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答记者问|建世界一流地铁,青岛地铁设置“1+6”目标体系

2022-05-09 18:1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2022年3月4日,青岛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了《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方案》。为帮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相关内容,市政府新闻办会同市政府办公厅将陆续组织系列新闻发布会,对《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方案》的八大专项攻坚行动进行逐一解读。

5月9日召开此次系列发布会的第四场,介绍地铁建设及沿线开发建设攻坚行动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人

张 君 青岛地铁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王守慧 青岛地铁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李 成 青岛地铁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在下步工作安排中提出了要“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地铁,打造一流城市投资建设运营商”,能否详细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青岛地铁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张君

张君:今年,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了“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目标,青岛地铁紧密结合我市“作风能力提升年”的有关要求,结合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的具体任务,自我加压、主动作为、深入调研,提出了与城市发展战略高度匹配的“建设世界一流地铁,打造一流城市投资建设运营商”的目标。

建设世界一流地铁体系是按照“一年强体系、两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的总体部署,突出创新引领,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考核化”的工作原则,设置了“1+6”的目标体系——“1”是以创新为引领,“6”是“安全、优质、高效、绿色、智慧、和谐”六大目标。

整个目标体系中,既有长远目标,也有近期目标,更有立做立行目标。目前《建设世界一流地铁目标体系》建设篇前两天已经发布,共设一级目标16个,二级目标56个,三级目标224个。运营篇也已经编制完成,近期也会发布。在建设方面,到今年6月份,地铁在建线路将达11条、219公里,在建工点将超过300个,参建人员2.5万人,可以说点多面广,这个体系的建设对整个推进在建线路的高质量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青岛地铁已经建了10年,集十年之大成,把十年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教训在这个目标体系中全面进行贯彻,我们将按照世界一流的目标来推进。

具体而言,安全目标以“深植安全理念,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大安全格局”为工作导向,建立本质安全的思想,设置一级目标2项,二级目标12项,三级目标55项;优质目标以“建设百年地铁精品工程,打造一流运营服务品质”为工作导向,设置一级目标2项,二级目标8项,三级目标35项;高效目标以“匹配城市发展战略,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做好与各种交通方式衔接,确立主城区轨道交通主体地位”为工作导向,包括P+R停车场的建设都要在高效目标里面得到一些体现。设置一级目标3项,二级目标9项,三级目标36项;绿色目标以“践行双碳战略,全面实现绿色建造、节能运营”为工作导向,在建造过程当中就采用很多绿色低碳的技术,包括装配式,包括减少钢筋和水泥的使用,包括采用钢纤维的管片等来减少混凝土、水泥和钢筋的使用量。在节能运行方面,我们将采用一些智能的全自动的运行方式达到智能运维,减人、增效、减碳。包括使用一些新的技术。智慧目标以“利用创新赋能,实现智慧建造、智慧运行、智能运维”为工作导向,设置一级目标4项,二级目标11项,三级目标39项,主要是要建设智慧地铁,基于TACS系统的全自主运行、全数字感知、全智能运维、互联互通、灵活编组、车地一体化的智慧地铁,符合青岛城市的特点,因为这是青岛地铁牵头研发的全新的一套系统制式,全自主运行系统,自主是列车自己知道怎么跑,前车在哪里,后车在哪里是知道的,会自动调整一些运行的方式。自动运行是别人指挥着跑,但不是自我感知,是靠其他的系统来指挥列车运行,所以我们要打造这样一个智慧地铁。

和谐目标以“党建统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做人民满意的地铁建设运营商”为工作导向,设置一级目标3项,二级目标11项,三级目标44项;这六个方面关键在于创新,所以我们把创新引领则贯穿始终,把创新精神融入六大目标之中,通过创新来解决工程建设领域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

建设世界一流地铁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体现,是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支撑,是青岛地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下一步,我们将把建设世界一流地铁贯穿青岛地铁建设过程之中,贯穿地铁建设及地铁沿线开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之中,发起建设世界一流地铁的强劲攻势,为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地铁力量。谢谢。

山东商报记者: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的开展是一次一个脚印、一年一个步子干出来的,具体落实到2022年这个三年攻坚行动的“元年”,青岛地铁目前在工程建设方面有哪些新进展呢?

