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起底核酸检测“万亿江湖”:“假阳”背后,这些企业的真实群像

2022-05-18 21:1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原创 谷青竹 江南智造总局

“假阳”核酸背后,这些企业的真实群像

作者 | 谷青竹

编辑 | 赖镇桃

“加盟”核酸检测点,拢共分几步?

首先要有医疗职业资格证,还要建立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以及办理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许可等等。

整个流程走下来,常规操作都要3-6个月时间。

但北京朝安医学检验所,却证明现实永远比想象更有空间。

根据网友晒出的核酸检测图片,这家在北京朝阳区宣布提升管控的第二天(4月26日)“踩点”火速成立的公司,在5月6日便已参与北京的核酸检测工作。

6个工作日火线获批,着实“兵贵神速”。

后来,朝阳区卫健委对此作出回应:机构通过了验收,审批程序符合要求。

朝安医检所只是“跑得快”、冲在了最前面,有人专门做过统计,今年3月以来,全国新增各类医学检验实验室还有数百家。

雨后春笋般快速“生长”的核酸机构,筑牢疫情防线的同时,也多少让人神经紧张。

防线“失守”?

“假阳人”,不是最近才有的新词。

2021年1月,济南华曦医学检验有限公司在河北邢台市隆尧县第二轮核酸检测任务中,因涉嫌谎报检测结果被立案调查。

2022年1月,在河南许昌的核酸检测过程中发生了其时广受关注的“金域投毒”案,金域医学郑州区域负责人张某东因涉嫌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被立案调查。

2022年4月23日,合肥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发布通报,对合肥和合医学检验实验室、合肥诺为尔医学检验实验室两家核酸检测实验室给予警告并暂停合作。

2022年5月,上市公司润达医疗旗下的核酸检测机构上海中科润达医学检验实验室被市民接连指控出具“假阳性”报告,则将人们对核酸检测机构准确性的担忧推向了顶峰。

据凤凰网,多位上海市民在中科润达进行的单人单管核酸检测呈“阳性”后,其后的检测始终为阴性。更有甚者,有网友怀疑,自己因中科润达的“阳性”报告被转至方舱医院后,连续三次检测阴性后转阳,“等于就是因为这家中科润达的阳性报告让我去方舱得了一遍奥密克戎的”。

到底是本身确诊后复阳,还是健康人在方舱中被感染,已经成了无从追溯的谜。

而其后,在上海市黄浦区五里桥街道的多个小区,密集爆出了多例“假阳”案例。尤其是融创滨江壹号院小区,更出现了1天之内中科润达测出的13例“阳性”案例,在方仓或医院复核中又全部测为阴性结果,全员回归小区。

图源:海悦居委微信公众号

居民正式投下了对中科润达的不信任票。

在5月7日的全员核酸中发现了5例“假阳性”的海悦花园小区,有居民在海悦居委会“爱满海悦”的评论区里留言:“我们现在不相信中科润达实验室,街道怎么说?”而从居委的回复可知,整个五里桥街道的核酸检测机构已更换为核子华曦。

图源:海悦居委微信公众号

我国《传染病防治法》明确规定,不得隐瞒、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那么在此次奥密克戎侵袭期间,为何频繁出现多家第三方检测机构被曝不准确结果的现象?

《中国新闻周刊》援引专家的分析,客观来看,环境污染是最有可能的罪魁;主观来看,检测量过大导致的疏忽则是主要原因。至于公众对刻意谎报的猜疑,基本不成立。

但实际上,此前济南华曦医学之所以被立案,就是因为该公司在河北隆尧县承接了超出运营能力的检测量后,收集点负责人翟某某在样本尚未检测完成、未知已完成检测数量和结果的情况下铤而走险,于1月14日向县卫健局谎报送检样本全部为阴性,1月16日又报告发现阳性样本。

一切事件的背后,往往都可以发现有人的因素在起作用。不妨给这些陷入争议的第三方核酸检测公司来画个像,看看“假阳性”报告风从何来。

涉事公司回应里的公关手段和罗生门

在上文中,济南华曦医学的涉事情况已大白于天下。

然而,在2022年这些被指责的案例里,是无意疏失还是故意谎报、出现问题的环节和原因何在,外界都只能依靠推测——由当事企业开展自查,而它们往往宣称自身操作并无问题。

