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手机号“一键解绑”上线,信息安全了吗?

2022-06-10 21:2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原创 吴亚琦 光明日报 收录于合集 #光明夜读 668个

文 | 吴亚琦

6月8日,工信部直属科研事业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上线了手机号“一键查询”与“一键解绑”服务,可以查询手机号注册的互联网账户情况,并提供微博、淘宝、抖音和美团等解绑服务。中国信通院表示,该功能尚处于内测阶段,暂未对外推出。

该消息引发网友热议,梳理评论不难发现,虽然有对功能设置和用户体验的吐槽,但更多表达的是对此类服务从0到1的“眼前一亮”和成熟化全面化的期待。

为何公众如此期待手机号能“一键解绑”?App注册只需手机号,甚至都不用设置密码就能成为其用户;而解绑或注销手机号却找不到入口,甚至被附加很多注销条件。这种“入门容易离开难”的门槛设置,使得用户与App“牵手”容易,“抽身”不易。用户的手机号不知不觉间积累了丰富的App“资源”,甚至“海到”记不得与多少App有过绑定之约。最终App卸载了下架了,当初的约定却成了无法解除的遗憾,而遗留的手机号等一系列信息又去了哪?被用来做了什么?

一系列的疑问,不免使得公众对信息冗余、数据安全等问题产生担忧。尤其是涉及一些购物、出行、金融类App,一串简单的手机号可能与个人身份信息、家庭住址、常用路线等直接关联,甚至成为一种身份证明。这背后数据信息的使用和保管问题,比如数据使用如何保证合规透明,数据保管如何避免用户隐私泄露,以及使用保管不当可能带来的未知和潜在的风险,或许才是公众关注的焦点。

工信部的《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中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在用户终止使用电信服务或者互联网信息服务后,应当停止对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并为用户提供注销号码或账号的服务。手机号码无法与App解绑,显然是不合规的。但提高解绑门槛,复杂化注销流程,无形间增大了解绑难度,用户很难真正举证维权;而一旦放弃解绑,任由手机号等个人信息保留在App上,信息泄露的风险就会大很多,也会对个人信息安全带来隐患。

也正因此,公众才如此希望手机号“一键解绑”功能的上线和完善。这不但降低了技术门槛,也保障了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将信息使用的主动权更大程度上交还给用户,而非保留在平台,让他们“进网方便,退网轻松”。这也是互联网语境下公共服务对信息保护的更高一筹,通过技术层面的优化和改进,为公众的担忧提供解决方案,为个人隐私和权利保护赋予底气,这本身也是一种安全感。

而回到目前推出的手机号“一键查询”与“一键解绑”服务,可能其功能性和覆盖面距离用户“轻轻一点再也不见”的酣畅淋漓式“告别”还有距离。而且想要实现“用户来去自由不被带走一点隐私”,恐怕单靠“一键解绑”还远远不够。机制健全、平台自律、监管到位、用户谨慎,多方发力,多环联动,形成保障,才能让人们在互联网世界享受便利的同时,可以更加安全和自由。

原标题:《手机号“一键解绑”上线,信息安全了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