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动物考古揭开5000年前“良渚人”的餐桌美食

新华社
2022-05-09 19:16
古代艺术 >
字号

澎湃新闻获悉,5月,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考古平台推出了“良渚的动物世界展”,该展全面、系统整理了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近三年来,动物考古研究所取得的新成果,揭示了5000年前“良渚人”的餐桌美食。

此次展览集中展示了钟家港古河道遗址出土的大量动物遗存、钟家港遗址出土的骨制品、良渚文化动物群、考古学家如何识别家猪、被良渚先民“偏爱”的鹿科动物、良渚文化的动物艺术等六大方面内容。展览将一直持续至12月31日。

展览现场

“民以食为天”,5000年前的良渚古国创造了辉煌的文明,而这一文明的基础就是发达的稻作农业。不过,“良渚人”并不是仅吃米饭,他们的餐桌上少不了鲜美的肉食。

展厅外景。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供图

“‘良渚人’应该吃猪肉最多,其次是鹿肉。”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动物考古专家宋姝介绍说,在良渚古城遗址里出土的哺乳动物骨骼中,猪骨约占80%,鹿骨约占10%。

展览现场展出了十多件良渚时期猪、梅花鹿、水牛和麋鹿等动物的骨骼遗存。它们都是从钟家港遗址出土的。钟家港就是展厅外的这条小河,貌不惊人,而在宋姝眼里,它是良渚文化动物考古的一座“富矿”。

展厅外景,展厅下方即为钟家港。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供图

“南方地区潮湿炎热,很多地方是酸性土壤,有腐蚀性。因此,动物骨骼很难保存。”宋姝说,环太湖地区共发现近千处良渚文化遗址,而出土过动物遗存的遗址仅有30余处,钟家港是良渚古城内唯一保有动物遗存的遗址。

钟家港之所以能保有动物遗存,是因为它的独特地理条件。先民是在水泽上堆墩营建良渚古城的,堆墩之间余下的水面逐渐形成了河道,钟家港也就是这样形成的。以后,先民直接把生活垃圾倾倒在河里,动物骨骼沉入水底,在富水厌氧的环境中保存了下来。

钟家港考古工地现场。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供图

从2015年至2018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钟家港遗址进行了发掘清理。宋姝等人对2016年清理出的遗存进行了更细致的淘洗,发现了12万多件动物骨骼遗存,鉴定出40余种动物。

而这些动物骨骼遗存中,猪骨和鹿骨是最丰富的。宋姝说,在猪下颌骨上观察到了齿列扭曲的现象,这是因为猪被人类饲养后,下颌骨退化变短了,牙齿也随之“长歪”了。同时,她还观察到有的猪得了“线性牙釉质发育不全”的牙病,这是哺乳动物在成长期因为生理紧张造成的,这也与人类的干预有很大关系。

钟家港遗址出土的猪骨。新华社记者冯源 摄

“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可以判断‘良渚人’当时已在饲养家猪。”宋姝说。家猪在1岁半成年,以后肉量和体型就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因此人们选择在这时杀猪是最经济的,而出土的猪骨显示,良渚遗址里的猪也就活到1-2岁。

除了家猪,良渚古城里只出土过狗这一家畜的骨骼。而在野生动物里,鹿的骨骼是最多的,已经发现了麋鹿、水鹿、梅花鹿、獐和麂这5种鹿科动物的骨骼。“良渚人”除了吃鹿肉,还喜欢鹿角和鹿骨。鹿骨骨壁厚、整体平直、易于截取,稍加打磨就可以加工成骨锥、骨簪等骨制品。

而在出土的鹿角中,有的是在春季拾取的自然脱落的鹿角,末端连着角环;有的是猎人杀死鹿以后,从头上割取的鹿角,上面还带有额骨的碎片。鹿角可以用作装饰,角尖部分也可以用作骨锥。

狩猎、屠宰、食用……这些人类行为都会在动物骨骼上留下不同的痕迹。目前,在各处的良渚文化遗址中,研究人员已经发现53个种属的动物遗存,涉及软体动物、鱼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考古学家从动物遗存的解剖形态、死亡年龄、性别构成、病理现象、骨骼痕迹等角度,对于良渚时期的动物资源利用作了综合研究,发现了良渚时期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养殖业文化——先民一方面饲养家畜,一方面通过狩猎和捕捞来获得野生肉食。

实验室里的出土动物骨骼

宋姝在实验室里研究出土动物骨骼。受访者本人供图

“我们发现过食用后剩下的虎骨,还有鳄鱼的骨板,说明当时有了鳄鱼皮制品。”宋姝介绍说,她们还发现过鲨鱼的牙齿,可能是从外地进贡到周围只有淡水的良渚古城。

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对外开放,公园特设了鹿苑。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供图

良渚古城位于天目山两条余脉之间的冲积平原上,当时的气候更为温暖湿润,类似于现在的华南地区,丰富的动物资源也是良渚文明兴盛的支撑。宋姝说,动物考古有助于更好地研究当地人的生活。

(本文图文转自新华网)

    责任编辑:陈若茜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