因为社会对中科润达核酸检测数据准确性的质疑,5月11日上午润达医疗发布了《中科润达关于五里桥5例样本检测结果的情况说明》。在这份公告里,中科润达披露了其核酸检查出的5例样本阳性过程,表示“质控结果均在控,实验室操作规范,结果可靠”。

但据第一财经的核实,该说明涉及的5例阳性样本,来自于5月7日在鲁班路388弄另外一个小区的采样,而陷入假阳风波的13个样本则是5月5日在五里桥街道融创滨江壹号院小区的采样。

而凤凰网《风暴眼》爆料,还曾有一名业主在5月5日早晨经中科润达气膜实验室采样,次日收到报告结果为“阳性”。但在这一报告生成的2个小时之前,该业主又经中科润达医学检验实验室采样,后结果却显示为“阴性”。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检测不准已不言自明。

有的将客体“偷梁换柱”“避重就轻”,有的则挖起“逻辑陷阱”。

对于郑州金域负责人涉嫌违反传染病防治法,金域医学的回应称,对于网络上出现“主动传播病毒”“丢失样本”、“伪造数据”、“瞒报数据”等传言,“经公司调查,不存在上述情况。”

然而网络传言的不真实,并不等于金域医学没有涉嫌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用否定A来混淆视听,企图达到否定B的“烟幕弹”效果,金域医学表现得那样“理直气壮”。

更“强硬”的回应则来自和合医学。

合肥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对和合以及另一家检测机构诺为尔的警告是,“在蜀山区区域核酸检测中,超能力承揽检测业务、严重超过承诺时间出具检测报告......此前已多次发生类似情况,有的还几次出具‘假阳性’报告”。

诺为尔一直没有公开表态,和合医学的回应则分为两部分:

第一,针对因超量承接造成误时的批评,和合医学申辩“尽管克服了深夜接收样本、部分员工因疫情管控居家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提交结果时间还是比要求时间迟延了21分钟。”

第二,声称“从未出现过假阳性报告”,并剑指政府公告中“出具‘假阳性’报告的内容描述,并非针对合肥和合的业务行为,放在同一段文字中极易引人误解,给公司形象带来了负面影响。”

一方面,将配合政府部门疫情防控的任务,打造成任劳任怨的“委屈形象”。

另一方面,“有的”这个模糊的字眼,也提供了发挥的空间——是合肥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完全怪错了人?还是政府公告出现文字歧义,导致原本诺为尔一家的错,殃及和合医学?亦或和合医学利用了文字漏洞,打得一手好“擦边球”?

是是非非,拥有知情权的公众反而无从得知。

争议之下,那么“刚”

更耐人寻味的,还在企业态度和事件后续。

一边厢,是金域医学要求公众勿造谣传谣、传播不实信息。虽然郑州事件被舆论批为“投毒”,依然不妨碍这家企业在吉林的疫情中继续承接核酸检测的业务。

另一边,是和合医学指责政府部门用词不准确后,依旧处于正常运营状态,甚至还在展开招聘面试。

而中科润达事件中传来的最新进展,则是——应居民呼声为“阳性”病人申请复检、揭开误检丑闻的上海五里桥街道办事处主任张孝文被免职,而其免职原因目前不明。

这也不是这些企业第一次卷入巨大争议。

和合医学自成立之后,一直积极进行资本运作,为了上市曾在四年内,接连更换了东北证券、华西证券、国海证券、方正证券四家辅导券商机构。

此外,和合医学还曾一度被市场视为要“借壳上市”,亦迭出“股权代持”、“91名股东持股比例不足5%”等负面消息。

但查其前身北京国立柏林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明明“一手好牌”。根据企查查显示信息,作为德国柏林医学诊断检验中心(MDI)在中国的唯一投资授权机构,国立柏林医学是国家卫生部2009年12月印发《医学检验所基本标准(试行)》以来,北京市卫生局批准的第一家专业从事第三方检验的临床医学检验所,还曾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成立了获得国际资质(ISO/IEC:17025)的联合实验室。

无独有偶,润达医疗也因急速扩张而动作频频。

这家上市近7年的医学实验室综合服务商,曾凭借6年内的22次高频并购实现了资产规模的7倍增长(从2015年的16.94亿到2021年的120.17亿)和营收规模的5倍扩大(从2015年的16.29亿到2021年的88.60亿)。

