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王缉慈|全球链和新冠疫情风险下产业的创新集群—以苏州为例

王缉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
2022-05-14 15:45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智库 >
字号

苏州市下辖姑苏区、虎丘区、吴中区、相城区和吴江区等五个区,以及常熟市、张家港市、昆山市和太仓市等四个县级市。这座千年古城2021年工业产值超4万亿元,是制造业大市。苏州市制造业基础的建立得益于以外贸加工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包括服务于外向型经济的乡镇企业的崛起,以及通过工业园区建设,营造最优营商环境以吸引外资企业。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后,苏州市外资迅猛增长;2012年,苏州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超90亿美元;2013年开始,通过创新驱动发展,苏州逐步从“世界工厂”向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并重转型。

2022年伊始,苏州市委、市政府着力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四大产业为重点,把打造创新集群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要求多方参与,并明确了企业是主力军,动员企业从创新集群建设中找机遇、拓空间。各辖区和县级市闻风而动,例如昆山市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创新集群发展,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吴中区推进包括中医药产业的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太仓市推进航空航天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等等。

从建设工业园区到以创新集群引领高质量发展,是从依赖外资向创新驱动的飞跃。几个月来我一直在思考,面临全球价值链(文章标题称“全球链”)和新冠疫情双重风险的挑战,苏州市的产业升级为什么选择了创新集群之路?创新集群之路应该如何走?

当今世界核心的技术和知识仍由少数地方掌控,难以被模仿的竞争优势往往存在于创新集群之中。发达国家的创新集群往往在产品创新和设计中起决定作用,是全球经济的领导者,而发展中国家虽然以加工制造为主的特色产业区也很普遍,但其专业化知识多源自集群外部,一般只是创新能力很弱的跟随者。仅仅从事高技术产品低端制造环节(包括合同制造和制造服务)的区域很难在短期内真正形成创新集群。

创新集群的创新主体是创新型企业,其他主体包括专业的知识机构(如大学和职业培训机构等)、金融机构,以及创新服务平台、商会、行会等促进企业协作和产学研合作的机构。企业对先进知识和技术的学习、吸收能力,以及企业之间和产学研之间的合作,是创新集群成功的关键;国内和本地市场对创新集群十分重要。否则,核心企业会迁移,甚至带走配套厂商。由此,苏州市提出希望创新集群与本地经济结合得更紧,真正实现“搬不走、压不垮、拆不散”。

创新集群内有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制和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通过企业间正式交易或非正式的交流互动,企业可以获得外部经济,降低合同谈判成本、执行成本和技术服务成本,更容易接收超过其生产能力的订单,从而留住客户。创新集群是一种创新社区,它的创新氛围浓厚,知识和信息流通顺畅。由于复杂技术的创新不是简单的线性过程,通过学科交叉、产业融合和知识溢出,会促进技术创新,甚至可能促进跨界创新。

企业在创新环境中才能获取技术诀窍,找到合适的供应商和客商,得到高素质劳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应该是知识弥漫和信息交流的场所,是培育创新和创新型企业的场所。在充满企业家精神的城市里,创新型企业会陆续繁衍,它们能理解创新集群的共同使命和愿景,把不同技能的人组织成跨学科、跨产业的队伍,协同作战,充分利用地方的各种资源。

在苏州市,根据创新型企业的技术需求,已经建设了一批大学、职业技术学校和重大创新平台,例如材料科学姑苏实验室等,并正在筹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等。姑苏实验室项目直指苏州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生物医药等四大产业。中科院、清华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都在苏州建有合作机构,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苏州市促进创新和创业的活动不胜枚举,例如相城区面向全球的阳澄湖创客大赛已经举行了十三届。

由于篇幅所限,以下谈谈我对苏州的电子信息和纺织服装这两个产业创新集群发展问题的理解,涉及相关机构和交流活动两方面。

电子信息产业是苏州首个年产值破万亿元的产业,涵盖5G通信、半导体、芯片、智能终端等领域。昆山是电子产品制造基地,其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苏州市相关产业产值的一半,具有全球影响力。该产业是20世纪90年代随台湾笔记本电脑生产线的迁入,并融入全球价值链而发展起来的。

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的20年中,随着信息和交通技术的发展以及投资和贸易自由化,世界价值创造体系出现了垂直分离和重构。美国学者格里菲(G. Gereffi)提出了全球价值链概念,从价值和利润分配来研究产业转移和海外直接投资等现象。全球价值链包括从设计、产品开发、原料采购和运输,半成品和成品的生产和分销,直至消费和循环利用等全球范围的各种增值活动。2002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的报告中使用了全球价值链的概念。中国经济一度全方位、大规模地融入了全球价值链。全球价值链的环节在空间上有地理集聚性,大多以地方产业集群或专业村镇的形式出现。

