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宝宝身高体重都落后,医生却说:没事,小得很均匀

2022-05-14 07:5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丁香妈妈 

每一个新手妈妈,都期待在自己的精心喂养下,宝宝长得又高又壮。最焦虑、最头大的莫过于,无论怎么用心喂养,孩子的身高、体重就是不见长,还找不到原因。

今天故事的妈妈就经历了这样的挣扎。面对「身高、体重落后」的娃,也许妈妈们最应该修炼的是多给孩子一些耐心,让 TA 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希望这个故事,能给你一些启发。

本文来自 丁香妈妈 APP 星球 @努力生活的小兮

碗崽马上 11 个月大了,体重 15 斤,身高......不知道,反正比同龄小朋友都要小一些。

本来给她起名「碗崽」,是希望她每顿都吃一大碗,长成一个「大碗」或者「中大碗」,怎么也没想到她会是一个「迷你碗」。

养育一个「迷你碗」的过程,真的非常焦虑。一出门,满大街的「超大碗」「大海碗」衬托得我们家的「迷你碗」更加迷你,更不要说别的家长看到「迷你碗」以后,对我们家养育方式连珠炮的发问和质疑。

万幸,我最终没有被这些压垮。经过无数次的焦虑、自责、崩溃、痛哭后,我向外打破了自己,和「迷你碗」和解了。

出生就是一个 「小」宝贝

「碗崽很小只」这个问题,从出生就开始困扰着我。

她留级两天出生,体重 2.85 kg,医生说在新生儿里面也不算很轻,但在月子中心同月龄的小朋友里面倒数第三,而后面的两个是一对龙凤胎。

都说孩子长的快,生出来的数据代表不了什么,我一开始也是这样愉快地期待着,并开始记录碗崽的生长曲线。

刚出生的碗崽,图片来源:作者供图

我的母乳很好,碗崽出生第三天开始,就已经可以全母乳喂养了。

出月子以后,坚决奉行科学喂养的我一直非常详细的记录碗崽的饮食起居,几点吃的,吃的哪一侧,吃了多久,几点睡几点醒几点换的尿布…… 尽管42 天体检的时候,碗崽除了头围,身高、体重都落在曲线最下端,但我依然信心满满。

我想着,一开始小点没什么,况且这才几天啊。从我给碗崽整的「起居注」上来看,她吃喝拉撒睡的数据都是非常符合月龄特征的。

碗崽肯定差不了,更何况,我跟她爸小时候可都是「大宝宝」。

头三个月的喂养打水漂了

真正让我焦虑起来的,是第三个月的体检。

我辛辛苦苦养了三个月的娃,她的生长曲线居然还是六十一二分,也就是偏下的水平,完全没有一点儿进步。

儿保医生看了看我,看了看娃,说「以后每个月来一次吧,她长的有点慢了,身高、体重有点落后」。

3个月大的碗崽,图片来源:作者供图

医生的一句话,让我彻底慌了神。

别人的孩子都十斤以上、个头也明显高了,为什么我的孩子还是这么娇娇小小呢?

焦虑,自责,不安一瞬间把我吞没。

难道我家娃有啥毛病?

难道我的喂养有问题?

难道是我母乳质量不好?

难道是我让碗崽运动量不够,所以她吸收不好?

……

无数个疑问一下子涌进我的脑海中,我开始疯狂地寻找原因。

我在各种论坛、APP 上搜索孩子体重低,长的慢,身材小等等关键词,然后把跳出来的「遗传病」「先天疾病」的症状跟碗崽一一对比。

我还专门检索国外的各种论文,寻找各种「罕见病」症状,然后跟碗崽对比,却依然一无所获。

我又开始在各种妈妈群,寻找跟我有同样烦恼的妈妈,其中有人告诉我孩子有可能对母乳过敏,我又立马去查过敏源。

然而,我依然没找到原因。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我彻底懵了,我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海南的大太阳下面,我却感觉自己被北冰洋的海水一点点吞噬了。

我几乎认定,是我的喂养出现了问题。

难道是我之前让她太过自由散漫,没有严格按照科学喂养的时间表,来进食睡眠和运动导致的?