但与此同时,这家企业也埋下了高商誉的隐患,被称“诉讼缠身”,更被发现销售研发比例明显异于其他企业。

以2021年为例,润达医疗的销售费用为8.45亿元、研发费用为1.23亿元,销售费用是研发投入的6.87倍,远高于金域医学、迪安诊断及兰卫医学,后三者的销售费用分别是研发投入的2.77倍、2.85倍及3.21倍。

图源:风暴眼工作室

但这些阴影并不能阻止润达医疗的高歌猛进——从民企到国企的“华丽转身”。润达医疗的第一大股东(20.02%股份),是由杭州市拱墅区财政局100%持股的杭州市拱墅区国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润达医疗的法人、董事兼总经理赵伟东也有国企背景。2014年,赵伟东曾担任杭州市下城区国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2017年转任拱墅国投集团总经理。

而此次涉事的上海中科润达医学检验实验室,其主体为上海中科润达精准医学检验有限公司,则由润达医疗、中国科学院和巨星医疗联合共建。其中,润达医疗持股48.43%,为其控股股东,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则认缴持股5.03%。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中科润达成为首批被上海官方纳入合作的核酸检测实验室之一。2020年3月18日,中科润达亦首批通过上海市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心的检测能力验证,正式成为输入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受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

而在2021年年报业绩交流会上,润达医疗透露,在上海的新冠检测中该公司的检测规模排在前三。

逐利!逐利!

据有关统计显示,2019年中国核酸检测市场规模为106亿人民币,占全球市场规模的18%。过去3年以来,中国核酸检测市场的增速更领跑全球,达18%-19%。

数据来源:CBinsights、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有两个行业你要赚快钱是不太现实的,一个做医疗、一个做教育。不能急功近利,一旦急功近利了就歪了。”现在看来,在2020年8月3日《证券时报》上刊出的金域医学董事长梁耀铭的这句话,多少有些“言不由衷”。

因为正是这位企业家,不仅获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青睐,亲任金域医学学术委员会主席和“临床呼吸道病毒诊断与转化中心”主任。还在获得联想前掌门人柳传志的投资后,走上了连锁规模化的快车道。

金域医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梁耀铭

金域医学2019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显示,一年内金域医学与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1000家基层医院建立了卫生服务合作。覆盖全国90%人口所在地区的37家中心医学实验室网络和2000多个医疗冷链物流网点,为其与22000家医疗机构的90万名医生建立起囊括2700项医学检验及病理诊断的合作关系。

并列比较,可以发现,上文提及的几家医疗检测机构在切下大块公立医院市场的“蛋糕”上具有何其相似的特点,但也存在路径上的些微区别。

不同于金域医学的“基层路线”,根据和合官网,其为全国各大医院提供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目前全国布局21家子、分公司,拥有200多台套全球领先的实验室检测设备,为全国2000余家二甲级以上,500家以上三甲级医疗机构提供差异化检测服务。

在其官网披露的医院合作名单中,包括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医院等一众知名医院。

而润达医疗作为国内体外诊断行业综合服务商龙头企业,合作的医院客户已经有4000余家,其中378家成为公司的“打包客户”。根据其年报,润达医疗的创收主要来自“集约化和区检业务客户最多的华东地区”。2021年,润达医疗在华东地区实现营收52.40亿元,占公司全年总营收的 59.18%。

今年一季度,润达医疗净利润出现阶段性下滑。公司方面表示,系受今年上半年上海、东北等地疫情影响,当地终端医院正常就诊活动阶段性大幅下降导致的院内常规检测需求阶段性下滑。

前些年的大手笔并购也给润达医疗带来了负面影响——逐年走高的负债。2019-2021年,润达医疗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1.07%、59.91%及63.45%,而同期可比体外诊断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资产负债率水平则分别为43.41%、42.03%及 44.24%——润达医疗的资产负债率水平常年高于行业均值。

为了改善营收状况,润达医疗瞄准了核酸检测。在2021年年报中,润达医疗就明确表示,去年业绩增长“主要系新冠检测业务带来的业绩增量和常规检测业务的逐步恢复。”

《证券时报》报道,在今年4月28日召开的2021年年报业绩交流会上,润达医疗相关负责人还对新冠检测业务开展时间晚流露出“悔意”:“倘若过去两年多时间里投入更多力量到新冠检测,可能利润会好得多,这也是管理层最近所检讨的。”

