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民警3次劝阻小伙别被骗,他却说:其实我是卧底!

2022-05-27 13:0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推荐:平安浙江网

转自:中央政法委长安剑

特别提示:凡本号注明“来源”或“转自”的作品均转载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所分享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本号观点

大学毕业没多久的浙江杭州小伙小明(化名),不久前因为误打误撞,做了一回“卧底”。

  

准确地说,他是“潜伏”在电信诈骗群里,并摸透了骗局的全流程。之后,他还跑到派出所,送上感谢锦旗之外,还特意把手写的反诈宝典交给民警,希望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小明说“卧底”是自己的一次试验,可为什么还要来感谢派出所民警呢?因为过程中,有一个细节让年轻人“破防”了。

IT男碰到网络诈骗,被警方上门劝阻后还想着能不能去帮别人防骗

小明是杭州人,一位心思细腻的年轻IT男。大学里,他就喜欢钻研网络后台程序等一系列的内容,还和同学拿了不少奖。

  

不过,从象牙塔里走出来,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恰巧就是最容易被骗子盯上的目标。

  

今年2月份的时候,小明因为碰上了一个网络骗局,被警方预警到了。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长河派出所的民警上门反诈劝阻,和小明一聊,发现这个小伙子挺懂IT,但不太懂安全。于是,民警就花了点时间,和他做了反诈的科普宣传。

  

正是这一次科普,让小明打开了新的“世界”。这群网络电信诈骗的骗子实在可恶,自己又懂IT知识,能不能去帮别人不被骗?

  

光这么想还不够,小明开始关注各种电诈案件新闻报道、反诈视频和推文,并广泛搜集资料,总结出一套IT技术反制的方案。

  

直到今年5月,小明在网上冲浪时,又收到好些人要加好友的申请,一通过就发小红包,并邀请他进各种兼职刷单群。

这一次,小明没有拒绝。早已精通许多反诈理论的小明,很快发现这些诈骗群的模式和此前媒体报道过的基本类似:先用最简单的方式,让受害者收获一些小钱,然后开始慢慢把刷单平台转移到非法APP上。之后,需要受害者转账进行刷单,金额也会越来越大。通常,等上万元转给骗子之后,受害者就会被“踢”出局。

  

民警三度上门提醒:不管是不是在做实验,我们一定要当面确保你安全

很快,小明一步步按照骗子的指引,赚了一些小钱,并表达了自己的激动之情。随后,下载了骗子提供的非法APP链接。

  

小明跟记者说,其实他头脑非常清醒。能进入到诈骗群,一来可以对警方的反诈预警能力做一个漏洞测试,二来也希望能帮助同样进群的人,让他们免遭损失。

  

毕竟,很多人进群真的以为自己能赚到钱。

  

在这些群里,小明仔细观察每个人的发言,不断分析哪些是骗子的“托”,哪些是真实的受害者。

  

他总结说,那些帅哥美女头像,名字像小说主角的人,99%都是骗子。而一些“托”,会很积极在表明态度,比如说自己没钱,甚至会“质疑”是否是骗局。

“他们最终的目的,还是要让受害者‘沉浸式’受骗上当,演得非常逼真。”小明说。也就在这个时候,他开始连续接到派出所的反诈预警电话。

  

“第一次,是我用手机号,通过4G登录骗子的APP,刚登录没多久,派出所就打来电话了。后来民警上门劝阻,我还和他说,警官,你把我的预警紧急程度排在最后吧,我不太会上当。”

  

没过几天,因为不想再麻烦民警,他换了个手机卡再次登录APP,没想到派出所又打来电话。这次,小明还和民警交流起了经验,“我发现,如果受害者用wifi登录诈骗APP,有可能不太会被预警到,希望能再研究研究。”

  

一番话,把民警都给弄懵了。小明说,当民警第三次上门的时候,自己又愧疚又感动。那天接近凌晨12点,民警上门劝阻的路上还把手机摔坏了。民警和他说,“不管你是否是做试验,不管再晚,我们一定要当面确保你的安全。”这句话,让年轻的小明“破防”了。

小伙上门送去锦旗,还拿去了自己写的反诈宝典

5月22日下午,小明特意印了一面锦旗,送到连续三次给自己上门反诈的长河派出所,说要表达自己的感谢。

  

锦旗上,写着“一心尽责善劝勉,三顾反诈卫民财”。小明很骄傲跟民警说,这首诗是自己想的,也感谢民警为自己的“卧底”操碎了心。

  

除此之外,小明还把自己“卧底”的情况一五一十和民警做了解释,并交给民警自己亲身经历的刷单诈骗套路流程,希望民警在未来的反诈中,能提醒更多的人。

  

这份手写的反诈宝典,收录了小明这几个月的反诈成果,字里行间都是熬夜的“心血”,有些内容对于案件侦破起到了一定作用。

 

民警也蛮感动,眼前这位有些害羞的年轻人能有这么一份心,也不枉费自己连续三次上门,手机还摔坏的结果了。

  

虽说如此,小明还是有些遗憾。他说,自己当时主动加了一些蒙在鼓里的受害者,告诉他们被电信诈骗了,“但很多人都不相信我,还把我删了。”

  

印象最深的一次,有一个受害者骂小明是骗子,然后把他删了。不料三天之后,又重新加回了小明,说自己真的被骗了,希望小明帮他找回被骗的钱。

  

“我也很无奈,只能让他报警。我也告诉他,以后也不要再去网上搜什么‘如何把被骗的钱找回来’之类的内容,很可能会二次被骗。”

 

民警拍拍他肩膀,“只要像你这样的热心年轻人越来越多,被骗的人也会越来越少的。我相信是这样。”

  

警察蜀黍看小明这么热衷反诈事业,便邀请他加入长河派出所反诈志愿者,他也欣然答应了,并表示只要有需要他会把这些经历讲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能帮一人是一人。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