于是,我开始非常详细地规划碗崽的进餐、运动、睡眠。我依然相信只要我足够努力,足够耐心,肯定能把孩子喂养好。

就这样,在我的疯狂努力喂养中,过了一个多月。

碗崽 4 个月体检的时候,却依然属于身高、体重落后的孩子,甚至还被儿保医生重点标注了。

碗崽4个月时的体检报告,图片来源:作者供图

医生说,「看她发育什么的也没啥问题,该会的都会了,怎么还是不长个也不长肉呢?体重一直不长,身高也会掉下去的,回家好好喂奶吧,吃喝拉撒睡正常的话,真不知道她为啥不长」。

我再次陷入在自我怀疑中。

为了搞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挂了一个最贵的的专家号。

专家在给碗崽做了一系列检查后,告诉我,「这孩子没啥毛病,很健康,回家继续正常喂养就可以了」。

我一边苦笑一边问到,「为什么这孩子这么小呀?四个多月的娃,手还不比人家 42 天的孩子手大?」。

专家答道,「小是小了点,但这娃小的很均匀」。

可能是看到我极度焦虑的样子,专家接着语重心长地说道: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尤其是身高、体重,发育差异极大,只要她不哭,只要她很健康,都不用太焦虑。

我曾经接诊过一个孩子,月子里只睡9个小时,但现在也健康地长大了,活蹦乱跳的。

我不可置信地点点头,但心里仍然不能接受,个体差异什么的我懂,当然可以有落后的孩子,但是,绝对不能是我的孩子!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一个「小」遮蔽了我的双眼

「小」字三笔,却俨然成了我的心病。

每次抱着她在楼下遛弯儿,或者在公园晒太阳,最害怕的就是别人问「你家娃多大了?」。

每次尴尬作答以后,都必然迎来怀疑的目光,和一连串的感叹:

太小了吧!这么小的吗?

这也太小了吧!

再加上一连串的质问,「是不是母乳不好?是不是没有母乳亲喂?是不是孩子爱生病?」。

连珠炮的发问,伴随着有点八卦的关心,我只能讪讪笑着一一回答。

到最后,麻木的我懒得再解释什么,所有的尴尬、不甘都慢慢变成羞愧和不耐烦:

是啊,是啊,我知道啊,我也羡慕你们二十多斤的娃啊,我已经很努力了,可娃就是不长,我能怎么办?

好想逃离!

带碗崽在楼下遛弯,图片来源:作者供图

碗崽五个多月的时候,长出了第一颗牙,也很神奇地开始在清醒状态下拒绝母乳亲喂。

就这样,我的奶量直线下降,只能给碗崽添加奶粉。她却一点不抗拒,奶瓶也好、奶粉也好,抓起来就喝。

就这样,奶粉渐渐代替了母乳,甚至到第六个月的时候,开始全奶粉。

奶粉长肉?胡说

一直听说奶粉娃会比母乳娃更胖乎一点。碗崽全奶粉以后,我又看到了新希望,开始期待着一勺一勺的奶粉把碗崽一点一点的养胖、养大,养到大部队七十五分的身高体重水平。

然而,现实的骨感又一次狠狠地教育了我!那个,你们见过一顿 40~90 ml 的奶粉娃吗?

之前一直亲喂无法衡量进食量,开始吃奶粉后,我才发现她饭量是真的小!

我不死心,饭量小,我就频繁地喂。开始定闹钟,定点地喂,即使夜里也要叫醒她喂奶瓶。

碗崽也努力地向我表达她的不满,但是她表达的方式只有一个——「大哭」。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那段时间家里总浸泡是在我和碗崽两个人的哭声里,她拒吃,我硬塞,她哭了,我也气的哭……

然而,无论我多么努力,碗崽的体重和身高,依然没啥变化。

辅食完全没作用,娃根本就不吃

六个月大体检有抽血检测。碗崽很健康,除了小得很均匀,其他一点问题没有。

儿保医生安慰我说,「吃了辅食,身高体重应该会好,很多孩子吃奶胃口不好,吃辅食会喜欢的」。

听了医生的话,本来一片死灰的我,放佛又突然看到了希望:说不定加了辅食后,碗崽就突然开始发力呢?

我做了很多辅食的功课。什么米粉、蛋黄、蔬菜泥、水果泥,我按部就班,严严谨谨地给碗崽添加着,但现实的耳光继续甩向我。

碗崽对辅食的态度就是:浅尝两口,给我拿走。别人家的娃一顿吃三勺干米粉,碗崽一顿吃不了两勺米糊,泡出来的米粉整碗整碗地肥了家里狗子和碗崽爸爸的肚子。

我真的太崩溃了,里里外外忙活 1 小时,到了碗崽这里就一两口。

于是,焦躁的妈妈配上不吃饭的孩子,强行喂食不可避免,家里经常出现我一脸怒气的举着勺子,碗崽抓耳挠腮地在餐椅里无助得哭到撕心裂肺的场景。

碗崽一喂辅食就哭,图片来源:作者供图

第一次看到娃的成长进步

六个多月的时候,碗崽就自然而然转二段奶粉了。我一开始没觉得有啥,突然有一天,在妈妈群看到别的娃,因为转奶粉把家里折腾的鸡飞狗跳,甚至换一个孔径大一点奶嘴都不愿意接受,孩子妈发的求助语音,背景里全是孩子歇斯底里的大哭。

