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流动的城市,转动的车轮

澎湃新闻记者 邹佳雯 巩汉语 高级记者 朱奕奕 李佳蔚
2022-05-23 15:31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上海的每一座车厢或许从未如今时今日这般,被寄予那么多的乡愁、思念与希望。

自4月1日算起,上海封闭管理一月半有余。昨天,上海地铁寂静的站台重新迎来了乘客,不止如此,273条公交线路开放。地上地下,城市的流速开始加快。

5月22日起,上海逐步恢复跨区公共交通,其中,轨道交通首先恢复3、6、10、16号线,地面公交优先恢复273条线路。以此为基本网络覆盖所有中心城区,以及全市机场、火车站、三甲医院和各区中心医院。

在上海,这不是一件小事,不少人的生活在这一天发生了一些变化。

5月22日,上海地铁3号线。   本文图片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巩汉语 朱奕奕 李佳蔚 邹佳雯 图

回乡的人

火车站,成为了地铁上不少人的目的地。

早上五时许,天色蒙蒙亮,徐先生和邱先生已经收拾好行李整装待发,手机里有下午2点多发车的回乡高铁票。

他们从浦东惠南镇的小区出发,步行几十分钟到达了16号线地铁站。但他们去早了,等了一个多小时,直到7点20分才等到首班车。

通过16号线,他们来到龙阳路地铁站,从龙阳路地铁站下车后,又步行约一个小时,到达6号线的世纪大道地铁站。但在这里,不确定性因素出现了——前2天的核酸过期半小时,前1天的核酸还没出来。

5月22日,地铁6号线世纪大道站外,徐先生和邱先生不停地刷着手机,等待着自己的核酸结果。 

好在,经过反反复复的刷新,他们在地铁站外刷到了自己的核酸结果,欢天喜地地进站,赶往虹桥火车站。

地铁开通前,想到达虹桥火车站很是困难。这次听说地铁、公交通了,徐先生和邱先生连忙抢了回江西老家的高铁票。他们今年二月来上海打拼,主要工作是帮别人看店,但挣了一个月的钱,就碰到疫情,封控了两个多月。他们现在都经济拮据,想尽快回家。

心怡和男朋友则打算回家乡一趟,日后再回上海。抢到5月22日的高铁票时,他们还不知道当日两路地铁会重新开放,因此坐上10号线的他们尤为惊喜。

他们都是95后,地铁将带他们去往虹桥火车站,再回安徽结婚,婚期定在6月14日。

心怡和男朋友从事餐饮工作,已在徐汇的小区里封闭隔离了40多天。他们计划等结完婚休完婚假,再回来继续工作,“这里的餐饮业相信很快会复苏。”

“我去年来上海学了冷菜,今年来学了烧烤。” 18岁的段凯和发小在10号线相对而坐。他在虹口打工,是一名帮厨,他与发小一同从四川来上海打工。

18岁的少年在上海虹口打工做帮厨,如今在父母的劝说下凌晨抢到了火车票,计划着等上海疫情结束了再回来工作。

年纪轻轻在外漂泊,家里人总有很多担心,“爸妈催我有票就赶紧回,老家也愿意接收。”5月21日清晨6点,段凯才抢到回家的火车票,尽管旅程颇为辗转——先从上海出发到杭州,转车去重庆,再从重庆搭乘大巴回成都。

“生命线”上的人

地铁6号线停靠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站,仁济医院急诊科的陈医生上了车。

陈医生已经在医院闭环了两个多月,刚值完一个大夜班。5月22日早上,陈医生接到通知,医院的闭环居住点取消,不出意外的话,未来几天医院除了感染病房和发热门诊的医护需要住隔离酒店,其他人都能实现自由通勤。

5月22日,在医院闭环了两个月的陈医生坐上了回家的地铁。

这份自由来之不易。三月份,陈医生在仁济南院血液科,后来南院转为定点医院,她又到东院急诊科支援。四月初的时候,急诊处处藏着风险,那段时间,她也提心吊胆,每日的核酸像是盲盒,生怕自己一不小心“中奖”。五月份,状况则有所缓解。

5月22日早上9点一下班,她就急忙收拾行李往家赶。男朋友已在德平路家里做好了午饭,正等着她回去。回家的路上,陈医生很是轻松,沿途拍了不少视频,想记录下6号线的场景,“虽然人还是比较少,但总归会越来越多的。”

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血液肿瘤科的唐医生在同一站等着车,儿童医学中心站是他此次回家的换乘站。此前,他也已在医院闭环超两个月,主要是保证肿瘤患者的化疗,5月22日是第一次回家。

5月22日,在医院闭环了两个月的唐医生坐上了回家的地铁。

安排好病人后,5月22日上午10点多,他从医院出发,坐了929路公交车跨江,再换乘地铁6号线。从儿童医学中心站坐到高青路站,骑行一段路程后,他就到家了。以往半个小时的车程,现在要两个小时,但唐医生表示,这也来之不易。

唐医生手里还拎着一袋医院发的点心,准备拿回家给家人吃。家里的两个孩子、父母和妻子,也在等着他回家吃午饭。

6号线带着医生暂时离开“生命战场”,在地面,49路公交车上,“生命线”为病患贯通。

49路公交车途经中山医院、肿瘤医院、龙华医院等15家大小医疗机构,是许多市民就医配药的路线之一。

车行驶到常熟路淮海中路站,年近70岁的乘客张明搀扶妻子在后排落座,他们此行的目的地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虽然只有4站路,但对这对老夫妻来说,就医最大的障碍化解了。

多年来,他们每月需要2-3次到该院感染科随访、检查、配药。疫情期间,交通停摆,他们只能步行前往。如今,49路重新开放,夫妻俩感慨,去医院终于方便了。

9时许,乘客张先生夫妇在肇嘉浜路下车,前往中山医院。

站台上的人

这一天,生活被改变的不止有乘客,也包括公共交通的工作人员。

事实上,5月中旬开始,地铁站一直在做行车跑车的压力测试,检测线路上设施设备的运作情况,及消防联动的测试等。此外,地铁站也在日常检测包括自动售票机、闸机在内的票务系统,做了走票测试。

站台工作人员朱林正在解答乘客疑问

公共区域4小时一次消杀,密切接触的安检设备、卫生间2小时一次消杀。和乘客密切接触的员工每日2次抗原1次核酸,其余员工每日1次抗原1次核酸。“可以说,我们随时在等待着复工,等待着乘客。”3号线上海火车站站区车站副站长朱林说,“我们心里是有这样的愿景的,包括地铁在内的公共交通,就是要把人送到想到的地方,送去见想见的人。”

于是,当时间来到5月22日上午7时43分,上海地铁3号线重新开放首日,从江杨南路驶来的首班列车稳稳停在站台时,工作人员内心的感慨和激动一点不亚于乘客。

站务员小叶目送列车离开

站务员小叶站在小小的岗亭。待第一列车车厢门关闭,驶离站台,小叶向左转过一个标准的九十度,一个多月的时间,他终于再次做了这个动作,再次目送着列车安全离开。

有人告诉他,看到他这个动作会想到经典电影《铁道员》,小叶笑着说,这部电影他很喜欢,看了很多遍。地铁站空空荡荡的这一个多月,他非常怀念乘客。如今,车站等来了乘客,小叶心里充满了希望:他想,从他自身开始,这座城市该是快要回归日常了。

    责任编辑:郑浩
    图片编辑:乐浴峰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