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伟大变革】宁乡持续改善民生,织密群众幸福保障网

2022-06-10 11:0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一座幸福之城,必有鲜明的民生底色。深入推进教育事业发展、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全力推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这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犹如一股股暖流温暖着宁乡百姓,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以民生为先、民生为重、民生为本,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入手,不断加大对民生各项事业的投入力度,增进民生福祉,织密群众幸福保障网。民生建设已经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耀眼的亮点。全市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民生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人民群众期盼解决的住房、上学、就医等问题得到有效破解,一项又一项民生新政破浪前行,一件又一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根,一幅又一幅温暖的民生图景体现在百姓口碑中。

开创发展新局

谋划展现新作为

发展改革工作事关一个地区一个区域发展大局,发展改革系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部门,能否做好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对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近年来,市发改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工业强市、幸福宁乡”发展定位,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强化使命担当,准确研判形势,精心谋划部署,狠抓任务落实;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着力稳经济、促发展、保目标、抗疫情,为强省会战略实施注入强劲能量、激发前进动力、增强发展活力,全力盘活存量、引入增量、提高质量、增强能量、做大总量,以高度的政治站位、政治自觉、政治担当,积极做好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健康保障工程、社会服务兜底工程、公共体育普及工程,应对人口老龄化工程等,服务妇幼保健院、人民医院流沙河分院、社会福利中心、人民医院急诊中心等重点民生项目建设,促推民生事业健康发展,全力推动“建成省会副中心、挺进全国前十强”发展目标,取得历史性进步和成效。

资料图片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形势,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响,作为全市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市发改局立足部门职能职责,扎实做好防疫保障、保供稳价、应急价格监测工作,落实落细“六稳”“六保”任务,研究应对疫情冲击、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为实现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无缝衔接,市发改局准确捕捉国家省市对乡村振兴的支持政策,精准对接衔接,争取更多的要素资源用于支持我市乡村振兴事业;支持和鼓励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强化产业支撑;强化规划引领,突出“一村一特色,一片区一特色”,突出特色小镇的培育和发展。同时,坚持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测常态化,加强市场价格形势分析研判,重要时间节点价格数据采集及时化,关键时期商品价格动态应急化。2022年1-4月,市发改局及时、准确向省、市价格主管部门、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报送各类价格数据49980条,为上级宏观调控及保供稳价提供了依据和服务,确保了市场价格的总体稳定。

投资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主动力,项目是支撑有效投资的主载体。市发改局全力服务项目建设,科学铺排政府投资计划,依法依规开展项目招标审批。2022年安排政府预算内投资建设项目及国有平台公司经营性投资建设项目303个,年度预估投资112.85亿元。其中,续建项目42个,新建项目179个,预开工项目6个,预备项目76个。2022年全市共有重大项目247个,年度预估总投资530.78亿元。近三年来,市发改局共审批立项政府投资项目567个,涉及金额203.71亿元,社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6个,涉及金额22.29亿元。2021年度共审批招标事项195个,招标金额13.84亿元。同时,市发改局规范到位管理政府项目投资,集中清理并有效解决工程建设历史遗留问题200余个,依法依规提出建议意见并有效解决重大建设疑难问题70余份。

资料图片

近三年,共计受理并审批工程项目投资变更申请122起,全市项目工程变更总额始终保持在合理水平,投资控制能力及项目规范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

市发改局充分发挥有效投资和项目建设对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的关键作用,把项目建设作为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安排专人跟班国家发改委,紧跟中央政策走向,坚持下沉服务指导,精心包装策划项目,科学统筹资金争取。三年来共为我市争取到上级基础设施类资金6.89亿元,2022年已获批上级资金23845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抢抓战略机遇,强化工作举措,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彰显强省会战略宁乡担当。”市发改局党组书记、局长田奇晖表示,发改部门将聚焦金洲新城拓空间,围绕“产业之城、未来之城”定位,坚持规划引领,突出“三生融合、三态协同”,加快启动控制性规划、各专项规划等编制;强化要素保障,积极争取用地融资等要素保障,着力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城乡统筹样板区、东进融城核心区、生态宜居幸福城。

