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奥密克戎、猴痘、不明原因肝炎……频发的生物灾难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

2022-05-23 18:5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这几天的热搜,又把大家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新冠还没走,一种新的病毒,貌似正在全球悄悄蔓延:

自5月19日开始,北美、欧洲多国报告了多例一种类似天花的罕见病毒性传染病——猴痘,而这种病毒,顾名思义,人类本来是不易感染的……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数据,截至5月22日,又有12个非猴痘流行的国家和地区报告了92例确诊病例和28例疑似病例,猴痘病毒或已在社区隐匿传播,预计全球将出现更多猴痘病例。

就在大家还在讨论猴痘会不会是下一场大流行病的时候,另一条新闻火速冲上了热搜第二:

去年,曾经准确预言过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的比尔·盖茨,就多次在公共场合发出警告,认为生物安全是与气候变化并列的,影响人类未来生死存亡的头号危机。

而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其实早在20多年前,就把生物安全与核安全、网络安全并称为三大国家安全问题。

没有生物安全就难保生命安全、经济安全、粮食安全和国家安全。从去年4月15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也正式实施,规定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刚好,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阿信就结合自家的重磅新书《中国生物安全——战略与对策》,来和你聊聊,为什么“生物安全”是我国乃至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最大的安全问题。

这本书自武汉“封城”第一天时便开始撰写,作者王宏广,曾任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起草专家组的总召集人,对生物安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得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亲自作序推荐。

书中提出的观点非常震撼:当今世界并不太平,未来可能更不安全;自然病原不会自行消失,人为生物威胁风险陡增,生物霸权不容忽视;生物安全将像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核安全一样影响未来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保障生物安全,就是要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不断丰富生物多样性,杜绝生物技术滥用、误用,防止生物入侵,保障国防生物安全,打赢生物战。

无论是出于关心自身健康,还是未来国家整体发展,这本书,你都值得认真读读。

一、     生物安全其实与你息息相关

在新冠肺炎疫情来临之前,许多人可能没有听说过生物安全。当前,对绝大多数人来讲,它仍然是既熟悉又陌生。

事实上,生物安全离你每天的生活,很近很近。

这些年,非典、甲流、高致病性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埃博拉、新冠病毒……各种新发、突发传染病在全球化背景下,迅速成为人类共同的威胁,各国都难以独善其身。

除了突发传染病,外来生物入侵、实验室生物安全、微生物耐药性、生物恐怖袭击、生物武器威胁等,都属于生物安全的范畴。

生物安全——这一看似宏大抽象的概念,如果细化到具体的事例上,大家或许能更直观的感受到,它其实离我们一点都不远。

例如,今年4月份,厦门海关发现了一批“大货”:2000只活生生的美洲大蠊。这种生物的繁殖力和群体竞争力极高,会对生态和物种多样性产生重大影响。

这可能是近年来,我国发生的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一次生物入侵事件。

今年2月,成都海关查获8支含有人体唾液的棉签拭子,这些棉签拭子直接放置于信封内,无密封包装。而该样本没有相关部门的证明文件,且申报品名为“移民文件”。

可能有很多人疑惑:为什么唾液样本能与国家生物安全联系到一起呢?

实际上,不仅仅是唾液样本,与之类似的不明医学样本、试剂等,都有可能携带细菌、病毒等传染病原体,一旦进入中国境内,这将严重危害到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的另外一大隐患就是抗生素的滥用。

根据《中国生物安全》给出的数据,中国是抗生素生产大国、出口大国,也是使用大国,全球70%以上的抗生素都是中国生产的。

抗生素过量使用甚至滥用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例如,一些基层卫生机构让感冒患者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许多患者出现抗药性。这导致患者一旦被更严重的病菌感染,就会面临无药可用的危险局面。

最严重的情况,还会培养出超级细菌。世卫组织预测,如果任由“超级细菌”发展,到2050年,每年因为细菌感染而死亡的人数将突破1000万。

二、        生物安全与国家命运攸关

生物武器极可能主导未来世界大战

生物安全的内容,除了上面所提到的防御自然病原物、生物入侵等自然生物灾害等,与公共卫生安全和国门生物安全有关的议题之外,还有一大重要板块,那就是防御人为生物威胁,防御生物恐怖与生物战,即,国防生物安全。

《中国生物安全》一书认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加速世界格局由战后格局转向疫后格局转变,当今世界生物安全的基本态势是:自然病原不断出现,生物恐怖风险陡增,生物霸权更加猖狂。

首先是,当今世界,生物霸权已经形成。

 