图源:《证券时报》报道

其后,润达医疗增大了核酸检测产能,在上海建成首个核酸检测气膜实验室。该实验室的设计产能为每天10万管,并为后期预留了约5万管的储备产能。相较方舱实验室,产能上升了6到7倍。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润达医疗人士介绍:“4月份开始,我们的检测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从3月份的几万管提升到数十万管。这对我们在上海院内常规检测业务的受损可以有些业绩上的弥补。”

《证券时报》测算,按照上海单管28块/管的收费标准,以及润达医疗目前日检测超30万管的检测量计算,该公司每天在新冠检测的收入能达到800万元左右,4月份单月新冠检测收入可超过2亿元。

言语之间,都是逐利。但产能和收入上去了,检测准确性却一落千丈。这个为润达医疗带来巨额利润的气膜实验室,便在此次风波中被发现屡屡出具“阳性”报告。

依靠核酸检测的持续“贡献”带动业绩的,不止润达医疗一家。

据金域医学年报,2020年其新冠核酸检测累计检测量超过3200万人份,约占同期全国总体核酸检测量十分之一。到2021年,金域医学实现营业总收入119.4亿,实现净利润22.2亿,同比增长47.03%。医学诊断服务与销售诊断产品合计创造营收115.95亿元,占了总营收的97.11%。

新冠疫情肆虐下,第三方医疗检测机构因核酸检测的普及而业绩水涨船高,顺势走上前台。目前,已诞生了69只整体看涨的新冠检测概念股,金域便是其中一员。

据东吴证券研究团队发文估算,如果未来中国所有的一线和二线城市(2021年人口为5.05亿)都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则每个月常态化核酸的费用上限为1212亿元,约合1.45万亿元/年。

市场蓝海的强劲吸金能力,不断吸引着经营者纷纷进入。截止今年初,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近4000家新冠核酸检测机构。

在我国现有的2400家医学检验相关机构中,有近40%成立于3年内,2021年就新增医学检验相关机构437家。市场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当这些“速成粗放”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大量进入抗疫一线,在“动态清零”防控疫情的关键时刻,源头数据错误会给疫情防控带来多大的多米诺骨牌式影响?

在国家和人民努力通过执行愈发严格的防疫措施来换取一个安全的环境时,有些地方对于源头数据的错误却只是“轻轻放下”——没有回溯和校正,没有严格管控。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被警告,已经让诸多网友感觉“处罚过轻”。

但这些机构的回应竟那样敷衍了事、闪烁其词,甚至文过饰非。

核酸检测是疫情防控最重要的防线之一,一旦“失守”则后果不堪设想。诚如新华每日电讯的评论所言:“核酸检测业务量大,也存在利益链条,对此,纪检监察部门应该介入,对核酸检测机构的资质认定、准入程序进行全面彻底的‘检测’,加强监督,对可能存在的违纪违法,必须严肃问责和严厉惩处,让核酸检测事务的所有参与方,都不敢捣鬼。”

也真诚希望第三方核酸检测公司,在心里想着“生意”的时候,别忘了肩上还担着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参考资料:

[1] 核酸出错“被”进方舱致假阳变真阳,检测方润达医疗月入2亿还自悔“投入少致赚钱少”,凤凰网财经

[2] 开盘大跌的润达医疗公告回应核酸假阳质疑,并向相关部门提交说明,第一财经

[3] 员工涉新冠传播被立案,参与河南防控筛查的郑州金域什么来头?新京报

[4] 核检机构出“假报告”为何只被“警告”?记者现场探访,人民日报客户端安徽频道

[5] 和合诊断否认“假阳性”报告,已4次谋求IPO,曾陷代持争议,中新经纬

[6] 润达医疗再现诡异核酸:旗下两实验室结果“打架” 24小时内一阴一阳,风暴眼工作室

[7] 核酸检测机构造假再现,必须多问几个为什么,齐鲁壹点

[8] 从校办企业起步,得钟南山院士支持,这家国内第三方医学检验龙头要争做全球第一,证券时报

[9] 这是一家为服务北京大规模核酸而生的公司?!远见Vision

[10] “假阳性”报告也敢出?核酸检测该纳入纪检监察的监督视野了,新华社

作者为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原标题:《让你“假阳”,比你还刚,起底核酸检测的“万亿江湖”》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