一旦钻进去了,就掉入了一个个回忆的旋涡,一段段羞耻的往事,一车车懵懂但是黄色的心灵旅程。

所以有亲戚的小孩儿跑来很认真的想问我书柜里有什么的时候,我都会非常大义凛然的掏出手机和钱包,朝她们挥手说,看什么书,走!去超市!买吃的!我!请!客!

妈妈,您不知道我为了我的书柜付出了多少。请不要凶凶我了。

如何压垮一个书架

Anjo

坐标:In Christ

职业:十级金学家

租下这个小房间的时候,除了干净的厨房,窗外郁郁葱葱的绿树之外,最深得我心的就是屋子里那个实用的顶天组合柜,有许多空处可以给我的六宫粉黛们做卧房。大概因为从小泡在书店长大的缘故,我热爱买纸质书。喜欢见着一本本书实实在在地立在我面前,放佛坐拥后宫佳丽三千。

但搬进新家之后,我的书都是满屋乱堆,而且大部分都叠在我的床上。直到我妈来上海看我,才让书归其位。认真读经之后,我发现神是喜爱秩序的神,所以也顺服地收起了自己的懒散,努力保持房间的整洁和内心的清爽。三月中旬开始居家办公,为了享受上班摸鱼的快乐,我仔细地整理了各处书架。根据高矮胖瘦划区,按照按浓妆淡抹分类,同一宗族的凑一堆儿。

两天后,当我得意地打电话给回来老家的妈妈邀功的时候,突然发现其中一处书架的玻璃板不知什么时候折!断!了!

之前收拾了书柜的时候,把C.S.Lewis的书都归到一处。有一本书略高,费了好大力气才卡进二层的柜子。本来想抽出来放到更宽敞的下面,但是又不想让这一本落单,便强行塞了进去。二层的书并不算重,玻璃板应该是被我用那本《惊悦》强撑断的。

这件惨剧的发生是有根源的,毕竟我是个高中物理经常不及格的人……不懂压强不要紧,大不了学文科。我的每日书好友(Aka世界上另一个我)苡昕说:“这张照片拍得真的是好,断的位置既有美学造诣,又透出一丝幽默。”

哈哈哈哈哈,不愧是我(们)!

原标题:《我们家书架长这样 | 八个三明治写作者的分享》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