在此背景下,靠近上海的苏州昆山市成为大陆最重要的台资聚集地。从1995年开始,仁宝、华硕、明基、鸿海等笔记本电脑代工厂商陆续在昆山设厂,大量配套厂商跟进。在全球价值链不对称的权力关系下,零部件供应商受制于库存压力而形成“在地化聚集”,以满足即时供应需求。高效的笔记本电脑代工基地,即笔记本电脑生产集群由此在昆山形成。

苏州市打造产业创新集群首选电子信息产业,因其工业产值占苏州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28.1%。苏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推进大会在昆山召开,可见昆山在苏州电子信息产业占据重要的地位。昆山现在的电子信息产业以新型平板显示产业为主,集原材料、面板、模组、整机、装备等生产于一体。未来昆山还将发展光电产业、智能终端产业和先进计算产业。

为什么要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集群?这需要用到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如前所述,苏州的电子信息产业是融入全球价值链而发展起来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超全球化”(hyper globalization)放缓;2020年世界银行报告指出,全球价值链的扩张已经停滞不前。2021年全球价值链发展报告提到,全球价值链受到了极端天气事件、贸易和技术战争、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紧张和新冠疫情蔓延等风险的冲击,加之一些国家内部潜在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动荡正在全球范围扩散,增添了恶性循环的可能。因此,认为“跨国公司是向善的力量”、为发展中国家带来投资和就业机会的“超全球化”乐观主义已结束。

昆山对低端产业转型是早有准备的。2008年,制造业基础相对雄厚的昆山就成立了工业技术研究院,根据企业对模具、电子信息、通讯及集成电路等技术的需求,先后建成了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等研究所,服务的产业领域从电子信息拓展到其他行业。目前在全球价值链风险增大的严峻形势下,昆山市加快引导企业与高校、智库、科研机构的合作,并通过企业创新中心建设,进行关键技术攻关,涌现出一批自主创新产品,部分解决了苏州“缺芯少屏”的问题。总部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姑苏实验室2020年三分之二项目与电子信息材料相关,涉及半导体器件、人工智能、大数据、关键装备等细分领域,这无疑利好昆山电子信息产业创新集群的发展。此外,国家超级计算昆山中心、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卓越研究中心选址昆山,对昆山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超算等技术以及数字地球科学研究方面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苏州在中国纺织服装产业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涵盖了从纤维、纺纱、织造、印染到服装、家纺和产业用纺织品的上下游生产活动。早在发展低端加工贸易阶段,苏州就形成了吴江盛泽丝绸和化纤面料、常熟服装、张家港毛纺毛衫等多个专业化中小企业分工协作的特色乡镇。苏州市企业服务中心历时一年对纺织产业集群的调研报告提出,培育高水平创新集群是苏州纺织产业攀升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必由之路。

现在,苏州纺织领域拥有9家百亿级企业,其中盛泽镇的恒力集团和盛虹集团上榜2020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它们都已是行业的“智改数转”标杆企业。随着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各类创新平台、产学研基地正在向纵深发展,知识和信息交流活动频繁。例如,盛虹集团和东华大学组建了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建起产学研用协同的技术创新体系。此外,2021年苏州市高端纺织产教融合联合体成立,并举行了纺织服装职业技能校企国际PK赛等活动,位于张家港市的沙洲职业工学院,以及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东渡纺织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参加了该项活动;国际纺织服装供应链博览会连年在苏州举办,由江苏省工商联服装业商会、缝制设备商会支持,来自江浙沪皖及全国其他多个纺织服装主产区省份的众多企业参展。

创新集群具有应对困境和压力的韧性,以及敏捷和快速响应的机制。近期,上海暴发新一波疫情,比邻的苏州市推出“苏链通”平台,汇聚市内各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平台、第三方服务商等多个渠道数据,提供供应链对接服务,吸引了大量企业的参与,减少了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此外,苏州市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的交通口岸防控组及时地推出了“苏货通”平台,使苏州货运车辆凭“苏货码”在全市通行。2022年4月底苏州疫情社会面清零,苏州的产业发展创新集群的艰苦努力仍在继续。苏州市在中国制造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希望数字经济下苏州的创新集群能够真正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王缉慈, 2016. 创新集群三十年探索之旅[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Asian Development Bank, Research Institute for Global Value Chains at the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the Institute of Developing Economies -Japan External Trade Organization, and the China Development Research Foundation. Global Value Chain Development Report 2021.

———— 

王缉慈,系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经济地理学教授,持续关注国内外产业园区和创新集群。本专栏以园区之思为主题,求索园区的初衷和未来。 

 

    责任编辑:田春玲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