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上评|警惕“付费实习”乱象盘剥大学毕业生

澎湃特约评论员 朱昌俊
2022-05-25 13:05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评论 >
字号

近日,知名博主“王大力如山”曝光了几家知名券商研究所的实习生,冒充正式员工招聘实习生,帮其完成实习工作的事情。据其介绍,还有部分金融机构存在打着正式员工的旗号,大搞“付费内推”的现象。

被点名的中金公司、广发证券等,纷纷发布公告回应此事,表示在招聘过程中“不收取报名费、辅导费、中介费、手续费等任何形式的费用,且坚决抵制任何形式的付费实习行为”;人力资源部会与应聘者直接沟通,不会索取任何费用。

金融行业的“付费实习”、“付费内推”现象,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几年前就有媒体报道,高薪的金融业一直吸引着不少应届毕业生的目光,但实习岗位总是僧多粥少,所以一些中介瞅准机会,与金融机构员工里应外合,做起了明码标价的付费实习生意。比如,去国际投行实习一个月需要花17000元,去国内头部券商实习需要2万元……

而根据这次网友的爆料,一些知名券商的实习生也冒充正式员工来招聘实习生,并借此牟利,可谓是把某种行业“潜规则”演绎到了极致。

按说,毕业生进入金融机构实习,是一个双赢的事——毕业生获得学习机会、积累经验,金融机构也可以借此筛选人才。但一些中介和员工利用实习岗位的稀缺性搞起了“付费实习”,俨然把实习做成了赤裸裸的生意,不仅人为增加了毕业生的实习成本,过程中甚至还涉及欺诈。要知道,无论是实习生冒充正式员工招付费实习生,还是打着正式员工的旗号搞“付费内推”,都已经涉嫌违法。

从各大券商的回应来看,金融机构对于付费实习的做法毫无疑问是反对的。外界应该也相信,金融机构不至于要薅实习生的羊毛。但是,不管是中介从中牟利,还是内部员工、实习生动歪心思,金融机构都应该责无旁贷地强化针对性的规范,而不仅仅是重申立场。

实习生到底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获得实习机会的,有没有员工以招实习生和内推的名义在外招摇撞骗,金融机构理应多些觉察和防范,对于可能存在的乱象,就应该强化相应的规制,及时堵住管理漏洞。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时不时爆出职场潜规则等丑闻,已经为金融圈的公众形象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而付费实习、付费内推等乱象,又进一步增加了外界对于这个行业的不信任感。从重塑行业形象和公信力的角度来看,各金融机构也有必要以眼里容不得沙子的态度,对种种乱象来一个釜底抽薪。

当然,跳出金融圈来看,在如今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下,相关部门也应该更加注重防范一些机构和个人利用毕业生的实习、求职焦虑来牟利的倾向。如今年1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新修订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其中就明确“严禁以营利为目的违规组织实习”。

此外,也要警惕以实习和就业为名的诈骗现象的重新抬头。每一位求职者也应该多些审慎,莫迷信就业捷径。

    责任编辑:李勤余
    图片编辑:陈飞燕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