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巾帼风采】 从“海军蓝”变身“防疫白”,这对伉俪甘做“疫”线上的螺丝钉

2022-06-06 17:3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在上海奉贤区庄行居委的志愿者队伍中,有这样一对来自江西的夫妻,两人都曾为海军战士,退役后来到“第二故乡”奉贤。面对疫情,他们闻令而动、勇担重担,持续奋战在社区抗疫战线上。经过50多天的并肩作战,他们被居委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亲切地称为“罗大哥”“俞大姐”!

罗家斌(二排右五),1991年12月入伍,服役于海军辽宁某部,1994年退役。

俞丽,1993年12月入伍,服役于海军辽宁某部,1996年退役。

2022年3月28日,夫妻俩得知庄行居委会招募抗疫志愿者后,第一时间就前往居委会申请报名。登记完简要信息后,他们就留下一句话:“我们是退役军人,家里都安顿好了,可以随时执行抗疫志愿服务任务!”

为了打好有准备之仗,并非土生土长的他们首要工作就是“勘察地形”。他们主动了解庄行居委辖区的基本情况,做到对小区点位、居民户数、疫情分布、高龄老人等心中有数,为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他们了解到,庄行老街全长约1400米,登记居民2440户,共计5383人,是庄行镇此轮核酸筛查人数最多的一个村居。划分的12个片区中,有门面房、公房、私房、厂房,还夹杂着一些宅基房,地形不规则,结构很复杂,高龄老人很多。

夫妻俩心中“有了谱”,随即奔赴抗疫点位。他们积极响应居委的分工安排,始终冲在第一线:协助核酸检测、集装抗原试剂、搬运保供物资、分发抗原试剂……做志愿者的日子,每天早上5点出门,到晚上天黑才结束,深夜归家也是家常便饭。

罗家斌有着23年党龄。在这次不间断的志愿服务工作中,他虽默默无闻,但却一次次扛起重担,甘于在战线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装卸搬运保供物资、上门分发生活物资、整理发放防护物资、协助安排任务转点等,最需要力气、最麻烦的工作,他都敢为人先、冲锋在前,展示着“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退役军人风范。

俞丽曾担任过海军报务员,经过专业训练,记忆能力比较强。在20多次的核酸筛查中,她巾帼不让须眉,有序高效地做好名单核对、呼叫通知、扫码封管、抗原发放等工作。她以极强的执行力,善于沟通、耐心细致的做法,赢得了工作人员和居民的认可。除此之外,她还主动承担值守居委会、问询接访、收集病历卡和配药等工作。对于居民口述的住址与电话信息,俞丽记在脑海,以速记形式高效登记,快速处理居民诉求。

为居民配药,时间急迫、专业性强且工作量大。有时候,一天要配70余份药,志愿者要在庄行和南桥的五大医院之间奔波。配药小组共有5名成员,每天要解决几十户居民的配药需求。为了高效完成好任务,俞丽坚持“想好了再干”,每天根据配药需求与其他志愿者分工协作,牵头带领小伙伴逐步优化流程,并主动承担大部分医药费垫支和繁杂的发药工作。配药工作中的对药与算账最为麻烦,她坚持反复梳理核对,确保药不出错、钱不乱花。一天下来,她和配药组小伙伴仅有不到30分钟的午餐和休息时间。

直到今天,这对夫妻搭档依然战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用实际行动守护着“第二故乡”。他们还鼓励居家上网课的孩子运用周末和假日等休息时间,加入志愿者队伍,努力做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一个多月来,父母总是早出晚归,奋战在社区抗疫一线,我很想和他们一起为抗疫贡献力量。在4月的一个周末,我终于有机会成为配药小队成员。能与他们并肩作战,能作为战疫一份子,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多了不平常的经历,我很自豪!”他们的女儿这么说道。

行胜于言,守护上海、守护“第二故乡”,我尽心、我行动!夫妻俩从“海军蓝”变身“防疫白”,把时间都交给这场战斗,不问岗位、不谈困难,倾尽全力、不计得失。

原标题:《【巾帼风采】 从“海军蓝”变身“防疫白”,这对伉俪甘做“疫”线上的螺丝钉》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