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聚集重点、创新工作 |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让服务群众更有温度

2022-05-20 21: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这个‘办不成事’窗口还真能办事,把一直困扰我的烦心事给解决了。”辖区居民王先生办结业务后开心的说,“如果没有这个窗口,我得吴忠、盐池来回的跑,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办完。”

为着力发现和解决营商环境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今年以来,盐池县公安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推进落实“365天×24小时”公安政务服务,在车管所显著位置专门设置“办不成事”窗口,集中受理和解决群众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注意收集企业、群众的咨询、诉求,让“难办的事”办得了、“办不成的事”办得成,切实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让服务群众更有力度、更有温度。截至目前,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1个,累计接待群众7人次,均妥善协调处理,其中解决企业群众反映的疑难问题5个。

搭建互动渠道

让“办不成事”有地可办

“我们要把‘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当做‘兜底窗口’,为因特殊原因没能办成事的企业或群众搭建一个便捷高效、良性互动的诉求反映和救助渠道。”县政府副县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薛双说道。

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盐池县公安局研究制定《盐池县公安局关于设立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工作方案》,成立公安政务服务事项“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工作领导小组,在交管大队车辆管理所醒目位置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同步链接局纪委、治安大队、法制大队、交管大队等警种部门服务资源,实现多警联动,受理解决公安便民服务中企业和群众反映的疑难问题,确保“办不成事”问题解决取得实效。

健全工作机制

化解群众办事难题

“‘办不成事’窗口虽小,解决的却是我们老百姓心中的大事。以前办事遇到难题,通过电话、留言簿等反映过,但往往不了了之。现在,遇到问题可以直接向‘办不成事’窗口反映,当场就能得到回复。”群众刘女士在办理完业务后给“办不成事”窗口点赞。

企业和群众办不成事的原因很多,为准确甄别、对症下药,盐池县公安机关推行分级分类响应处置机制,针对办事事项,明确一般问题、复杂问题、疑难问题这3类问题的处置流程,统一制作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标牌、《盐池县公安局便民服务事项“办不成事”反映和解决登记表》《盐池县公安局便民服务事项“办不成事”反映和解决工作进度跟踪台账》,对“办不成事”反映事项履行一次性告知、规范“办不成事”事项登记落实首问负责制,努力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落实”,把“不好办”的事项变成公安机关全力以赴主动办的暖心服务。

强化督导检查

让企业群众真正办得成事

“小窗口连着大民生。为了确保‘办不成事’窗口能够成为真正为群众办事群众和企业提供方便和便捷的服务,我们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持续跟进监督,让人民群众享受公安政务服务改革带来的红利。”县公安局法制大队负责人表示。

盐池县公安局把“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作为优化公安政务服务的一个关键支撑,创新“办不成事”反映事项责任监督机制,倒逼窗口服务人员不断解放思想、增强法治意识、提高业务能力,使其更加主动直接地感知民意,精准把脉群众在办事中遇到的堵点、痛点、难点,推动服务理念从‘被动保守’向‘主动高效’转变,让群众“能办成”的事越来越多,让“办不成事”反映越来越少。

下一步,盐池县公安局持续细化流程,建立健全“办不成事”投诉、整改、反馈、监督机制,进一步畅通企业单位、群众诉求渠道,最大限度提升办事便捷度,破除阻碍办成事的隐形壁垒,确保反映类似的问题不再重复出现,为企业单位、群众提供贴心服务,推动“365天×24小时”盐池模式迈上新台阶。

原标题:《聚集重点、创新工作 |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让服务群众更有温度》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