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企业投资拉美需要智慧

欧阳俊/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研究中心特聘教授
2017-11-02 17:46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中化盯上全球锂资源巨头:欲购智利SQM价值约40亿美元的股份”。这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特别是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企业走向拉美的又一则新报道。诸如“马云成为阿根廷、墨西哥两国总统座上嘉宾”“巴西称中国为‘白衣骑士’”这样的国内媒体评论频频出现,读者阅后大约都能产生中国企业在拉美广受热捧的成功印象。新闻背后,中国企业在拉美的收获是否达到了预期,是否受到当地社会各界的欢迎与支持,如何才能做得更好?

小马过河,甘苦自知

以前,少有媒体追问企业“走出去”之后的经营情况。按照国人“报喜不报忧”的传统,一个自然的猜测是——企业的情况也许不好意思说出口。近年来,偶见一些深度报道触及到“走出去”企业的效益问题,但多半是个案的讨论,结论也常常归咎于偶然的政治因素或人为因素。

不过,我们去年曾在一个中部省份开展了一次企业匿名调查,结论能让人头脑更为冷静一些。调查结果显示,该省半数 “走出去”企业未能实现“走出去”的预期。如果能客观地思考,应当承认,这样的结果和中国企业所拥有的对外投资经验更为匹配一些。对于刚刚富起来的中国而言,企业主动对外开展的贸易和投资活动,很多都属于“勇敢的第一步”。能走出去,已经是很大进步;要说赚到“盆满钵满”,恐怕是过高的要求。

但是,根据调查结果分析,那些不达预期的企业主要是因为盲目而莽撞的投资行为——不知道出去干什么,不知道出不出得去,投资盲目;不知道去的地方有什么风险,不知道如何规避,行动莽撞。从这个结果来看,我们不得不叹息,中国企业需要学习的确实还有很多。

企业天然以赢利为目的,不赚钱显然不是长久之计。要走得出去,更要行稳致远。所有“走出去”的企业都必须比在国内经营更加努力、更讲策略,去拉美的企业尤其应如是。

走进拉美,投资方向需要进一步差异化

拉美与中国距离遥远,语言文化差异大,运输成本高昂,投资拉美不可避免会面临较大的风险。凡是高风险处,必然有高收益者。要想在拉美有所得,必须琢磨清楚自己“走出去”做什么。

企业“走出去”通常有三种目的。一是获取资源。更便利地利用东道国及其周边廉价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寻求降低生产成本。二是占领市场。通过投资东道国实现当地生产,以规避可能的贸易壁垒,降低运输成本,以更好开拓东道国及其周边市场。三是获得非市场化的资产。这些非市场化资产对于企业发展、提升核心能力极具战略性,如技术、工艺、创意、管理等知识型资产。当然,走出去也可能单纯为了全球配置资产。

目前来看,中国企业走向拉美是以获得资源为主要目的的。据拉加经济委员会测算,2010年-2014年,中国对拉美投资资金90%以上流向了采掘业。拉美自然资源富集,开采成本相对低廉,中国企业这样选择无疑是具有经济理性的,符合初步投资的规律。不过,拉美国家对中国企业这样的投资结构并不满意,他们抱怨中国投资项目的价值链条短,对当地工业化进程、就业和税收贡献不足。而且,由于资金扎堆于资源能源领域,拉中企业之间频发恶性竞争,造成不好影响。

下一步中国企业要继续走向拉美,就应适当分散投资领域,适当延长在当地的产业链长度。拉美诸国虽多属发展中国家,但经济整体水平较高,潜在市场空间广阔。在拉美投资设厂,可以节省大量的运输成本,不仅有助于更好开拓当地市场,还可以就近开拓北美市场。近年来,中国劳动力成本相对拉美上升,使得在拉美投资设厂更加可行。事实上,已有不少中国企业看到了这一机会,在拉美投资加工制造项目,只是规模偏小,生产链条偏短,技术含量偏低。

走进拉美,投资活动需要更加倚重专业服务

企业成功“走出去”需具备三种优势。一是竞争优势。若企业想要在另一国家进行生产,与当地企业竞争,必须拥有自身竞争优势,而且这些优势足以补偿国外生产经营的附加成本。二是内部化优势。企业对其优势进行跨国转移时,必须考虑到内部组织和外部市场两种转移途径,只有当前者所带来的经济利益较后者大时,对外直接投资才可能发生。三是区位优势,即企业把在母国生产的中间产品从空间上转移到别国,并同该国的生产要素或其他中间产品结合以后,能够获得最佳利益时,才会在国外进行投资和生产。

