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夏天到了,小朋友出现这3种状况要当心

2022-06-02 14:2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沈慧慧 上海市护理学会 收录于合集 #护健图文 270个

作者简介 /Profile/

沈慧慧(1976—),女,主管护师,本科,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儿科护士长,主要从事儿科护理。

国际儿童节定于每年的6月1日。它是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抚养权,为了改善儿童的生活,为了反对虐杀儿童和毒害儿童而设立的节日。

今年的儿童节更是意义非凡,不仅是小朋友们的节日,也是上海全面复工复产的第一天。

夏季阳气旺盛、万物生机活跃,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是小儿生长发育的良好时机,但也是一些疾病的高发季节。所以做好小儿夏季常见疾病的预防和生活保健十分重要。

图源:作者提供

中暑

中暑是指在温度或湿度较高、不透风的环境下,因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或汗腺功能衰竭,以及水、电解质丢失过多,从而发生的以中枢神经和(或)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据研究显示,儿童比大人更容易中暑。小朋友们身体各个系统发育还不完善,体温调节能力差,中暑风险更高。今天好不容易解封了,很多家长都迫不及待带着孩子出来玩,但近期天气闷热,尤其要当心孩子会不会中暑。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中暑?

先兆中暑 中暑前,通常会有一些先兆反应,比如无力、多汗、口干、脸颊通红、皮肤起痱子等。

轻度中暑 婴幼儿会表现出嗜睡、烦躁不安、呼吸加快、面部潮红、多汗、运动不协调等症状。会表达的的小朋友则会说自己头疼头晕、恶心呕吐、体温突然升高并且高于38℃。

重度中暑 重度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3种情况。

热痉挛 孩子在剧烈运动后,腹部、胳膊或腿部出现肌肉抽搐。

热衰竭 孩子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低血压、皮肤湿冷等情况,严重的甚至可能晕厥、短时间意识模糊。

热射病 除了呼吸衰竭的症状,还同时伴有明显的神智改变,呼吸、心血管、凝血都可能出现问题。体温升高,甚至超过40°C,出现虚脱,昏迷甚至休克、死亡等情况。

图源:作者提供

如何处理?

如果孩子出现先兆中暑症状,要让其尽量待在凉爽、通风的地方,减少出汗,适当喝点温水。切记不要因为贪凉而给孩子喝冰水,会导致胃肠道反应。

当症状比较严重,孩子已经发烧时,要采取物理方法进行降温。当孩子出现热痉挛症状,身体抽搐,在将其转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以后,可以拉伸及按摩肌肉,缓解痉挛产生的不适,必要时马上就医。

简单来说,当孩子出现中暑症状,可以按照“转移阵地—适当降温—补充液体”3个步骤来处理。

图源:图虫

感冒

感冒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性疾病,多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等引起。临床表现为鼻塞、喷嚏、流涕、发热、咳嗽、头痛等。

儿童的鼻腔比成人短,鼻毛稀疏,黏膜柔嫩,血管丰富。往往遇到轻微的感染,就会有感冒症状出现。

各种病毒和细菌都可以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尤以病毒为多见,约占原发性感染的90%以上。病毒感染后,上呼吸道黏膜失去抵抗力,细菌可乘机侵入,并发较严重的细菌感染。另一方面,在高温季节,孩子的衣着单薄,汗腺敞开。如果突然进入有空调的室内或车内,会使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孔闭合,交感神经兴奋,内脏血管收缩,胃肠运动减弱,从而导致腹痛腹泻、鼻塞、咽喉痛等症状。

如何预防感冒

家长们要注意给小朋友们均衡饮食,每天要进食蔬菜、豆制品、蛋、鱼、肉、牛奶、水果等。夏天,如果长时间待在有冷气设施的地方,记得给孩子加1件薄外套,到了室外再脱掉。科学使用空调、电风扇等,不要把室内温度调得太低,一般情况下,室内与室外温度之差不超过7℃。另外,还要注意带小朋友进行适宜的户外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图源:作者提供

如何处理?

多休息,室温别太低

在感冒后,家长要保证宝宝有足够休息的时间,即使处在恢复期,症状减轻了也应该限制宝宝的活动。要经常给房间通风,保持室内空气循环对流。使用空调时,室温不要太低,一般维持在26度左右即可。

多补充水分

由于外界温度较高,机体水分流失速度加快,夏季感冒后的水分补充十分重要。而婴幼儿最让人担心的是“脱水症状”,无论是母乳、牛奶或是白开水,都可以起到补充水分的作用。

反复高热、咳嗽必须就医

轻度感冒一般持续约1~2天可自行缓解。而反复高热不退超过3天以上,反复咳嗽超过5天以上,且伴有寒颤、头痛甚至惊厥等,请家长带孩子及时到医院就诊。

洗澡勿受凉

对发热的儿童来说,适当洗温水澡对降温有利,只要保持室温、不受凉就可以了。

图源:图虫

痱子与湿疹

痱子 是在高温闷热环境下,大量的汗液不易蒸发,使角质层浸渍肿胀,汗腺导管变窄或阻塞,导致汗液滞留、汗液外渗周围组织,形成丘疹、水疱或脓疱,好发于皱襞部位。

湿疹 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

而痱子和湿疹出现的原因不同,分别是湿热和干燥摩擦。所以在治疗上,一个需要干爽降温,一个则需要保湿。

如何区别?

看发生部位

痱子 多见于出汗较多、皮肤褶皱较多的部位,如腋窝、肘窝、脖颈部、屁屁、后背等。

湿疹 可见于全身,多见于面部,比如前额、眉弓、面颊和耳后等部位。

看季节

痱子 多发生在夏季。

湿疹 可以发生在任何季节,秋冬季更高发些。

看症状

痱子 刚开始时是局部皮肤发红,继而出现大面积红疹,同时有瘙痒和疼痛的表现。

湿疹 成片出现,皮肤损伤表现较严重。

图源:作者提供

如何护理?

痱子

保持室内通风凉爽,减少带孩子外出;

保持皮肤清凉干爽,温水洗浴;

避免让孩子剧烈哭闹,减少皮肤摩擦。

湿疹

轻度湿疹注意保湿,严重者及时就医用药;

饮食上忌海鲜、肉类、蛋类;

结痂后用浸凉水的毛巾按摩;

穿棉质衣服,避免穿合成纤维或毛质衣服。

夏季开胃解暑小妙方

材料 乌梅8枚、冰糖少许

制作方法

乌梅8枚用刀切碎;

将碎乌梅连核一起放容器中加2碗清水浸泡30分钟;

上灶大火烧沸,再小火烧20分钟;

将乌梅汤盛出,加冰糖调味即可。

适宜人群

6个月以上的小朋友

乌梅味酸性温,能开胃消食,收敛生津。对于腹泻的宝宝有很好的收敛止泻作用。饮用之前过滤掉乌梅渣,根据小朋友的口味适量加入冰糖。

图源:作者提供

版权所有:上海市护理学会

原标题:《【意义日历】国际儿童节|夏天到了,小朋友出现这3种状况要当心!》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