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重叠设伏!八路军在对日作战中“反常用兵”,获得大胜!

2022-05-22 15:4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原创 中国军视网 中国军视网

日军重兵进犯,娘子关告急,

129师临危受命、挥戈东进,

在日军运兵运粮的必经之地,

刘伯承缜密侦察、重叠设伏。

这是129师进入太行的第一个大胜仗,

被称作军事指挥的“神来之笔”。

5月22日本周日下午17:54,《讲武堂》系列节目《胜战:中流砥柱》第二集《设伏七亘村》,敬请收看!

本集嘉宾

军史专家 卢 勇

军史专家 左月燃

历史学者 单大毛

与主持人梁植一同回顾抗日战争时期

人民军队留下的一场场精彩战斗

1937年9月,日军在侵占了北平、天津和保定后,经石家庄大举西进,企图占领整个华北和中原地区。地处晋东边陲的七亘村山高路险,扼住了太行山中部的咽喉,这里正是痛击日军的绝佳之地。《讲武堂》栏目本期节目将回顾八路军在七亘村重叠设伏、以少胜多的精彩战斗。

01

设伏七亘村

娘子关,坐落在太行山中麓山西省平定县城东北45公里处,是晋东著名关隘,出入山西的咽喉,也是正太路沿线的重要关卡。忻口战役中,八路军129师遵照党中央和八路军总部的指示,向日军侧后前进,寻机歼灭敌人。

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到达七亘村时,得知日军第20师团突破国民党军防线,正朝平定方向移动,其前锋部队已抵测鱼镇,刘伯承立即判断,日军大举南下,七亘村是必经之地。这里地势险峻,绵绵山岭,如蛇走伏,是西进平定、太原的唯一通道。

刘伯承立即调兵遣将,派772团作为主力,埋伏在七亘村至甲南峪之间的公路两侧,另外771团进至七亘村以东待命增援,他将现场指挥权交给了时任772团副团长的王近山。

▲七亘村伏击战作战部署

02

第一次设伏击败日军

10月26日,日军从测鱼镇方向开来一支300余人的辎重部队,同时还有一支120余人的守卫部队。由于日军的麻痹,守卫部队离辎重部队距离较远,难以形成有效保护,我军待日军先头守卫部队行进过去后,马上对辎重部队发起攻击。

王近山首先以重机枪向日军扫射,11连则将日军的先头部队与辎重部队拦腰斩为两段,被截击在中间的辎重部队完全丧失了控制能力。战斗持续到11点多钟,日军除掩护部队的几十个人逃出之外,其余的300多人全部被歼。同时,还缴获骡马300多匹,及大批的军用物资。

指挥员王近山是大家熟悉的影视作品人物原型,王近山绰号“王疯子”,打仗不要命,经常脱掉上衣,拎起大刀赤膊上阵,和敌人近身搏斗,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03

重叠设伏,“反常用兵”

就在第一次伏击战取得胜利的当天,刘伯承师长得到情报,日军仍在继续机动,他们需要尽快打通正太线,而这就必须源源不断地向前线输送粮秣、弹药,七亘村就是遣送道路上的必经之地,因此刘伯承师长决定于七亘村再次设伏。

10月28日,王近山再度带领772团3营进入设伏阵地。上午,日军的辎重部队果然又在通往七亘村的道路上出现了。因为有了前次的教训,这次的警戒和搜索远较上次严密,我军迅速汇集全部火力进行压制,终把日军骑兵控制在与辎重部队难于接近的状态中。

七亘村连续两次伏击战,共歼灭日军400余人,缴获大批枪支、弹药、粮食和衣物,有力支援了正面战场的作战。在七亘村伏击战中,刘伯承同志准确把握战机,大胆反常用兵,取得了以奇制胜的效果。可见,军事指挥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料敌于先,最终取得辉煌胜利。

更多精彩内容

敬请关注

CCTV-7《讲武堂》本周日播出

系列节目

《胜战:中流砥柱》

第二集《设伏七亘村》

首播时间:5月22日 周日 晚上17:54。

重播时间:下周一、周四、周六 上午7:58。

下期预告

5月29日,《讲武堂》将播出系列节目《胜战:中流砥柱》第三集《齐会战斗》,讲述八路军120师挺进冀中平原后的一次歼灭战,分析这场以游击战大量歼敌精锐的经典战例,敬请期待!

原标题:《重叠设伏!八路军在对日作战中“反常用兵”,获得大胜!》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