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93岁“核潜艇之父”曾30年没回家,女儿:你回家就是出差
“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今年已93岁了,从青丝到白发,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核潜艇事业。在他过往的岁月中,有很多难以忘却的时刻。他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力量无穷。今天,我们来听一听这位老人的述说,他这一辈子关于时间的选择。
“再回头 我还会选择类似工作”
每天早上,黄旭华院士都会来到办公室,尽管已是93岁高龄,他仍会工作一上午。

从想当医生到决定科学救国
在黄院士的记忆里,有这样一些时间,难以忘记。


我问了老师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为什么日本鬼子这么猖狂,想登陆就登陆、想轰炸就轰炸、想屠杀就屠杀,谁给他的权力?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中国老百姓就不能安安心心地生活在自己的家园里边,而要到处流浪、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第三个问题,中国土地这么大,我现在连一个安安心心读书的地方都没有,为什么?老师回答得很简单,一句话,中国太弱了,太落后了,就要受人家的宰割,这是必然的规律。这时候我心里就开始想,我要科学救国。


62岁亲自带队 完成4小时下潜试验
4小时,240分钟,14400秒,无法预知成败与生死的一场“大战”,还需他身先士卒——家门可以不入,舰艇不能不登。
中国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了核潜艇的研制,但哪怕没有条件,也得“排除万难”,绝不等待。

1988年,核潜艇在南海作深潜试验,62岁的黄旭华亲自带队,下潜水下300米,完成了4个小时的下潜试验。

黄夫人:正因为有风险 你才更要下去
黄旭华以花甲之龄,直面惊涛骇浪,也牵动着夫人的心弦,但夫人从不动摇他的决心。

深潜实验成功后她就哭了,为什么哭了?那么多天压在她心里面的这块石头,总算掉下来了。

三几年我就离开广东(老家在广东)去了桂林,直到1948年才回来。1956年阳历元旦我回去的时候,我母亲就讲,从前长时间战争影响到交通,导致你回不来家,现在父亲母亲年纪也老了,希望你常回家看看。我满口答应,寻思我一定回来看看您。
母子俩都没想到,这一分别,就是30年。再回到家乡的时候,母亲已是95岁高龄,自己也已经是两鬓斑白。这是功勋赫赫、竭尽忠诚的三十年,也是背井离乡、情债累累的三十年。誓言无声,奉献了“大家”,亏欠了“小家”。

我理解上边的要求,隐姓埋名在里边好好干工作,这是国家的需要,作为一个党员,我寻思一定不辜负国家的希望,我就没回去。30年没回家。
对远在天边的父母兄妹,黄旭华亏欠良多;对近在眼前的夫人孩子,他也无暇照料。对这个把自己献给国家的人,他的亲人选择以爱包容。

我小女儿很小的时候,我好不容易回到家里来,她就说,爸爸你回家来出差了。她说我回到家里来出差了。
我欠我的父亲母亲,欠我的兄弟姐妹,欠我的夫人,欠我的小孩,我的情债欠得太多太多了,但没有一个人埋怨我,我很感谢他们。
最大心愿:国家从“跟跑者”变成“领跑者”


(原标题:致敬!93岁的“核潜艇之父”曾30年没回家 女儿:你回家就是出差)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