青岛地铁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王守慧

王守慧:今年是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的“元年”,也是青岛地铁全面启动三期规划线路建设、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地铁的“开局之年”。2022年列入三年攻坚行动的地铁建设项目共11个,包括4条二期续建项目和7条三期新规划的建设项目,建设里程达219公里,年度投资计划151亿元,截至4月底,计划投资29.4亿元,实际已完成投资38亿元,完成率130%,占年度投资计划的25%,开局良好,实现了开门红。

今年工程建设的主要工作任务:一是年底实现4号线试运行,这是今年地铁建设的头等大事。4号线是贯穿市区的东西向大动脉,具有“穿线成网”的重要作用。4号线开通后将改善城市路面交通状况,有效缓解主城区交通拥堵。目前土建工程完成94%,4月28日已实现全线轨通,正在附属工程、机电安装和装饰装修等专业作业。

二是加快推进其他在建二期规划线路建设。2号线西延段年内工作目标是完成所有车站主体结构施工。目前已完成所有车站主体土方开挖,土建工程完成59%,正在进行车站结构和机械法区间施工;6号线一期工程,年内工作目标是实现全线洞通,这个目标任务也是很重的。目前全线21座车站土方开挖工作已全部完成,区间施工完成过半,土建工程总体完成56%,正在进行车站结构和机械法区间施工,并全面启动了附属工程施工;8号线南段年内工作目标是土建工程累计完成70%,努力解决沧口机场站进场施工的问题。目前土建工程已完成约61%,正在进行五四广场站和闫家山站的主体工程施工。

三是分批按计划有序推进三期规划线路前期工作。三期规划线路共7条线路,139公里。年内计划完成投资37.5亿元。2号线二期、5号线、7号线二期已于去年年底开工,8号线支线、15号线一期已于今年3月份开工,这几条线今年主要工作目标基本完成工程前期的“三迁一改”工作,这个任务也是非常重,当年开工当年完成前期的“三迁一改”工作,全面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6号线二期、9号线一期已启动土建施工、监理招标工作,计划6月开工建设,下半年全面启动“三迁一改”和临建施工。

今年地铁建设点多、线长、面广,协调难度大,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目前总体进展顺利。下一步我们将以建设世界一流地铁为目标,张总刚才已经把情况做了汇报,以创新为引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严守安全质量红线,有序推进工程建设,为全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作出地铁贡献。

鲁网记者:请问在TOD项目开发方面,青岛一直走在全国前列,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地铁在TOD开发方面积累了哪些经验?接下来有什么样的计划?

青岛地铁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李成

李成:TOD刚才大家都说到了,是一个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空间开发模式。其中地铁线路作为一座城市运量最大的公共交通载体,地铁线路毫无疑问是引领一个城市迈向绿色低碳、集约高效、时尚便捷、更加智慧智能发展阶段的重要引擎。刚刚这位记者提到了青岛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实事求是地说,我们有很多榜样需要学习,有很多典范城市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很多标杆示范项目,像广州、深圳、成都、重庆、上海,我们在汲取他们经验的基础上,可以说是博采众长,有我们自己更深的认识和理解,也有我们的后发优势。

当前,TOD开发已成为我市的发展共识,在市总指挥部的统筹带领下,我们要充分抓住我市轨道交通建设窗口期,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打法,具有青岛特色的一种打法,我们总结为“五五三”的工作思路,推进后续的各项工作。

第一个“五”就是:充分发挥地铁线路建设中的平台、技术、资源、经验、政策“五大优势”,整合协力推动TOD发展的工作新动能,这是工作的内在联系。

第二个“五”就是:协同联动,按照多方共赢理念,形成地铁集团+区市政府+龙头企业+央企施工+资本运作,形成“五位一体”的联合开发团队体系。

“三”是指:全链条、全周期、全覆盖谋划,建立起一级土地整理+二级项目开发+三级项目运营,“三级联动”的TOD项目全生命周期开发运营体系,实现流量变商业,商业聚人气,人气促交通,交通增流量的正向循环。让更多的市民朋友居住生活在地铁沿线、站点周边。

今年,我们一方面会同市、区政府有关部门编制了我市地铁沿线TOD开发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和战略规划,已经形成初步成果,这个成果正在广泛征求意见,进行专家论证,适当的时机也会向社会进行发布,按照“无策划不规划、无规划不实施”的原则就TOD工作进行了全市范围内的谋篇布局,计划三年内将启动21个TOD重点项目开发建设。

另一方面,重点推进位于青岛北站的青岛市TOD开发“一号工程”——青岛创新创业活力区项目建设,这个项目的建设至关重要,因为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是地处胶州湾东岸、青岛城市的北部,一个地理中心、城市咽喉,向北发展的一个桥头堡的位置。打算尽快实施青岛创新创业活力区的“两场两线一园区”建设,就是指:东西广场地下空间设计与施工、安顺路及安顺路调流路的建设以及国棉六厂园区保护及更新工作,粗略估计一下,预计未来三年可实现百亿投资。同时,按照“饱和投资,长期平衡,配套优先,地下先行,压茬并行,政企共赢”的原则,以“一年打基础、重点项目开工;两年建骨架、全面展开建设;三年展形象、功能基本完善”为整体工作目标,优先完善区域配套基础设施,扎实做好项目落地工作。

在此,非常欢迎各界朋友对青岛TOD项目的后续推进工作持续进行关注和支持,谢谢!

特别声明|本文由青岛发布制作,转载请注明出处

原标题:《答记者问|建世界一流地铁,青岛地铁设置“1+6”目标体系》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