近20年来,美国生物安全相关投资高达1855亿美元,其形成了世界一流的生物技术,拥有全球90%以上的生物技术的根技术,有最高安全级别的P4实验室15个,P3实验室近1500个。

美国启动“千分子计划”,合成1000个自然界没有的分子,给世界造成潜在威胁。除此之外,美国还是世界上唯一反对《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核查机制的国家,已启动阿波罗生物防御计划。

其次,《中国生物安全》认为,生物战很可能主导未来战争。

现代生物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已经从最初的认识生物、改造生物阶段,进入了创造生物的高级阶段。对生物专家来讲,改造生物、创造生物就像小孩玩积木一样,已不再是难题。

但像核技术一样,生物技术也有两面性,滥用会对人类造成巨大威胁。

从理论上讲,现代转基因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完全能够根据人类需求“改造生物”,而生物合成技术则能够“创造生物”,有可能将常见的150多种病原物改造成引发不同人种生病、死亡甚至“变种”的生物武器。

实际上,人类改造生物、创造生物的研究已经进行多年。2018年,美国启动全球病毒组项目,计划投入12亿美元寻找未知病毒;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支持“生命铸造厂”项目,目标就是创造自然界没有的生物或材料。

美国国防部给国会的报告提出:目前至少有25个国家具有生产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能力,大约有12个国家正在发展进攻性生物战、化学战的能力。

 因此,军事技术重点也在发生变化,防御生物威胁成为新的研发重点。从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可以看到,应对1美元成本的生物威胁,防御可能需要千亿美元。

生物武器的传染力、破坏力、影响力是其他武器不可比拟的。因此,防御炭疽、天花、鼠疫、埃博拉等危险生物的民用医药技术与产品将成为未来军事技术的新重点、新方向。

在我们生活的时代,生物战不是没有实例,其中一大表现就是生物恐怖袭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公开报道的生物恐怖事件就有百余起。

据统计,从1960年到1999年的40年间,全球大约发生415起恐怖事件,其中生物恐怖事件为121起。在这121起事件中,利用生物因子进行谋杀的有66起,其余55起是生物恐怖活动(其中多数是恐吓和欺骗)。

从1984年到1999年的16年间,全球就已经发生了10余起规模较大的生物恐怖活动,导致50多人死亡,几百人感染致病,例如:1984年的潜艇事件,1995年的日本奥姆真理教生物武器计划,1998年的哈里斯事件,等等。

据初步估计,目前全球约有200个恐怖组织具备发动生物恐怖袭击的能力。

 目前生物武器控制的国际组织与条约还很不完善,实验室核查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

加之生物武器具有易携带、易传染、难监测、难控制等特征,因此《中国生物安全》认为,在核武器、化学武器得到相对控制之后,生物安全将成为最大的安全问题。

鉴于生物武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未缺席,因此《中国生物安全》认为,在未来战争中生物武器会不会缺席尚无定论,中国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三、     如何参与生物安全防护

保障生物安全,特别是防控重大疫情,迫切需要人人参与,只有人人安全,才能保障社会安全。

我们参与生物安全防护,要做到“五要、五不要”。

坚持做到“五要”:

l  要有生物安全意识和知识。我们要像防火灾一样,时刻保持高度的生物安全、药品安全意识。要经常到与疾病预警、动植物疫情监测有关的网站上了解生物安全动态信息与科技知识。

l  要有法治意识与行动能力。我们要理解或熟悉国家有关生物安全、传染病防治、食品安全、药品安全方面的法规与科技知识。

当遇到重大公共生物安全事件时,我们要遵循有关法规,听从政府有关部门与专家的意见。当发现重大传染病、动植物疫情时,我们要向当地卫生健康、农业农村、林业部门报告。

l  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平时,我们要保持“吃饭、工作、休息、锻炼”等四项基本活动的规律,科学工作、科学生活,勤洗澡、多换衣,多锻炼、少熬夜,不生病、少生病、晚生病。

l  要有科学防护能力。我们平时要学习一些自我防护知识,储备一些简单的防护装备与产品,比如空气净化器械、口罩、消毒用品、手套等常用保护用品,力争做到五主动:主动防护、主动监测、主动报告、主动隔离、主动就医。

l  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在疫病发生时,有钱没有用,有抗体最管用。平时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是应对任何新发传染病的最好手段。

必须做到“五不要”:

l  不捕捉、买卖、食用野生动物,坚持抵制任何危害保护动植物的违法行为。

l  不种植、养殖不熟悉的植物、动物,以免引起生物危害。

l  不携带任何生物体或标本出入境。

l  不出入有危险生物活动的场所,防止受到危险生物体的伤害和感染。

l  不开展不符合法律、伦理的科研活动。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