大概因为在我眼里碗崽一直落后,突然有一件事比别人优秀,竟让我特别激动。

我仿佛第一次看到我家孩子原来也很棒,原来也能比别人优秀。

人有的时候真的很奇怪,当你在一个漩涡里很久,茫然不自知的时候,一件莫名其妙的小事,可能突然间叫醒你。

我开始尝试平静地去审视自己的孩子:七个多月的她虽然还穿着 66 码的衣服,但是已经有了四颗可爱的牙齿,天生活泼爱笑,喜欢咿咿呀呀,好奇心十足,大运动也很赞。

虽然就是「个头小了点、瘦了点」,可是她的确是一个健康的,可爱的孩子呀!

这个月龄该会的她都会了,精神状态也很好呀!

而且,她睡眠质量也很好,很早就可以整晚整晚睡整觉。

六个月的碗崽,好好睡觉,图片来源:作者供图

所以,我到底在焦虑什么?这样的焦虑到底带给我什么?

为什么我要在她不吃辅食的时候气到崩溃硬喂她?

为什么我要在她不愿意喝奶的时候硬塞给她?

为什么我要在她半夜睡的正香的时候叫她起来喝奶?

为什么我要疯了一样每天给她称体重,然后崩溃的问她为啥还不长?

……

我有必要焦虑这些吗?

我的孩子,虽然身体的成长比别人慢了一点,但她一直在努力的成长,就像一只小蜗牛一样,慢慢地、努力地成长着。

当跟娃的身高、体重和解

世界突然开朗

想通了「小蜗牛」,很多事情突然就开朗了起来。

我不再强迫她吃东西,不再强迫她喝夜奶,不再病态地追求她的体重。

碗崽慢慢地竟然也不再抗拒吃饭,不会一看到餐椅就哭,不再拒绝勺子伸到脸跟前,甚至开始愿意主动张嘴尝一尝勺子上的食物。

奶量也在慢慢起色,120 ml、140 ml、150 ml…… 最高纪录一顿吃过 210 ml!

我开始意识到,我的孩子,她其实能做到,她可以做的很好。之前一直是我太着急了,给了她太多压力,太多负面情绪。

碗崽要自己喝奶,图片来源:作者供图

九个月体检打疫苗,我抱着碗崽排队,后面一位奶奶拍拍我,说不到三个月的孩子不要竖抱。

这一次,我不会再因此觉得自责,觉得尴尬。

我淡定地告诉老奶奶,「我们九个月啦,我们可是大姐姐!」

对啊,除了身高体重,我们明明有很多可以证明我们月龄的特征,比如牙齿的数量,比如拍手挥手这样的技能,比如一张嘴说一大串婴语等等。

没有身高体重,碗崽也可以证明自己就是个九个月的大姐姐呀!

九个月的碗崽开心自己玩耍,图片来源:作者供图

疫情的原因人很少,留观的时候我抱碗崽上楼量了身高体重,从检查室出来刚好遇到我们的儿保医生,她认出了没戴口罩的碗崽。

「小不点儿你今天和妈妈来打疫苗吗?」

「小不点,在家有没有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呀?」

「小不点,下个月见呀!」

回家路上我和田先生说到儿保医生叫碗崽「小不点」的事。

我说,「医生嘻嘻哈哈叫孩子小不点,真好!」

田先生扭头看看我,不可置信地问到,「你才发现吗,医生一直都是这样跟你嘻嘻哈哈的,一直叫碗崽小不点呀?」

确实小小的碗崽,图片来源:作者供图

是啊,一直以来医生都是很轻松的语气,是我太焦虑、太紧张,总喜欢拿碗崽跟别人比,总盯着碗崽的身高体重,还带着碗崽连滚带爬、哭哭闹闹地折腾了好几个月。

就像一扇紧闭的窗突然打开,顷刻之间,阳光倾泻而来。

我不由地扭头看着安全座椅里,安静吃鳕鱼球的碗崽,静静地默念到:「小蜗牛,你就慢慢地长吧,妈妈一定会好好地、有耐心地陪着你。」

本文专家

范运柱

审核专家

杭州丁香诊所 儿科主治医师

策划制作

策划:林乙乙

监制:阿童木

排版:林乙乙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本文来自 丁香妈妈 APP 星球 @努力生活的小兮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