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星辰大海,万里征途——嘉兴女婿陈冬担任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指令长!

2022-06-05 16:5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今天上午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浩瀚太空再添一抹中国红!

这次奔赴星辰的三位航天员中,

有一位地地道道的“嘉兴女婿”,

他是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指令长:

陈冬!

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由航天员陈冬、刘洋和蔡旭哲组成,由陈冬担任指令长。

陈冬是河南人,但他还有个身份是嘉兴女婿,他的“飞天梦”起航地正是在嘉兴。

陈冬出生在洛阳,求学在长春。2001年,从长春飞行学院毕业后,陈冬被分配到驻嘉某部,成为一名飞行员。“在嘉兴工作了6年时间,3年安全飞行1500个小时,还去读了个研究生。”认识陈冬的人,都知道他是个很稳妥又上进的人。

在嘉兴工作期间,经人介绍,他认识了一个美丽的嘉兴姑娘汪晓燕。陈冬对嘉兴这个地方很有感情,对汪晓燕也看对眼了。两人很快走到一起。

婚礼第二天,陈冬因为任务不得不离开,一去就是半年。汪晓燕虽然不舍,但心里也做好了准备,“这就是他的事业,我必须支持他!”

婚后的日子,聚少离多,汪晓燕仍然上班、下班、跟着父母生活。2010年,一个新的生活转折点来了。陈冬顺利通过航天员选拔,成功入选中国第二批航天员。为了更好照顾他的生活,汪晓燕需要跟随他去往北京。

“当时,心里肯定是舍不得的,家里就她一个女儿。”但汪晓燕的父母没有太多话,反而支持汪晓燕只身去往北京,“好好照顾他!”

从熟悉的江南水乡来到人生地不熟的首都北京,一切新鲜又充满挑战,汪晓燕不断让自己去适应、融入。次年,她有了身孕。为了不让陈冬分心,汪晓燕父母把女儿接回嘉兴,直到生产完三个月后才回北京。

作为航天员的妻子,除了照顾双胞胎孩子的生活起居,汪晓燕承担了更多,她也越来越独立,因为她知道,把家料理好,就是对丈夫最大的支持。

2016年6月,陈冬与景海鹏一起入选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两人配合十分默契,陈冬也成为我国第二批5名男航天员中首位实现飞天梦的人。

“陈冬这孩子出息,晓燕跟着他也越来越出色了,几个孩子也不错。”退休教师余锡九在谈到侄女一家时,总是不禁夸赞。和他一样,在嘉兴、在洛阳的家人们、老师们、朋友们也都在时刻关注陈冬一家的动态。

为了更好帮助孩子们,如今,汪晓燕父母也搬到了北京,和他们一起生活。在回嘉兴的一次聚会中,陈冬这样感谢家人、老师、战友、朋友们的支持,“谢谢你们一如既往地支持我、鼓励我、陪伴我。这枚军功章也有你们的一半!”

此次,经全面考评,陈冬入选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乘组并担任指令长。他们三名航天员在轨驻留期间,将迎来空间站两个实验舱以及天舟五号货运飞船、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来访对接,并与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进行在轨轮换,于12月返回东风着陆场。

让我们一起为这个嘉兴女婿加油!

彩蛋

在嘉兴工作多年,陈冬也多次谈到一些有趣的儿时回忆,以及自己的飞天志向。

一起来看看,他是怎么样走上“星辰大海”征程的。

关于名字、老师和志向

有人问我,为啥给起名叫陈冬?这是我父亲起的名。我父亲的生日是11月10日,在冬季;我出生在12月20日,也是冬季,何况又快到冬至了,父亲就给我起了这个名字。

说来也巧,我的双胞胎儿子生日是12月21日,跟我的生日就相差一天,也出生在冬季。说到双胞胎孙子,我父亲笑着说:“这是巧合,也是缘分。”

说起老师,记忆真深。姚志强老师是我在洛阳市二十二中(原洛阳铜加工厂职工子弟中学)读初中、高中时的班主任。当时的我,深得班主任的赏识和信任。从初一到高三的6年,我一直担任班长。

那时,姚老师只有20多岁,和我们班上的学生年龄差距不大。年轻爱运动、喜欢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的姚老师,影响了少年时的我。

有一次,我还和姚老师说,将来也想当一名像您一样的教师,这样既能教书育人,又能保持学习、运动的习惯。

说起来,还是姚老师鼓励我参加飞行员考试的。

读初中时,因为好奇,我常去图书馆找有关卫星和天空的书看。1996年,姚老师的一名学生成功考上了飞行员。这事对我和其他学生是很大的鼓舞。

当时,我是校足球队队长,姚老师也鼓励身体素质出色的我参加飞行员考试。姚老师对同事说,“陈冬身体素质好,性格沉稳,成功率应该是比较高的。”这无形中,让我坚定了自己的志向。

考不上军校就去当兵

我从小就是同学、同伴中的“头子”,最大的特点是爱运动、爱学习。上学时,当了十几年班长,厂里的同龄人都愿意找我玩。

我上的是父亲工厂里的子弟学校,就一直住在家里。但我的事很少让父母操心,可以这样说:我从小是一个比较让父母放心的人。

我父亲说,小时候的我,最爱打篮球、游泳,做完功课就喜欢参加体育运动。虽然说很爱学习,但也很爱玩。父母从未干预过我,甚至还鼓励我要有好的身体,才会有好的未来。

我的父亲非常崇拜军人,这一点也影响了我。父亲从小跟我讲“谁是最可爱的人”,还陪我一起看三大战役的电影,这些都或多或少影响了我。

上高中的我,曾跟父亲说起自己的志愿,高考就要考军校,考不上军校就去当兵。父亲听了我的愿望,非常支持。

1996年11月,军队院校招收飞行员。当年第一次体检过关后,次年3月,我又参加了在郑州举行的第二次体检。两次体检都过关后,我和父亲对当飞行员的事有了很大期待。

1997年6月,父亲陪我到济南参加第三次体检。当时体检一出来,我就跟父亲说,视力可能有点下降。父亲安慰我,没事的,7月份就要高考了,高考考好就行。

当年8月,高考分数揭晓,我以620分的优异成绩远远超过了一本分数线。招生组来了后,校长和我父亲见到了长春飞行学院招生的同志。

事后父亲说“看了高考成绩,招生的同志说,我们从没看到(报考飞行员的)高考有这么多分的学生。”

再后来,我很幸运地进了长春飞行学院,开启了我的飞行梦想。

原标题:《星辰大海,万里征途——嘉兴女婿陈冬担任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指令长!》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