民生愿景变现

幸福指数再攀升

民生存在于每一件小事,千万人的小事就是一件大事。近年来,我市以“为群众办实事”为导向,聚焦民生“小事”,补齐民生短板,坚持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反映强烈、反复出现的问题出发,拿出更多举措、花更多气力,一件件抓落实,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资料图片

路有所畅,架起便民桥铺就幸福路。我市始终坚持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工程。市交运局以“三网”建设为抓手,把争取项目、资金保障和项目储备作为支撑,加快推进每个项目的落地实施,一条条水泥路犹如一条条金色的飘带,从主干道延伸到村镇沃野,延伸到老百姓的家门口,延伸到学校,使迎亲的轿车开到了家门口,公交客运班车通到了村口,运输农产品的车辆开到了田间地头。

资料图片

近三年来,市交运局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建设投资14.3亿元,完成省规自然村通水泥路、窄路加宽、旅游资源产业路、市级精准扶贫、连通工程、提质改造、双投、通组公路全覆盖等项目共计2245.3公里,安保工程513.5公里、大中修600公里、危桥改造83座。通过大力建设,全市公路总里程数达到1038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10公里,国省干线568公里,县道514公里、乡道425公里、村组公路8767公里(含库外),与邻市(县)之间、市内乡(镇)之间全部通二级以上公路,路网结构进一步完善,全市已实现“组组通”目标,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的“一小时交通圈”。

“未来三年,全市拟计划新改扩建农村公路近1200公里、改造危桥100座,改善农村公路安防工程1100公里,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工作,探索交邮结合模式,推动镇村物流网点建设,构建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县乡村客运三级网络,在各乡镇集镇设置公交首末站,覆盖村组,形成全市城乡一体、服务均等、串联成链、互联互通,与周边县市协同发展的格局,实现人民群众抬脚上公交,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市交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逐步实现宁乡融入长沙主城区“15分钟生活圈”,全市各乡镇“15分钟上高速”,基本形成以高铁轻轨和田字型高速为骨架、国省干线为主动脉、县乡公路为脉络、村组道路为毛细血管的综合交通体系。进一步推行“百姓路长”,实行“四好农村路”建设“领导包片、干部联村”,全面推进“五边”管理,通过落实“路长制”实现“路长治”,并加大全域公路绿化美化力度,确保道路畅、安、舒、美。

资料图片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想问题、作决策从百姓角度出发,创新工作、为民情怀一以贯之,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推进持续走深走实,民生的幸福底色越发清晰明朗。

学有所教,打造公平共享“教育强市”。三年来,我市投入35亿元新、扩建学校37所(其中城区22所,乡镇15所),增加中小学学位5万个,实施公办幼儿园建设、乡镇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建设、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其他学校建设五大类工程,为改善办学条件,满足学位需求,促进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023年,城区拟规划新建3所学校满足城区学位需求。”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不断优化全市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科学编制《宁乡市教育专项规划(2021-2035年)》,指导后期全市学校布局调整,积极谋划后期公办幼儿园、农村集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城区学位扩容、普通高中等阶段项目建设。

病有所医,为群众筑牢“健康堡垒”。近年来,我市始终将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按照“县强、乡活、村稳”的原则,构建了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中心卫生院为次中心、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为网底的四级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新体系。三年来,共完成市级医院投资1.16亿元、乡级医院投资5.1亿元、村级卫生室投资738万元。

……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从解决“民生之盼”到实现“民生之变”,一项项民生工程、一件件民生实事,让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位百姓,绘就了一幅色彩斑斓、可圈可点的民生画卷。

住享畅通乐居

托起百姓“安居梦”

基本民生保障事关困难群体衣食冷暖。我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做好社会保障工作,切实办好民生实事,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近年来,我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结合宁乡实际,以解决“新市民”住房问题为出发点,加快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通过新建、改建、盘活等多种筹集方式,累计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9212套,已投入运营4009套,争取上级奖补资金26897万元,缓解了园区2.6万余人新市民的住房压力,为助力园区、企业集聚英才发挥了积极作用。

