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B站9.9,豆瓣9.0,僧人在草原上建图书馆的故事

2022-05-22 07:5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2019年,一部天花板级别纪录片横空出世,感动过无数网友。

由演员胡歌担任旁白,聚焦编辑、译者、书店老板还有众多与书有关的作品获得了极高的播放量,斩获豆瓣9.0、B站9.9高分。

唯一的缺点,是只有短短5集。

时隔两年,《但是,还有书籍》第二季正式回归,依然由胡歌继续“友情献声”。

续作延续了第一季的真诚与用心,仍将笔墨倾注于那些与“书”有关的人与事,也为旁人再次点燃起阅读兴趣的火花。

超越前作的豆瓣9.5超高分数说明了制作的精良。

这一季,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更多惊喜。

《哈利波特》咒语奥秘!

北京,朝内大街166号,人民文学出版社。

这栋上世纪五十年代不起眼的小楼里,藏着一间“霍格沃兹驻京办”。

20多年前,马爱农、马爱新姐妹成为《哈利·波特》中文版的主要译者,开始持续地从JK·罗琳的魔法世界里领取任务。

建造这样一个中文魔法体系时,遇到了不少难题。

既要让中国的读者接受,又要保留作品原本的魔法的神秘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比如,哈迷们烂熟于心的魔法咒语,就经历了从音译到意译的过程。

最初,在翻译第一个咒语“让羽毛飞起来”时,就按照音译的形式直译过来。

后来他们发现,小说中出现了大量咒语,不断重复,而且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因为咒语是瞬间发出的、铿锵有力的话,所以我们就确定咒语(翻译)一般都是四个字”。

于是,与英文对应的,“一忘皆空”“神锋无影”“呼神护卫”等中文咒语应运而生,既有力、又传神。

短促有力的中文翻译,获得了国内哈迷的广泛认可。

在十几年的翻译中,《哈利·波特》就像是马爱农老友一般的存在。

对于她来说,每一次翻译就像是穿上隐形衣,隐藏自己,扮演他人的时刻。

借助阅读和翻译,她可以穿梭于多重宇宙,到达完全不同的世界,经历不同的冒险和人生。

图书馆“NPC”!

顾晓军,国家图书馆的管理员。

每天为往来图书馆的上千名读者答疑解惑,从引导图书的位置,到回答如何扫二维码、厕所在哪……

就是这样一个像是游戏中的NPC,却在国家图书馆工作的12年里,默默“打怪升级”,自学了法语、拉丁语、波斯语、希腊语等十几种语言。

他会在笔记本里抄写古罗马西塞罗的语句,也会在用法语朗读《最后一课》时,不由自主、抑制不住地哭。

高原上造梦的僧人!

这是我们今天最想讲给你的故事。

你能想象吗?一个出家人,在海拔3800m的塔公草原上,用19个月建起一座公益图书馆。

久美是一名藏族僧人,他在海拔3700米的塔公草原上,建起了一座叫做纳郎玛的图书馆。

他从小出家,本只是一名潜心修行、四处游历的僧人。直到2014年,家乡的一场地震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地震后,久美马上回到了家乡和朋友们一起参与救灾工作。

原本,他的工作只是发放救灾物资。但在走访了1000多户牧民之后,他发现:

家乡的比他想象得更加贫穷,除了救援物资,这里的人更需要书本和教育。

久美意识到,家乡如果要发展,就必须通过教育去改变大家的生活。

救灾工作结束后,他毅然留下,打算做些什么。

2015年,他在草原上搭了一个“帐篷学校”,邀请朋友们过来给草原上的孩子们讲课。

没想到,第一堂课,就来了70多个孩子。

但帐篷始终简陋,孩子们一起一坐,尘土漫天飞扬。

为了给孩子们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久美决定在这个海拔3700米的草原上,建一个真正的图书馆。

