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农事正忙,耕耘希望 | 今日芒种

2022-06-06 17:2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八个节气,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表示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此时太阳到达黄经75°,每年公历6月5日到7日之间交节。

 

芒种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泽草所生,种之芒种。”东汉郑玄解释道:“泽草之所生,其地可种芒种,芒种,稻麦也”。《月令集解》中解释为:“芒种,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北宋马永卿在他的笔记《懒真子录》亦有记载“此时有芒者,麦已熟,是指麦熟可收,稻过此时不可种。”对于我国广大农民来说,用一个字来形容此时节,那就是“忙”。“忙着收,忙着种”。“杏子黄,麦上场,栽秧割麦两头忙。”芒种时节农民要兼顾收和种两件大事,收就是收小麦,耕耘浇灌,谷物满仓,农民的希望就在这一片沉甸甸的麦穗里;种就是种玉米、种稻谷,随着一粒粒精神饱满的种子播种到位,农民又开启新一轮的耕耘与盼望。芒种时节雨量充沛,龙卷风、冰雹、大风、暴雨、干旱等灾害天气时有发生。农人必须抓住短暂的晴好天气,抢割、抢运、抢脱粒、抢播种。俗话说“春争日,夏争时”,“争时”是这个忙碌的时节最好的写照。人们常说“三夏”大忙季节,便由此而来。

正在收割的小麦

 

忙着插秧的农民

 

耕种出苗的玉米

古时候芒种分为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在这一时节,螳螂上一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而破壳而出小螳螂;喜阴的伯劳鸟开始在枝头出现,并且感阴而鸣;与此相反,反舌鸟因感应到了阴气的出现而停止鸣叫。

芒种之后,江南至江淮一带,长江中下游地区将陆续进入长达近一月之久的梅雨时节,小暑之后才陆续出梅。“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梅雨这一称谓,借用了梅子成熟这一物候,为人们所熟知。早在东汉《四民月令》的占候歌谣中便有了“黄梅雨”的说法。“梅”与“霉”谐音,在漫长的一个月雨季里,也是霉菌容易滋生的季节,人们应注意霉菌滋生。

古人从“阴阳五行学说”的角度认为,进入芒种节气,心阳旺盛,要适当地晒太阳,以助阳气的生发。同时要小心心阳过盛,以免形成心火,出现焦虑、焦躁的情绪。暑湿之邪容易伤害脾胃,一定要注意避暑祛湿。那就不得不说一下“酸梅汤”,夏喜“酸”,“酸梅汤”可以使人们胃开脾健,“酸梅汤”在中国已经有3000年的历史。《周礼》中有“六饮”,其中的 “醷”,也就是梅浆,是以梅汁制成的饮料。另有“日食一梅保平安”,“梅子除三毒” 的说法,说的就是青梅有避暑祛湿的功效。

酸梅汤

芒种时节有“祭祀花神”的习俗,南朝梁代崔灵思《三礼义宗》说:“五月芒种为节者,言时可以种有芒之谷,故以芒种为名,芒种节举行祭饯花神之会。”《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记录了大观园中祭花神的场景:“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然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摇,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进入炎夏,百花开始凋零,民间人们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为花神饯行。

芒种,是丰收的喜悦,是“忙”在田间地头的应接不暇,是全家的生计,是盼望、是喜悦、是欣慰;芒种,也是蕴藏着耕耘与希望的季节,承载着中国农民身上厚重的农耕信仰。人们收获生计,耕耘希望,虔诚地插下一株株秧苗,播种每一粒种子,埋下对秋季丰收的期许,播种、安苗、祈谷、求安,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对于中国农民而言,芒种时节大于天。

文/Pierre 审核/tammy 编/angel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