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过端午·品非遗|一念安康,一生平安

2022-06-02 22:1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作为世界级非遗文化和国家法定节日的端午节,有着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和丰富文化内涵,关键在于活态传承。可喜的是,当下仍有不少对端午文化有着深刻理解的“守艺人”,平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本着树立一颗匠心、掌握一门手艺的坚守,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带领大家绣荷包、做面塑、做泥塑等,推出了具有端午文化平凉色彩的文创产品,让更多人了解、认同、欣赏非物质文化遗产,使端午文化融入时代大潮,被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守艺人”端午节传非遗↓

端午安康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

汉字“端”有“初始”之意,

是仲夏的开端,盛夏的起始,

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

于是便有了“端午”之称。

有人说这是吃粽子的节日,

也有人说这一天是为了纪念屈原,

还得赛龙舟、挂五彩、插艾草、饮雄黄...

家家热闹,岁岁安康。

端午安康

端午安康

端午的起源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

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来源:市文化馆

编辑:市文旅局信息统计科

备注 | 平凉文旅旨在宣传平凉文化旅游,欢迎转载。部分文字、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原标题:《过端午·品非遗|一念安康,一生平安》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