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儿童友好,城市规划师在行动

2022-06-01 18: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1996 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联合国人居署正式提出“儿童友好城市倡议”,旨在创建安全、包容、充分响应儿童需求的城市和社区。

截至 2018 年,儿童友好型城市倡议已经深入全球 38 个国家,3000 多个城市和社区积极参与,覆盖了 3000 多万名儿童,并形成 9 条基本原则。

图源: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构建儿童友好型城市和社区手册》绘制

2009 年,由国务院妇儿工委等部门主办的“创建儿童友好城市高层论坛”在南京举行。

2010 年,国务院妇儿工委起草《中国“儿童友好城市”的创建目标与策略措施》,鼓励地方政府制定有利于儿童发展的公共政策。此后,我国兴起“儿童友好城市”的创建。

2016 年,中国儿童友好社区工作委员会成立,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及研究,并于 2019 年颁布《儿童友好社区建设标准》。

2021 年,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全面推动儿童友好理念深入城市规划,并将 100 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试点列入“十四五”期间的重大工程。9 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 年)》,要求未来十年落实儿童优先原则,大力发展儿童事业。10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 23 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不少领域的适儿化改造要求与规划师工作息息相关。

开展“空间适儿化”行动

对公共服务设施及商业设施进行适儿化建设与改造,配备母婴室、无障碍设施、第三卫生间等服务设施,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便利。

图源:“宝安女声”公众号

深圳宝安区福海街道新田社区母婴室:配备了洗手台、婴儿护理台、婴儿安全座椅等专用设备,分设哺乳区、护理区、休憩区,满足社区母婴群体在公共场所日益增长的母乳喂养需求。

开展“阅芽”行动

结合城市公共图书馆及社区图书室等阅览设施设置儿童阅览区,为儿童创造可以体验阅读乐趣、培养阅读习惯、探索知识的空间。

图源:“洛嘉儿童”公众号

上海新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青少年图书馆:在社区内为儿童提供一个安静、舒适、充满童趣的阅读空间。

开展“社区球场”行动

结合老旧社区改造,利用城市空地、转角土地、公园绿地等空间进行社区球场的建设与改造,满足儿童运动锻炼的需求。

图源:“上海长宁”公众号

图源:大众点评@beng

上海新泾体育之光公共运动场:利用转角土地打造露天篮球场,为周边社区儿童提供了便捷可达的体育活动空间。

开展 “彩虹学径”行动

通过学径串联学校、课后学堂、文化活动室、幼儿园、共享图书馆、社区等儿童主要的活动场所,构建步行环廊体系,为儿童打造安全畅行的上学与归家路线。

图源:谷德设计网(gooood.cn)

深圳百花街道:通过打造彩色斑马线、彩虹自行车道保障儿童出行安全,提高儿童出行体验。

开展 “社区农场”行动

结合社区公共绿地或废置空间,通过自然化微改造的方式激活社区废弃空地和空间,为儿童营造绿色自然的社区居住环境、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图源:景观中国(landscape.cn)

北京海淀区“众享荟”花园:社区儿童在责任规划师的带领下自己动手,共同创造心中的理想花园,在 15 次花园建造活动中发挥儿童的创造力,深刻领会绿色生活的理念。

开展 “游戏角落”行动

结合现有社区街头广场、绿地进行改造,采用安全、绿色的材料,增设适儿化的游玩设施,为儿童打造安全有趣的游戏空间。

图源:“cityif”公众号

北京石景山区老山街道老山东里北社区公共空间——“交融之地”:结合炼钢工艺特点设计可供儿童互动玩耍的场地,使儿童在活动时可以感受首钢精神与工业文化。

转自公众号“申客思享会”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