然而,即使具备上述三种优势,但不能有效兑现,“走出去”也很难成功。只有将所具的三种优势全部兑换,其相互作用带来的综合收益增加,足以弥补境外投资劣势造成的成本增加,企业对外投资才能取得成功。

这意味着,要成功走进拉美,企业不仅需要了解拉美语言文化、营商习惯,也需要熟悉当地政府运行模式、舆论报道倾向;不仅需要具备丰富海外投资经验,还要有雄厚的专业人才储备。遗憾的是,除少数国有大企业外,大多数在拉中资企业实力较弱,并不具备上述这些品质。一方面,中国企业投资拉美的历史较短,70%以上近5年内才开始在拉美投资。另一方面,多数在拉企业规模较小,母公司为上市企业的仅占四分之一左右,半数以上项目投资额低于1000万美元。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拉美多数国家经济陷入泥淖不能自拔,民粹主义盛行,政党恶斗不休,治安状况恶劣,投资环境非常复杂。中国企业走向拉美更需谨慎、聪明。不仅要注重加强与驻当地使领馆的联系,利用政府间渠道创造良好的政府关系,还应更多地借助专业咨询机构的服务。通常来说,无论是对目标国市场的了解,还是与目标国政府及媒体的联系方面,专业咨询机构都更具优势。将市场调研、商务洽谈、公共关系等委托给专业咨询机构,不仅可帮助企业更好地防范和应对风险,还能将企业精力和资源聚焦于擅长的领域。

走进拉美,规避投资风险需要多多争取舆论支持

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文化不兼容、保护主义等问题,跨国投资通常面临较高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制度风险。在这一点上,中国投资者与欧美投资者的处境大致相似。但与欧美投资者相比,中国企业在拉美投资经营面临的舆论环境严峻得多,面临的舆论压力大得多。如果在拉丁美洲生活一段时间,和当地人有较深入的交流,读得懂当地的报刊媒体文章,就会发现很多拉美人对中国企业“又爱又忌”的特殊感情。的确,拉美国家希望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欢迎中国资金与技术。但同时,很多地方也明显对中国企业存有怀疑和猜忌的情绪。

拉美媒体表现得尤为不友好,对在拉中企合法合规性、社会责任、环境保护等方面要求极为苛刻,即使很小的瑕疵都可能会被揪出来肆意放大渲染。我们曾对拉美某国主流媒体涉企负面报道进行过统计,发现其中80%以上针对中国企业,15%左右针对印度企业,少数几篇针对当地企业,针对欧美企业的几乎没有。媒体背后是政治角力。主流媒体的倾向往往被解读为主流意见,不仅影响着社会对中国企业的观感,也影响着政府对中国企业的态度。墨西哥总统涅托2014年11月出席APEC会议前夕,突然宣布撤销4天前刚与中国铁建签订的37亿美元高铁合同,很大程度上是舆论压力所致。在拉美,这样的案例还很多。

面对舆论苛责,企业应多从自身找原因。一些中资企业不考虑国内外经营环境差异,把国内做法不加变化照搬到国外,眼里只有政府,忽视与民众、媒体的沟通,始终游离于当地经济与社会之外,不注重环境和劳工保护投入,违法违规经营、不正当竞争现象时有发生,其经营目标、经营行为自然难以得到当地认同。由于缺乏沟通,当地利益相关者担心自身既得利益受到冲击,往往以怀疑警惕的眼光看待中国投资,也容易误解中国企业正常经营行为。此外,西方企业作为既得利益者,为维护自己在拉美的利益,也会通过媒体抹黑中国企业。

解决舆论苛责,企业必须积极作为。只有让当地人感受到中国投资的好处,了解中国企业合法合规经营的决心,舆论环境问题才可能得到根本解决。为此,中国企业在拉的一切经营行为都要符合好公民要求,以促进当地经济多样性为宗旨,避免任何摧毁当地现有经济生态的短视行为。对于公众可能的疑惑,要主动加强与媒体沟通,做好经营目标、经营行为以及对当地贡献的增信释疑。对于自身经营瑕疵,要坦诚面对,不推诿,尽快加以更正解决,并建立有效机制防止类似情形重复发生。当然,对于针对中国企业的无端抹黑,也要组织动员一切资源,采取一切合理合法手段,予以坚决回击。

结语

“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应如那蒲公英的种子——在等待风来的日子,要做好远行的准备;不论飞到哪一片未知的土地,都能顽强地适应并生存下去。对于飘往最遥远的拉美,中国企业不仅需要拓荒的勇气,更要有生存的智慧。而智慧就是要坚定地与那些从面貌到思想都可能与我们有所不同的人们彼此尊重、相互成全、一起合作、共同实践。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