资料图片

市住建局落实科学布局原则,科学均衡布局,尤其是为方便园区打工一族新市民住得舒心方便,尽量将租赁住房重点布局在园区交通便捷、医院、超市等生活配套便利的地段,先后组织完成的五批次项目评审和认定项目,做到了底数摸得清,项目能实施,资产盘得活。同时,明确保障对象重点优先保障新市民中从事基本公共服务的住房困难群众;合理确定面积标准,坚持保基本,注重实现“职住平衡”;按照“可负担、可持续”原则,管理好租金。

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以廉租住房、棚户区改造等为主的多层次、全方位的保障住房建设格局。

“当前,我市正积极探索依托智慧宁乡开通手机APP租房小程序,真正实现房源动态管理,租户足不出户,在手机上实现一键租房。”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住房问题关系民生福祉,更关乎经济发展,解决新市民和青年人的阶段性住房问题,是提高城市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十四五”期间,我市将建设1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让更多新市民、青年人实现“楼上安居,楼下乐业”的安居乐业梦。

“不管在大山深处,还是偏僻乡村,宁乡的网络信号均是畅通无阻,真好。”6月1日,来自云南的吴先生衷心称赞道。

近年来,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市分公司宁乡市办事处在宁乡市委、市政府的统一调度下,积极推进4G、5G基站建设,加大通信基站共建共享力度,将通信塔实现数字化,积极服务宁乡市信息化发展。目前,我市拥有大型通信铁塔1726座,室内分布系统89处,微基站126座,塔均租户数为1.62户。2015年至2021年完成4G基站交付(包含共建共享)5600个。2019年至2021年,共计交付运营商5G项目3000个。2021年完成省级民生工程(通信基站)建设26个,市级民生工程(通信基站)815个。已基本完成全市4G网络覆盖,以及宁乡城区、宁乡经开区、宁乡高新区、集镇、景区、热点农村的5G配套建设。近三年来,仅宁乡联通就新建4G站528个,新建5G站568个,累计投资近,2.5亿元,5G实现了宁乡城区、园区、景区、集镇及主干道的整体覆盖。

资料图片

“2022年计划完成5G基站建设1270个,截至4月25日已交付运营商320个。”中国铁塔宁乡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将重点建设常益长铁路宁乡段、宁韶高速沿线、农村区域5G信号,城区商超、重要楼宇的室内5G信号,以及部分区域的4G网络补盲。

近年来,宁乡电网公司累计完成投资26.04亿元,超过过去15年投资总和。建设输变电项目31个,新建500千伏变电站1座,新改扩建220千伏变电站5座,新改扩建110kV变电站11座,新改扩建35kV变电站9座,新增变电容量261.25万千瓦,新增线路长度590.47公里,为宁乡经济社会注入了强劲能源动力,及时保障了宁乡地区特别是经开区与高新区这几年快速发展的用电需要。目前,我市拥有变电站550千伏1座、220千伏6座、110千伏19座、35千伏15座。

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燃气供应正是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途径之一。近年来,宁乡新奥公司累计在宁乡投资2亿多元,建设完成宁乡门站、燃气管网1017公里,管道敷设北至宁乡大道北沿线(大河西农产品市场),南至华强大道(方特东方神话南S208处),东至金洲大道(金洲大道交黄桥大道处),西至喻家坳镇长宁碳素厂。目前,我市已安装民用户15.15万户。

资料图片

近年来,宁乡供水公司投资近13亿元用于供水设施建设,新建管网达50公里,改建管网近30公里,累计户表改造5084户。同时,积极推进城乡直饮水一体化。目前,宁乡城区建设了80个楼盘直饮水新建和改造项目,打造31所示范性直饮水学校建设,为30多家企事业单位及30多处市政公共区域建设配套直饮水,整城直饮水覆盖率达到了40%左右,预计将于2024年实现全城直饮。

……

民生改善之路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起点。奔跑在追求幸福道路上的宁乡,也将不断书写民生发展的新篇章。

(值班领导:喻波 审核:苏健 统筹:刘石江 来源:融媒体记者 段华良 编辑:周思慧 )

这些精彩内容不要错过!

原标题:《【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 伟大变革】宁乡持续改善民生,织密群众幸福保障网》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