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发照片原图存在风险?泄露个人隐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2022-05-30 16:2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手机中的数码照片会存储

包含拍照的时间、地点、设备参数等信息

当我们发送原图时

会将这些隐私信息一并发送出去

带来安全风险

近日,

#一张照片能暴露多少隐私#的话题

冲上微博热搜

引发关注和热议

群聊时,随意发送照片原图

会泄露家庭住址等信息

除了在群聊中发送原图

短信、邮件

或是其他传输工具发送原图

都会将附带信息一并发送

我们日常生活中,用手机相机记录的每张照片中都有详细的Exif信息,当你发送原图后,相片中的Exif信息也会毫无保留地传出,任何人都能读取其中的机型型号、镜头参数、拍摄时间以及地理位置信息。

比如,你在自家窗口拍摄了一张风景图并发送原图到群里,这就相当于给群里所有陌生人公布了你家GPS位置数据,甚至通过拍摄时间与拍摄角度分析,还可能准确推断出你家的楼层和门牌号,同理,通过短信或者邮件发送的原图一样能暴露这些信息。

下面

我们通过一个案件来看看

侵犯他人隐私要负哪些法律责任?

网友的“随手拍”

最终把自己“拍”上了法庭

5月24日,江苏省睢宁县人民法院通报了一起侵权案件,两名男子在个人社交账号发布了他人争吵的视频,法院判决发布人不仅要公开赔礼道歉并支付相关费用,还需要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

该事件中,作为原告的杜女士,在公共场所与公婆发生争吵,随后争吵的情景被人拍下来发到了网络上,而且她的姓名、家庭住址、家庭关系等一系列的隐私信息,都被人和视频一起公之于众,而且冠之以“泼妇”“母老虎”等负面评价。

这种做法不但严重侵犯了杜女士的隐私权,而且在不了解内情和真相的情况下,对她个人作出极为负面的评价,同样是对她合法权益的严重侵犯。

网友的“随手拍”,最终把自己“拍”上了庭,“拍”成了被告。最终被法院判决不但要向原告杜女士赔礼道歉,支付因为官司产生的相关费用,而且还要作出精神损害方面的赔偿,最后的赔偿金额达到了近万元。

泄露个人隐私

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四条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十条 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不得从事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利益的个人信息处理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二十六条 在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应当为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并设置显著的提示标识。所收集的个人图像、身份识别信息只能用于维护公共安全的目的,不得用于其他目的;取得个人单独同意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

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致使违法信息大量传播的;

(二)致使用户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致使刑事案件证据灭失,情节严重的;

(四)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九条 网络服务提供者拒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致使用户的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的规定,以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定罪处罚。

如何避免此类问题?

建立陌生人群聊中隐私防范意识

尽量不发实拍照片

发送时也尽量不去勾选原图

微信团队此前也做出过回应

↓↓↓

如今,任何智能手机拍摄的照片,都含有Exif参数,可以调用GPS全球定位系统数据,在照片中记录下位置、时间等信息。无论你用微信、短信、邮件或是其他传输工具发送原图,都会将附带信息一并发送。不过,朋友圈发送的照片都经过系统自动压缩,不带位置等信息。

实在担心的话,可以避免发原图,或者关闭定位。还有一招绝杀,P完图再发。

总之,解决问题的方法很简单:

①避免发原图

②实在必须发,那就关掉手机定位

③绝杀招:P图

数据显示

44.4%的网民遭遇网络安全问题

8招教你保护个人信息

↓↓↓

违法犯罪不可取

网络环境靠大家

原标题:《发照片原图存在风险?泄露个人隐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