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情暖四季 美好生活”二十四节气养生课|小满过后,健脾祛湿是重点

2022-05-23 16:1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2022.5.21

壬寅年 乙巳月 甲戌日

“四月中,小满者,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小满

此谓小满也

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四月中,小满者

01

小满节气由来

2022/05/21

芒种不管

20

22

小满不满

小满,“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节气的气候特点是降水频繁,往往会出现持续大范围的强降水。小满节气后南方雨水渐盛,正如民谚云“小满,江河渐满”,小满反映雨水丰盈。另有解释是指北方麦类等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只是刚开始饱满,还未完全饱满。

小满的到来,意味着地下升起的阳气已充满地面,天地中阳气已经充实。此时,人身体内的气血是一个将满未满、小满的状态。

02

小满养生要点

2022/05/21

健脾祛湿

20

22

小满养生

小满意味着天气逐渐进入了暑湿的节气,尤其是南方多地,即将会迎来雨季,随着温度、湿度的渐增,加上南方人本身内湿较重,在内湿和外湿的共同作用下,给脾造成较大的伤害,到时候人体感受会非常不适,疲倦、腹胀、湿困、烦躁、失眠、感冒、食欲不振等不适开始缠身。

1、刮痧:

中医讲“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所以可以用刮痧的方法来达到降胃经、升脾经的目的。

降胃经:用刮痧板沿着胃经的线路,从上往下刮,也可以按揉“足三里穴”。

升脾经:用刮痧板沿着脾经路线,由下向上刮,也可以采用撞击血海穴的方法来升。具体方法是采用坐式,放松全身,两腿血海穴相互撞击(应掌握好力度)。

2、适当运动:

运动能提高新陈代谢,疏通气血,排出体内隐藏的湿气、寒气。夏天天气炎热,运动项目最好选择既能出汗,又不会太剧烈的,防止气随汗泄,防止中暑。

3、饮食注意:

少吃生冷冻饮

小满过后,人体阳气旺盛,阳气外浮于体表,人体毛孔腠理打开,开始排汗以适应热烘烘的气温。这时候很容易会过食冷饮、冰饮料,甚至很多女生会直接用水果代餐。

夏天人体阳在外阴在内,中焦脾胃功能本就相对较弱,而脾胃喜暖,生冷食物吃下去,相当于外邪入侵!加上暑多挟湿,脾喜燥恶湿,饮食上一味贪食过凉,直接损伤脾胃阳气,导致中焦寒湿凝结,不仅脾胃运化功能会直线下降,很多女生的痛经也是这样来的,所以不伤害脾胃,比吃什么都补!

少吃辛辣燥热

夏天,很多年轻人喜欢一边吃麻辣火锅,撸串流汗,一边吹着空调,喝着啤酒冷饮。

麻辣火锅、烧烤、炸鸡…现在的饮食习惯越来越重口味,一方面这些食物是热性的,像辣椒、羊肉;另一方面是烹调方式也是热性的,如煎、炸、烤,如果是阴虚火旺,肝肾阴虚的人群,夏天一定要少吃辛辣之品,这些都是伤阴的,会加重热证。

少吃肥甘厚味

所谓肥甘厚味,就是高脂肪、高热量、高糖分、过甜、过咸,还包括各种腌制品、点心、蛋糕、零食,糖分饮料等。

中医有句话叫“肥甘厚味伤脾”,经常大鱼大肉或高糖高甜,会阻碍脾胃运化,再加上炎炎夏日,很多人本来脾胃功能代谢就弱,再吃这些不消化的东西下去,无疑会助湿生痰。

03

小满节气食疗方

2022/05/21

健脾祛湿

20

22

小满食疗

小满如何滋补脾虚?

元释堂中医师推荐五个汤品,专调各种脾虚!

1、 脾虚夹湿

这类人常常表现为肢体困倦而重,或头重如裹,胸闷腹胀,食欲下降,口中粘腻无味,便溏,舌苔白腻。

推荐:南芪茯苓汤

▍材料:南芪(五指毛桃)30克,茯苓20克,猪骨500克,姜3片(2人份)。

▍做法:将猪骨焯水,药材洗净,一同放入砂锅中,大火烧开后关中小火煲1个小时,加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祛湿。

2、脾胃气虚

这类人常常表现为倦怠乏力,大便溏稀,食欲减退,神疲懒言,食后腹胀,脘腹隐痛,遇劳而发,口淡不渴,面色萎黄,排便无力,舌淡或伴齿痕、苔薄白,脉弱无力。

推荐:党参白术茯苓汤

▍材料:党参20克,白术20克,茯苓20克,鸡1只。(2人份)

▍做法:鸡洗净切块,焯水备用;将党参、白术、茯苓、鸡块一同放入锅中,加清水煮沸后,文火熬至烂熟,加适量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补气。

3、脾胃虚寒

这类人常常表现为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冷痛不适,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食冷或受凉后疼痛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食少,面色晄白,口唇色淡,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沉。

推荐:干姜胡椒猪肚汤

▍材料:猪肚半斤,胡椒5克,干姜5克。(2人份)

▍做法:猪肚洗净,置砂锅中,加水适量;加入以上调味料,以文火炖后即可服用。

▍功效:温中散寒。

4、脾胃阴虚

这类人常常表现为饥不欲食,肌瘦肤热,唇干少饮,脘腹痞胀,夜剧昼静,大便偏干、排出无力,手足烦热,嘈杂不适,舌质嫩偏润、苔少。

推荐:山药石斛水鸭汤

▍材料:水鸭1只、沙参30克、麦冬30克、玉竹30克、山药30克、石斛30克。(2人份)

▍做法:将水鸭、药材共同放入锅中,加入清水,慢火煮至肉烂熟,适量盐调味,食肉喝汤。

▍功效:健脾益胃、滋阴生津。

5、脾虚肝郁

这类人常常表现为胁肋胀满疼痛、或胃脘满闷,嗳气反酸,食少纳呆,口苦咽干,咽部异物感,大便溏薄,情绪焦虑或精神抑郁,睡眠欠佳,神疲乏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

推荐:佛手党参猪骨汤

▍材料:佛手15克、党参20克、猪骨500克。(2人份)

▍做法:将猪骨、药材共同放入锅中,加入清水,慢火煮至肉烂熟,适量盐调味,食肉喝汤。

▍功效:疏肝健脾,理气补气。

初夏温柔意正浓

小满已至

原标题:《“情暖四季 美好生活”二十四节气养生课|小满过后,健脾祛湿是重点》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