一开始,没有村民相信,一个无收入喇嘛能干成这件事。

但久美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喇嘛。

没有资金,他卖青稞酱筹钱。没有设计师,他自学建筑设计。

没有人手,他亲手搬运3、4百斤的石头。

历时19个月,久美终于建起草原上第一个图书馆,八千多本书籍,有久美自己买的,也有朋友捐的。

从 0 到 1,从一块砖头到初始的 8000 本藏书,这个草原上最孤独的图书馆,给了孩子们最丰富的精神世界。

广阔的天地,有一幢木质结构的房子,房子里有着满架的书,这种最质朴的方式,最大程度地慰藉着这些孩子。

久美深知,要改变命运,就要与世界连接。

他开始通过朋友寻找各行各业的人,音乐老师、画家、作家……计划在图书馆搭建着通向世界的窗口。

或者,至少让孩子们“做一个不无聊的人”。

努力链接公益、教育和商业资源。只是因为,他想让新一代的牧民,去了解和适应外边的世界。

在帐篷课堂里,各行各业的朋友们会来给孩子们讲课,其中有美术课、语言课、写作课,还有音乐课、戏剧课、自然教育。

寒暑假的时候,图书馆更是热闹。每天近40名孩子,都会来到这里学习。

有一个几十公里以外的孩子,他甚至一天不落地来上课,风雪无阻。

阅读是最好的避难所,求知欲是一个孩子走向外界的动力。

高原上的拉姆,从出生时就守着草原。这是一个喜欢看书和写作的女孩,曾经是久美图书馆的忠实粉丝。

她最喜欢看小说,最爱的一本书是《巴黎圣母院》,书中的主句卡西莫多,是一个被亲人和社会都遗弃却勇敢善良的人。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让拉姆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我觉得内心美才是真的美,所以我对自己也有了一些信心。我外表不美,我觉得卡西多莫就像是在说自己。”

书中这些人物,让她感受到了自我坚定和不屈的力量。

现在的拉姆,坚持写作,走出草原,考上了大学,曾经的滋养,成了新的力量。

曾有个孩子在感谢信中写道,他在八年级不想读书的时候,是久美师傅让他坚持下去。

谈及最大的收获,孩子们会笑着说: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因为有了这个精神乐园,孩子们的视野更加开阔了。

虽然这不能改变他们目前的生活,但至少能让他们接触到更大的世界。

至少孩子们在踏入社会前,能看到更多选择的可能性。

久美,给塔公草原上的孩子们造了无数个五彩缤纷的梦。

渡人渡己,他是一个真正的造梦者。

在书籍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个体。人人有权力阅读、学习、思考;人人可以从中领略属于自我的感想。

那是一些人休憩心灵的桃花源,另一些人眺望世界的窗口,是迷宫,是港口,是乐园。

那里涌动着最活跃的思想,保存着文明的火种,也滋养着未来的新知。

在豆瓣《但是还有书籍》评论区,有一个高赞留言这样写道:

嗯,但是,我们还有书籍。好在,我们还有书籍。

你多久没有为一段使灵魂颤栗的文字而感动落泪了?

你试过因为一本书,而踏上一段好奇之旅吗?

在久美的故事里,窗外雪山皑皑,屋里书香满堂,这里就像天堂的另外一个样子。

放眼望去,脚下的土地有动人心魄的美。

葱茏草原无边无际,野花肆意开放,雪山连绵不绝……

那是塔公草原啊!川藏线上菩萨都喜欢的地方。

“塔公”,系藏语,意为“菩萨喜欢的地方”,位于海拔3730米的高原地带,川藏公路穿境而过。

塔公草原面积712.37平方公里,地势起伏和缓,草原广袤,水草丰茂,牛羊成群。

走在塔公草原上大步前行,轻轻的呼吸,心中不住的赞叹,那一刻,内心满腔豪情,总有一种想放声歌唱的冲动。

春光明媚,绿草茵茵。

种类繁多的鲜花相继开放,晨曦初露。

分布在牧场的各处的帐篷里炊烟袅袅,散发出浓郁扑鼻的奶香、茶香,牧民们赶着牛羊行进在辽阔的草原上。

时而可以听到远处传来的悠扬婉转的牧歌声,在塔公寺后的右前方挺立着一座雄伟的雅拉雪山。

与草原交相辉映,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塔公草原更加美丽。

在那片开满鲜花的草原深处,隐藏着另一份绝对的惊喜与震撼。

清晨,塔公寺外转经的老人。

在塔公寺后,依次排列着三座青草覆盖的山丘,山丘上,由经幡组成的三角形旗阵在风中招展,十分壮观。

木雅金塔,又称十世班禅纪念塔,此塔是为了纪念十世班禅,追念他曾在此讲经布道而建。

金塔外贴金箔,耗用黄金一百多斤,据说寺庙开光时,天空出现五彩祥云,七色光环。

辽阔的天空下,雅拉雪山与金顶寺庙交相辉映,自然与人文色彩的配搭是如此的和谐壮丽。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愿你有读书的耐心,也有用脚步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原标题:《B站9.9,豆瓣9.0,僧人在草原上建图书馆的故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